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42篇
综合类   108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1.
为明确三峡库区植被边坡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渗透性之间的关系,以裸地为对照,应用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 Nash)、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等4种护坡草本的根系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和香根草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显著大于狗牙根和百喜草;(2)不同草本类型和同一草本不同土层之间土壤渗透性存在较大差异,且各草本土壤渗透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于裸地而言,4种草本均能显著增强土壤渗透性,其土壤渗透性优劣表现为:香根草>紫花苜蓿>百喜草>狗牙根;(3)土壤的初始入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和渗透总量等各参数均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增大而增强,且与直径介于0.5-5 mm不同径级的根系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故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增强作用主要归功于0.5-5 mm径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4)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对考斯加科夫入渗模型参数K和a有较大影响,随着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增加,表征土壤初始入渗率的K值逐渐增大,而表征入渗能力衰减的参数a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12.
以粉带(Scaevola albida)扦插苗为材料,研究磷胁迫对其外观形态、生根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SOD、AP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浓度0 g/kg处理下,无植株死亡,但生长状况(指标包括株高、叶片宽度、颜色和数量)在各处理中最差,生根率显著低于对照,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略低于对照,MDA含量、SOD和APA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在磷浓度0.02 g/kg处理下,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和SOD、APA活性与对照基本相同,生根率显著高于对照,达到100%,可溶性蛋白含量略高于对照,MDA含量略低于对照;在磷浓度0.04,0.06,0.08 g/kg处理下,植株存活率、生根率、叶绿素含量和APA活性均开始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上升.根据在各磷浓度处理下粉带扦插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磷浓度0.02 g/kg处理最适于粉带扦插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13.
喀斯特槽谷区不同林草恢复模式下土壤入渗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研究不同林草恢复模式对喀斯特槽谷区坡面的水土保持效应,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向坡面不同林草模式(林地、花椒地、灌草地)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入渗特征。结果表明:(1)顺、逆向坡面下林地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好,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是花椒地和灌草地;顺向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逆向坡(P<0.05),但其他理化指标间差异不显著(P>0.05)。(2)顺、逆向坡面下花椒地入渗曲线较陡峭,而林地、灌草地相对较缓;灌草地入渗率最先趋于稳定(20min左右),而花椒地和林地入渗率在30min左右开始缓慢下降,直到75min以后渐渐趋于稳定;各林草恢复模式下土壤入渗能力均为林地>花椒地>灌草地(P<0.05)。(3)入渗模型中,Horto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2>0.712),模拟稳定入渗率与实测值间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高达0.9789。(4)研究区土壤稳定入渗率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及pH均呈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呈负相关,其中总孔隙度对土壤入渗性能影响最大,有机质影响最小;利用上述指标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精确预测土壤稳定入渗率。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植被恢复选择及土壤入渗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14.
为探究水玻璃、氯化钙与玻璃纤维联合作用对砂质黏性紫色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室内试验,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水玻璃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两种溶液质量分数为1:1)、不同质量分数的纤维以及两种溶液和纤维联合作用对土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玻璃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作用使内摩擦角逐渐增大,黏聚力变化不明显。土体中掺入纤维后,黏聚力显著增大,内摩擦角也逐步增加,当纤维掺量为0.8%时,黏聚力达到最大。当在质量分数均为20%的两种溶液改良土中掺入纤维时,在溶液和纤维共同作用下,土体的偏应力曲线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大而逐渐上升,黏聚力进一步增大,至纤维掺量为0.8%时达到最大,而内摩擦角变化幅度微弱。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其颗粒结构性和抗侵蚀性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砂质黏性紫色土地区通过改良土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5.
RS和GIS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植被覆盖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该文以重庆合川市为例,以TM图像资料为信息源,结合GIS管理工具进行了植被覆盖分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川市植被覆盖分布不均,植被覆盖分级属于较低等级.这一研究对确定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防止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16.
谌芸  史东梅  何丙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84-8786
在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土力学实践教学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新型师生关系、合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学时、实践方式、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和教学方法几方面,进行了土力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改革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相似文献   
217.
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南坡(海拔2 900~3 500 m)采矿、排渣(包含翻新土)边坡(简称挖、排坡)和对应同生境原生草地的土壤养分对比研究,揭示矿区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和土壤有机碳 (简称SOC)空间分布格局,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挖、排坡土壤养分(包括SOC和pH值)水平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小,土壤有效养分整体含量较低,有效氮、钾含量远小于对应原生草地。原生草地土壤养分随海拔、土壤层次(即深度)变化及坡脊坡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 各层次土壤有效氮、磷、钾随海拔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坡脊小于坡谷;土壤SOC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然后升高再降低,变化起伏;2) 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均与SOC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 海拔、土壤深度及坡脊坡谷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效氮、磷、钾及SOC含量的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另外,干扰对原生草地土壤养分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8.
探讨了扦插基质、插条部位、插条长度和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等对Sunfan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质配比为:细土:腐殖质:珍珠岩=1:2:1,插条采用当年生8 cm嫩枝梢部枝条,激素处理采用700mg/L的NAA浸蘸插条基部10 s时,插条具有较高的生根率.
Abstract:
In this experiment,the influences of six factors on rooting rate of Sunfan in softwood cutting were studied,including cutting culture substrata,different positions of shoot,cutting length,and the category,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 time of growth regulators.The maximum rooting rate was achieved when mixed fine soil:humus:perlite=1:2:1 and 8 cm-long tip sections of the annual shoots were used as cuttings and the base of cuttings was dunked in NAA(700 mg/L)solution for 10 s.  相似文献   
219.
探讨了扦插基质、插条部位、插条长度和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等对Sunfan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质配比为:细土∶腐殖质∶珍珠岩=1∶2∶1,插条采用当年生8 cm嫩枝梢部枝条,激素处理采用700mg/L的NAA浸蘸插条基部10 s时,插条具有较高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220.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芷土壤的成土母质、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成土因素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白芷道地产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资源丰富,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雨热同季、秋季气温下降快,冬无严寒,白芷种植在涪江沿岸一级阶地,土壤沙性重,容重大,质地轻壤,呈微碱性,氮含量中等,磷缺乏,钾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