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248篇
农学   213篇
基础科学   166篇
  152篇
综合类   1303篇
农作物   139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659篇
园艺   248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于流固耦合的除杂风机应力应变及模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是除杂风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叶轮在运行中的应力应变对除杂风机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叶轮振动是风机的常见故障,所以流固耦合条件下的除杂风机叶轮变形及振动分析对甘蔗收获机除杂风机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除杂风机叶轮进行了单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在流固耦合作用下会发生弯曲扭振变形,最大应力分布在叶片与轮毂的交界处,最大应变分布在叶片外缘处;所设计的叶轮最大应力为21.48MPa,小于材料极限应力,而工作转速也远离振动转速,均满足工作要求。该研究为甘蔗收获机的除杂风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为探究施肥枪施肥技术在贵州春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枪分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CK2)相比,采用施肥枪分次施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0.6%~19.6%,且随着追施比例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递增趋势,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26 195 kg/hm2;40%基施+60%分次追施(T3)和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的马铃薯单株产量较习惯施肥(CK2)分别提高18.6%和26.0%,单株结薯数、大中薯数以及大中薯率的增加是马铃薯增产的原因;采用施肥枪分次施肥可以提高马铃薯茎块的含氮、磷、钾量,并改善马铃薯品质,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效果最佳,其含氮、磷、钾以及淀粉量较习惯施肥(CK2)分别提高2.7%、22.2%、10.4%和41.2%,但对马铃薯还原糖量影响不大;施肥枪分次施肥可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尤其是在提高土壤p H值、土壤全钾和速效钾量方面较为明显,此外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马铃薯产量与马铃薯淀粉量和土壤碱解氮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施肥枪分次施肥可适用于西南丘陵旱地马铃薯种植栽培,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3.
浙江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及霜冻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浙江省乌牛早春茶初始采摘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减少遭受春季霜冻的风险,应用1971—2014年浙江省71个常规站日资料和2005—2014年共2094个气象自动区域站小时观测资料,以乌牛早春茶发育热量为始摘期区划指标和乌牛早春茶各级冻害总灾损率为霜冻害区划指标,应用GIS技术,采用距离权重反比法(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得到浙江省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区划图和乌牛早春季霜冻风险区划分布图。结果表明:浙江全省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在2月上旬—3月上旬,从南到北时间递增,温州沿海地区最早,29°N以南为2月中旬,30°N以北地区最晚。浙江沿海、盆地、低丘陵地区适宜种植乌牛早茶,海拔高的地区遭受春季霜冻风险大,不适宜种植乌牛早茶,区划结果将为茶叶主管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指导乌牛早种植的布局调整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为探索江苏省内鲜食糯玉米各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程度,以来源于2021年江苏省区域试验的14个糯玉米新品种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各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和鲜穗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生育期>株高>鲜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穗位高>千粒鲜重>穗行数>秃尖长。穗粗、生育期、株高、鲜出籽率、穗长、行粒数是影响糯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穗位高、千粒鲜重、穗行数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在选育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时,可着重考虑对适宜穗粗、穗长和行粒数的选择,同时兼顾株高、生育期。  相似文献   
115.
对大叶冬青叶若干生化指标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叶各生化指标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微波干燥叶与冷冻干燥叶相近,分别是鲜叶的46.3%和45.3%;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冷冻干燥叶与微波干燥叶分别是鲜叶的4.8和4.2倍。大叶冬青叶水层物总生物碱、总黄酮甙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大叶冬青既可作为绿化苗木种植,又可利用其叶作保健、药用产品进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16.
江西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阐述了控制江西面源污染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控制江西面源污染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7.
肉牛饲料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可改善其饲喂价值,从而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此外,适当的加工处理可弥补非常规饲料原料的缺陷,如饲喂价值低、存在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以及不易保存等,进而推动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以降低肉牛养殖成本。因此,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饲料原料不同加工方式及其对肉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促进今后肉牛生产中饲料原料的合理化加工处理以及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氮肥品种和用量对水稻产量和镉吸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上,不同氮肥品种和用量对水稻产量和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磷钾配施的4个氮肥处理中,施用尿素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其次为施(NH4)2SO4和NH4Cl处理,施NH4NO3处理水稻产量最低。与施(NH4)2SO4、NH4NO3和尿素处理相比,施NH4Cl处理可显著增加水稻对Cd的吸收,并促进Cd由秸秆向籽粒的转移;而其他3种氮肥对水稻秸秆和籽粒中Cd含量的影响效应相当。适量尿素[0.2g(N)·kg-1]处理能显著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而不施尿素和高量尿素处理都显著提高了水稻籽粒中的Cd含量。研究表明,在Cd污染的水稻土上,采用抗Cd污染的水稻品种和优化肥、水管理措施,可使稻米中Cd含量低于国家无公害大米的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9.
生物有机肥对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就生物有机肥对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处理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同时,生物有机肥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孔隙度、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转化酶活性、土壤速效N含量、土壤速效P含量和土壤速效K含量,其促进效应因生物有机肥用量和生长期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土壤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磷石膏与沸石对酸性黄壤活性铝形态及作物营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磷石膏、沸石用量增加,酸性黄壤交换态铝下降35.5 %~41.0 %,羟基铝下降24.5 %;随施用时间增加,最初1个月交换态铝迅速下降,随后2~4个月呈类似正弦波的变化,羟基铝则持续缓慢下降;在11~18℃交换态铝、羟基铝下降幅度缓慢,在18~25℃交换态铝、羟基铝下降幅度加快.施用磷石膏的胡萝卜干重居前3位,是CK的3.4~5.9倍.施磷石膏胡萝卜的磷、钾、硫、钙吸收量分别比CK增加127.0 %、31.2 %、70.1 %和75.1 %,铝吸收量降低50.4 %,植株氮硫比、钾硫比、钾钙比、硫铝比和钙铝比对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