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9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浙江杭州的临安区为“中国竹子之乡”,当地从1991 年开始推广雷竹早出覆盖生产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地表覆盖有机物料,提高土壤温度,使出笋盛期提早2~3 个月,且早出雷笋的价格比自然雷笋高5~10 倍,极大地提高了雷竹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2.
不同基质和施肥类型对无土栽培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2种基质,3种不同的施肥类型对生菜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全无机肥和全有机肥比较,无机+有机肥处理在两种基质中均能显著增加生菜叶鲜重和茎粗,并且生菜叶数、根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是各处理中最高的。全无机肥与全有机肥对于生菜根鲜重、叶数、叶鲜重、叶绿素含量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在两种基质中全无机肥处理的生菜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全有机肥处理,但其在混合基质中栽培生菜的茎粗显著低于全有机肥处理。混合基质栽培生菜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无机基质,而且与无机基质相比还极显著的增加了生菜的叶鲜重和叶数。以上结果说明以有机肥配以一定的无机肥混施在混合基质中栽培生菜是提高生菜产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3.
基质高产栽培番茄氮磷钾优化施肥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固态N、P和K肥施用量对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长季节番茄产量的影响,建立了N、P和K肥施用量与番茄产量形成之间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N、P及K对长季节栽培番茄的早期、中期和后期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番茄前期的最佳施肥量(单位:g/株·次。以下同)为N=0.72,P2O5=0.32,K2O=1.04;番茄生长中期N、K肥的需求量增加,番茄中期的最佳施肥量为N=0.85.P2O5=0.22,K2O=1.40;番茄生长后期,N和K肥需求量都稍有所下降,最佳施肥量为N=0.78,P2O3=0.25,K2O=1.27。  相似文献   
64.
通过发芽、育苗和男间生产试验,系统研究了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白菜上的应用效果及促进大白菜生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发芽率增加6.4%,发芽势增加6.6%。与对照相比,苗期茎尖过氧化物酶含量提高29.8%,根系脱氢酶含量提高65.2%,根尖、茎尖激素含量都向正效应得到调控;受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田间营养生长旺盛,大白菜产量提高6.03%,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5.
我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20世纪90年代由我国首创的1项农业新技术,它把有机农业导入无土栽培,突破了无土栽培必须使用营养液的传统观念,为我国推广应用无土栽培开辟了新途径,10年间全国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面积已超过163hm2.阐述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特点、系统构造、目前的研究进展、推广状况及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6.
【研究目的】笔者研究了亚适温下不同浓度的脱落酸、腐胺、油菜素内脂对冷敏品种番茄“中蔬6号”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浓度ABA、Put、BR溶液喷散番茄幼苗,清水处理作对照,每5d喷一次,共2次。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亚适温环境对番茄幼苗进行处理。【结果】亚适温下,番茄幼苗的MDA含量持续升高、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对番茄幼苗进行适宜浓度的ABA、Put、和BR预处理,能够提高亚适温下番茄幼苗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地缓解亚适温引起的番茄幼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降低MDA含量的最适浓度ABA为0.2mmol/L,Put为0.5mmol/L,BR为0.01mg/L;提高SOD活性的最适浓度ABA0.2mmol/L,Put为1.0mmol/L,BR为0.01mg/L。与对照相比,MDA含量分别降低47.7%、43.2%、42.2%,SOD活性分别提高29.2%、17.4%、28.6%;【结论】亚适温对番茄幼苗叶片细胞膜造成了伤害,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喷施适宜浓度的A-BA、Put、BR可以降低MDA含量,使SOD活性增加,减轻亚适温对番茄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67.
生态基质无土栽培关键技术主要解决我国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严重、设施蔬菜生产效益不高、耕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主要包括生态基质原料前处理技术、基质理化性质调控技术、营养调控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等。该技术适应于我国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的老菜区及各种荒地、盐碱地、废矿区和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68.
为探明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在西瓜上的应用,在设施条件下,每株施追肥30 g和60 g,以不施追肥为对照,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追肥量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西瓜的生长、产量、品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西瓜生长的中后期,不同追肥量对西瓜的生长、产量、品质、光合指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每株以追肥量为60 g时对西瓜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9.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经超过133万hm2,温室面积为26.7万hm2左右,超过全世界温室面积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设施农业大国。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农业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位面积温室的年产量仅为发达国家产量的40%。温室生产管理主要凭借经验,这是造成我国温室生产产量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和制定规范化的温室作物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对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和效益水平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1998年8月~1999年7月,笔者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1〕在北京市顺义三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的华北型连栋日光温室中,进行了番茄高产稳产规范化栽培的生产示范性研究试验,番茄平均每667m2年产突破20000kg,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情况,并结合近10a(年)的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出温室番茄长季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技术规程。期望能够通过它来为广大生产者提供一项比较实用的温室番茄高产稳产规范化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施氮量对番茄苗期根系三维空间分布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中杂109番茄幼苗为材料,采用沙培盆栽方式并设置3个氮素水平处理,利用~(15)N示踪法和三维数字化仪分别研究幼苗根际氮素吸收运转效率与根系三维构型。结果表明:施氮肥4 mmol/L处理番茄幼苗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根系分支密度分别高于20 mmol/L处理16.5%、17.5%和~(15).5%;4 mmol/L处理幼苗根系三维构型是半径窄而深度深,20 mmol/L处理根系三维构型是半径宽而深度浅,4 mmol/L根系的平均深度较20 mmol/L处理高30%、但半径宽度较20 mmol/L处理低8%,12 mmol/L处理下幼苗根系半径宽度与深度均匀分布;高氮浓度会提高根系~(15)N吸收率与分配率,各器官~(15)N分配率为叶茎根,说明根际氮素转运对叶的贡献率最大;12 mmol/L处理幼苗~(15)N转运量与氮素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08.3 mg/株和8.9%,20 mmol/L处理较4 mmol/L处理~(15)N转运量高128 mg/株,但是氮素利用率却降低2%。研究表明苗期管理上可以适当降低施氮量,番茄幼苗会主动改变根系三维构型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