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安徽省池州市植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集了安徽省池州市现有烟区和潜在烟区的45个典型水田的耕作层土样,分析了其重金属Cd、Hg、As、Pb、Cr、Cu、Zn、Ni、Mn和Se的全量,对照相应标准,计算和分析各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分级和污染风险分级,结果表明:池州市现有烟区和潜在烟区的土壤尚处于"无污染"和"无污染风险"状态,但有个别点位的Cu已接近轻微污染;As已接近健康低风险;As、Pb、Cr、Zn已接近生态低风险,需要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42.
为全面了解新型植物生长发育促进剂--棉花保铃剂能否与当前大力推广的种子处理技术相适应,我们在新疆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了保铃剂与常规拌种剂的配套使用试验,以期为棉花的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苦瓜茎叶中葫芦烷三萜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叶碟法测定了苦瓜茎叶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拒食活性.从苦瓜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葫芦烷三萜化合物,(19S,23E)-5β,19-epoxy-19-methoxy-cucurbita-6,23-diene-3β,25-diol(化合物1)、(19R,23E)-5β,19-epoxy-19-methoxycucurbita-6,23-diene-3β,25-diol(化合物2)和3B,7β,25-trihydroxyeucurbita-5,23-dien-19-al-3-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3).生测结果表明,它们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化合物(p=1 000 μg/mL)分别处理甘蓝叶碟后饲喂小菜蛾2龄幼虫,12 h后,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在选择性试验中的拒食率分别为80.63%、63.26%和77.57%,在非选择性试验中的拒食率分别为77.88%、55.40%和73.01%.  相似文献   
44.
保铃剂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得保铃剂中氨基酸总量为1.02%。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保铃剂中钾、锌、铁、铜、钠、锂等6种元素的平均含量(mg·L-1)为:K为9058.33,Zn为6785.0,Na为4736.50,Fe为405.25,Cu为22.0,Li为1.67。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抗性水稻品种IR36地上部分次生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得到四种不同溶剂的萃取物。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对褐飞虱若虫的活性最强。乙酸乙酯萃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针状晶体组分F4-1,分别测试了组分F4-1对褐飞虱若虫取食和褐飞虱成虫产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组分F4-1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0μg/mL浓度时,褐飞虱3龄若虫蜜露分泌量明显减少,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褐飞虱3龄、4龄若虫的蜜露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在500μg/mL时,对褐飞虱3、4龄若虫的拒食率分别为68.95%和60.28%。在100和500μg/mL浓度时,褐飞虱3龄若虫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F4-1在500μg/mL浓度时,对褐飞虱成虫的产卵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卵忌避率达91.03%。组分F4-1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成分分别是(3α,24S)-5-烯-3-豆甾醇、反式-5,22-二烯-3α-豆甾醇、菜油甾醇和(3β,22Z)5,22-二烯-3-豆甾醇乙酯。  相似文献   
46.
测定了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经拌种处理后,该药剂在菜心出苗后的第3d和第5d,对跳甲成虫有明显的毒杀和拒食作用,其24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73%(w/w)和13.8%,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09%和3.26%;但高浓度的噻虫嗪(10%和12.5%)对菜心种子出苗有影响,减少了种子的出苗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经拌种处理后,2.5%、5%和7.5%的噻虫嗪明显减少了黄曲条跳甲对幼苗的为害,出苗后1~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16%~46.60%、86.10%~77.15%和89.46%~80.44%.  相似文献   
47.
从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看农业院校博士生对期刊文献的需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1990-1999年10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引用的期刊文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02篇论文引用的期刊文献10736篇,人均105.3篇。共引期刊1704种,人均16.7种,其中,中文刊占24.24%。英文刊占74.06%,日文刊占1.12%,俄文刊占0.59%。54种中文刊(占中文刊总数的13.08%)和157种英文期刊(占英文刊总数的12.44%)提供了70%的文献信息需求量。90年代初期至中期期刊是论文写作的主要情报源。中文文献的衰老速度明显快于英文文献。  相似文献   
48.
水稻种质资源的化感潜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通过土培、砂培、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和田间试验方法对 2 2 5份中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 ,并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4种评价方法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 ,土培、砂培和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法均检测出有化感潜力的水稻品种 ,在田间条件下也表现抑草效应。尤其是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法确定的化感指数的大小基本上与田间抑草效应一致。而且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法能在未损害水稻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对大批量水稻品种及单株的化感潜力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是一种精确有效的水稻种质资源化感潜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9.
黄曲条跳甲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在黄曲条跳甲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作了较全面的叙述。抗虫品种鉴定利用、生物防治、植物次生物质作为新一代生态调整型“农药”和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品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干扰小菜蛾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嗅觉反应研究了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有好的驱避作用,且随挥发油量的增加驱避作用加强,白花蒿Artemisia argyi和假蒟Piper betle 2种挥发油比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挥发油对成虫的驱避作用更明显.在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试验中,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表现出一定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加强,随着时间的延长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减弱.3种挥发油的产卵驱避效果和拒食活性大小分别为:假琦挥发油>飞机草挥发油>白花蒿挥发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