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439篇
农学   283篇
基础科学   265篇
  220篇
综合类   1738篇
农作物   241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1174篇
园艺   270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浑河上游典型水源涵养林降雨再分配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明确浑河上游典型水源涵养林的降雨再分配过程,以浑河上游地区5种典型水源涵养林(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红松混交林、落叶松混交林、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记式观测记录仪,分析不同林型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穿透雨、树干茎流、林冠截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型穿透雨量(率)、树干茎流量(率)、林冠截留量均随林外降雨量增加而增大;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均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各林型穿透雨率、树干茎流率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红松混交林、落叶松混交林的树干茎流率(32.12%,15.44%)均高于阔叶混交林与红松、落叶松人工林,红松、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能力(80.66%,77.47%)高于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该结果为浑河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最优空间结构配置与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0、10、20、40、80 t/hm2)对玉米茎秆中的钾含量、茎秆形态特征、茎秆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加生物炭能够促进玉米茎秆各节的钾含量,并且生物炭的施入矮化了蜡熟期玉米茎基部3~5节的节间长,增大了玉米茎粗,增强了茎秆弹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力,增加了茎秆干物质积累,使茎秆粗壮、坚韧。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对玉米茎秆钾含量、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施炭量40 t/hm2为最优施用量,产量达13261 kg/hm2,较对照提高了25.99%。当施炭量为80 t/hm2时茎秆中的钾含量、茎秆形态特征、茎秆质量性状及产量的提高幅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13.
农田土壤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当前国内外在农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机理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简要回顾了农田土壤氮素损失产生的环境污染危害,分析了影响土壤氮素径流损失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氮肥、发展生态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缓控释肥料等防治举措。  相似文献   
114.
农药残留检测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其专利密集的产业特点,依托Patsnap全球专利数据库,通过IPC国际分类号与关键词相结合依次开展初步检索、扩展检索与补充检索,检索共获得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23 281条农残检测领域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21 422与1 859条。基于检索结果进行专利分析,由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分别从专利构成、法律状态、年度申请趋势、专利授权率、国别(省市)分布、技术分支及申请人分布特征等多维度评估农残检测技术创新现状与发展态势。评估显示:全球农残检测相关专利申请整体呈震荡上升且地域分布差异明显的态势;传统检测技术面临发展瓶颈,生物化学、基因及遗传工程、有机合成将是农残检测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中国农残检测专利申请量大但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尖端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提高专利总体质量、力争打破欧美技术垄断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5.
贵州省蔬菜蓟马严重为害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通称,属有翅亚纲,过渐变态类.世界上已记载有60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食性杂,其中大部分种类是植食性的.植食性蓟马是为害蔬菜的主要类群之一,为害的方式有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其中直接为害主要是以成虫、若虫锉吸蔬菜嫩梢、嫩(茎)叶、花和果实的汁液.  相似文献   
116.
浅议西宁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西宁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分析,简单的阐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7.
目前胶南市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品种主要有鲈、黑鳕、六线鱼、美国红鱼、真鲷,其中前3种为主导品种,但苗种来源主要是天然野生苗种,难以保证充足供应;同时,全市目前尚无配套的鱼种供应基地,大规格鱼种短缺,致使深水网箱难以达到其最佳养殖容量。本试验是将冷水性鱼类三文鱼移到温带水域进行养殖,意在充分发掘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生产潜能,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8.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对Ⅰ~Ⅱ期梭子蟹稚蟹(平均体长0.2~0.3 c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6.2~27.8℃F,6种渔用药物对梭子蟹Ⅰ~Ⅱ期稚蟹的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硫酸铜1.4 mg/L、纤虫清2.5 mg/L、清苔净16 mg/L、二氧化氯3.7 mg/L、强力杀菌消毒剂4.2 mg/L、二溴海因36.8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硫酸铜0.47 mg/L、纤虫清0.62mg/L、清苔净4.1 mg/L、强力杀菌消毒剂1.1 mg/L、二氧化氯1.1 mg/L、二溴海因13 mg/L.梭子蟹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硫酸铜>纤虫清>三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清苔净.其中硫酸铜、纤虫清的安全浓度相对较低,在梭子蟹养殖过程当中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19.
利用常规方法结合流式细胞仪对25份剑麻种质资源叶色、叶缘刺有无、叶缘刺类型、叶顶刺类型、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长、顶刺基部宽等10个农艺性状以及倍性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同一种质资源内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基部宽和顶刺长等变异系数分别在0.9%~13.33%、1.69%~9.13%、1.77%~7.61%、3.99%~11.62%、7.82%~14.31%、9.08%~14.84%之间,不同种质资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1.60%、13.95%、15.9%、21.48%、36.59%和30.77%。同一种质资源内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基部宽和顶刺长差异不明显,不同种质资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α=0.05)。基于10个表型性状将25份剑麻种质资源聚为3类,第一类主要包括番麻、广西76416、南亚1号、东368、蓝剑麻、普通剑麻、粤西75等7份种质;第二类主要包括桂辐4号、H.11648、东74、东27、东26和东16等6份种质;第三类主要包括东18、东2、肯3等12份种质。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总和为5.84,累计贡献率达97.29%。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25份剑麻种质资源中,H.11648、东2等14份种质为二倍体,东16和广西76416两份种质为三倍体,粤西75、粤西114等5份种质为四倍体,肯3和普通剑麻2份种质为五倍体,东74为六倍体,番麻为五倍体和六倍体的混倍体。以上结果为剑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四川省草莓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主产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年突显出许多阻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该研究运用SWOT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并针对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