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9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草原适应性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向阳  尹燕亭  丁勇 《草业学报》2011,20(2):262-269
目前我国草原退化形势依然严峻。已有的草原管理模式难以应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不确定性等复杂性特征。适应性管理是管理动态、不确定性系统的有力工具之一。笔者概述了适应性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草原适应性管理的重点任务,提出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基础研究、整合多维度理论、知识与方法、开展模式示范、构建数字草原信息网络、提高监测预测能力等重要措施,为全面开展草原适应性管理,遏制我国草原退化,维持系统稳定并提高草原生产力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库布齐沙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流动沙地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流沙对照相比,两种植被恢复类型对细菌多样性产生了正效应,细菌群落丰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增加。其中,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土壤细菌丰度高于人工种植的中间锦鸡儿群落;(2)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研究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其中变形菌门在各样地丰度比例最高,变形菌的4个亚群变化趋势一致,α-变形菌相对含量在油蒿和中间锦鸡儿群落根际土壤中明显增加,尤其是自然恢复的油蒿群落根际土壤中α-变形菌得到了很好的恢复;(3)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速效氮含量对于研究区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揭示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与土壤因子及多样性指数的关系,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具有代表性的高山嵩草矮嵩草草地型、高山嵩草杂类草草地型和高山嵩草圆穗蓼草地型,进行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养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山嵩草草甸生物量、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都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高山嵩草圆穗蓼草地生产力最高,物种数最多,土壤营养成分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及优良牧草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P <0.05),优良牧草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物种数的多寡与土壤养分呈显著相关(P <0.05),而群落结构的均匀度及多样性是与植物都需要的大量元素钾呈正相关的(P <0.01)。优势物种的竞争能力是通过土壤的有限养分(速效磷)体现的,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 <0.05),因而地上生物量及优良牧草生物量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矿物氮(包含碱解氮)对丰富度指数、初级生产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嵩草和高原早熟禾是青藏高原的主要优势植物,研究其对放牧的表型反应对揭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放牧响应机制具有代表意义。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为例,通过设置自由放牧与围封禁牧试验,研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茎叶功能性状对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围栏禁牧相比,放牧抑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的生长,导致了2种植物株高、叶面积的显著下降(P0.05),植物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矮小化现象。而长期放牧后,短期围封对于植物叶片数、根长、根粗等功能性状的恢复效果并不显著(P0.05),说明放牧退化草原植物性状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95.
侯向阳 《草学》2021,(1):1-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草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进入了新常态,在传统草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新业态草业渐有成为区域性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态势.本文在论述新业态草业在草业生产层理论产业结构中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5种主要的新业态草业形式和产业规模,包括草地碳汇交易产业、草地康养产业、数字草业经济、草品种多功能研究和开发利用产业、...  相似文献   
96.
红黄壤地区农业区域治理和发展要上新台阶必须更新观念,理清层次,突出重点。要树立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转换、产业发展等新观念,理清区域治理的攻关研究中技术、模式和理论发展的三个层次,集中主攻区域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97.
为合理评估不同放牧强度对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采用水浸泡法等测定不同放牧干扰条件(轻度1.50只羊单位/hm2、中度6.00只羊单位/hm2、重度9.00只羊单位/hm2)的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主要植物(功能群)叶面积比、鲜干重比及单位面积截留量,研究不同放牧干扰强度草地植被冠层层面对降雨截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与植被盖度随放牧强度增大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功能群)单位面积截留量不同放牧干扰强度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莎草、禾草及鹅绒委陵菜面积截留量随放牧干扰强度增加呈减少趋势,黄花棘豆呈增加趋势;地上生物量(x)与最大持水率(y)呈显著正相关性(P < 0.05),回归方程y=1.0982x+46.953;单位面积截留量(y)与叶面积指数(x)符合一元二次模型,回归方程 y=0.1132x2-0.2811x+0.485(R2 = 0.6982)。放牧干扰改变了植被盖度和含水量进而影响水源涵养能力。  相似文献   
98.
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气候变化深刻地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由于在群落中的高优势度,植物优势种对草地群落组成和结构、群落生物多样性及动态、生态系统生产力、生态过程和功能均有重要影响,是生态学研究中空间尺度推绎的关键。从优势种的定义入手,通过解析优势机制,阐述了植物优势种的研究意义;综述了气温升高、降水变化等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及其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以羊草为例,总结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草原植物优势种的影响;提出应加强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加强自然和人为双重长期干扰对优势种的影响及其级联效应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
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及其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之一,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状况,有必要对其品种、产量及与品质有关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表明,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京津周边地区、内蒙古,宁夏、四川、浙江和福建分布较少;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至少有68种,其干物质产量为16.1~28.5t/hm2,粗蛋白质(CP)含量为7.69%~8.42%,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分别为55.30%~84.99%和30.34%~49.31%。该结果有助于指导我国奶牛养殖户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也可为我国各地区制订青贮玉米种植规划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0.
关于建立亚太地区草地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立亚太地区草地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建议以建设草地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与示范(培训)中心为基础,逐渐建立亚太地区草地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突破国际贸易保护技术壁垒,并进一步论述了建立草地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与示范(培训)中心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建立合作机制的关键、思路,提出了建立亚太地区草地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6项措施,即加强技术合作;积极参与亚太地区草地农业产品质量标准化活动;加强国内草地农业产品质量标准的认证与国际互认;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我国在亚太地区的反技术壁垒机制;建立信息网络,加强草地农产品质最标准信息领域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