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4篇
  45篇
综合类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61.
高含砾土壤保水能力差,保水剂的应用为其节水措施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该文通过施用保水剂后其土壤水分、蒸腾和杏树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分析杏树水分利用特征,为提高该种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进而制定高效、合理的节水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采用热扩散法边材液流探针(TDP)对昌平北流果园试验地15 a生杏树液流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杏树蒸腾影响明显,特别是在2个干旱阶段土壤水分与蒸腾都呈显著提高。在试验期间保水剂(每株200 g)处理平均土壤质量含水率相对于未施保水剂处理约提高了21.53%,平均日蒸腾量提高了20.62%。同时施用每株200 g保水剂处理相对于其他处理单果质量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明显提高,可见施用保水剂后对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果实品质有明显的效果,是解决高含砾土壤中水分利用率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2.
2000年黄河内蒙古段水量的优化分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工业农业及其行业引黄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灌区为单元,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重点对2000的农业灌溉引黄水量进行了优化计算提出了2000年黄河内蒙古段国民经济各部门引黄水量的优化分配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缓解黄河上,下游水资源利用的矛盾,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较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63.
CaSO4在改良碱化土壤过程中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通过室内土柱混合置换试验探讨了不同CaSO4浓度水平下土壤淋溶液的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试验设置2个处理,CaSO4浓度分别为0.5 g/L和1.5 g/L。结果表明:碱化土壤经过不同浓度的CaSO4溶液淋溶,土壤的pH值、电导率和饱和水力传导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CaSO4溶液浓度高的淋溶效果要比浓度低的变化明显。在土壤表层,2种处理的pH分别由初始的9.71和9.26降低到8.06和8.03;电导率分别由初始的14.49ds/m和14.39 ds/m降低到0.82 ds/m和1.67 ds/m。这说明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善,碱化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4.
重力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及其流道内流体流动机理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以色列最典型的3种重力滴灌灌水器的水力性能与内部流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典的流量一压力关系模型完全适合于0.5~15.0m水头压力范围;灌水器流道断面统计平均流速在0.07~1.15m/s之间;流道内部流体流动的雷诺数为73~930,临界雷诺数比常规尺度流道的值要小;上下边界层厚度在0.12~0.65mm之间,占流道深度的15%~67%,表现为上下边界层充分发展的复杂流动。  相似文献   
65.
基于分形理论的叠片过滤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叠片过滤器运行过程中水头损失存在陡增现象,极易在短时间内完全堵塞而影响过滤效果。本文将分形理论应用到叠片过滤器叠片流道的设计中,提出一种叠片过滤器,并与国内外传统叠片过滤器的水头损失、拦沙量、拦截泥沙粒径以及泥沙在流道分布的均匀程度等方面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在试验对比的基础上,引入堵塞均匀度指标ηu,通过定量表征运行时段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判定叠片过滤器堵塞均匀性。结果表明,清水条件下本文叠片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比传统叠片过滤器低12%~20%,含沙水条件下本文叠片过滤器水头损失随时间增长速率均匀且低于传统叠片过滤器的增长速率;不同进水含沙量条件下,本文叠片过滤器的平均拦沙量比传统叠片过滤器高11%~54%,拦截泥沙平均中值粒径为39. 51μm,小于传统叠片过滤器的59. 04~87. 60μm。  相似文献   
66.
圆柱型迷宫式流道滴灌灌水器平面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流道内的流体流动研究中引入PIV等先进的图像全场测速技术,关键是解决塑料灌水器模型本身的圆柱型以及不透明问题。以AutoCAD技术和读数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测量灌水器迷宫式流道几何参数,探索性地借助不锈钢电火花线切割技术构建了圆柱型灌水器的平面模型,结果表明:平面模型与塑料原型的流态指数非常接近,利用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可行;流量系数差异较大,应该选择粗糙度合适的平面模型上下表面材料;灌水器流道内部流动可以忽略材料极性引力的影响,流道深度对灌水器出流的影响主要是流量系数,而对于流态指数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67.
聚丙烯酰胺(PAM)对土壤水分蓄渗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在我国正处于试验应用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作用效果,掌握其作用机理,探求其使用方法,通过试验,分别对施用不同浓度比例PAM的试验土壤的积水入渗情况、饱和导水率值、保水情况、土壤容重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各种处理土样与对照相比,①积水入渗速率和饱和导水率值都有所降低。②各处理土样的蓄水能力增强,保水能力未见提高。③土壤容重有一定程度的降低。④以上各种趋势随PAM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68.
再生水灌溉水分处理对草坪生理生化特性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趋势,扩大污水资源化力度,确保高质量的都市草坪,在永乐店试验站进行了不同水分处理再生水灌溉草坪的试验研究。该试验采用6种水分处理:清水适宜灌(K)、再生水充分灌(RFI)、再生水适宜灌(RPI)、再生水轻微干旱胁迫(LWS)、再生水中度干旱胁迫(MWS)、再生水重度干旱胁迫(SWS),灌溉下限分别为70%fc、80%fc、70%fc、60%fc、50%fc、40%fc,灌水定额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处理对草坪草分蘖消长及质地有重要影响,为获得密致的草坪,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60%fc以上,然而土壤含水率不能低于50%fc,否则草坪草难以正常生长。草坪草叶片脯氨酸累积量是对干旱胁迫较最为敏感的生理生化指标,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脯氨酸累积量迅速增加,脯氨酸累积量与土壤水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此外,随着生长季的延长,外界气温降低也会影响草坪草生长。  相似文献   
69.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在灌水定额相同、咸淡水交替沟灌模式下,不同灌溉水质(淡水、低矿化度水、中矿化度水和高矿化度水)对沟顶和沟底土壤剖面盐分累积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沟顶还是沟底,淡水灌溉下土壤剖面盐分收获前与沟灌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他灌溉水质都引起土壤剖面盐分的累积,累积程度为高矿化度水>中矿化度水>低矿化度水。通过对生育期内不同时段沟顶土壤剖面盐分情况分析,同一处理土壤表层(0~5cm)盐分明显高于根系密集层(0~40cm)和土壤1m层(0~100cm);不同处理相同层次下,各个时段土壤盐分累积情况为高矿化度水>中矿化度水>低矿化度水>淡水。与淡水相比,其他处理(低矿化度水、中矿化度水和高矿化度水)作物分别减产7.3%、30.3%和50.2%。  相似文献   
7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再生水纯灌、轮灌、重要时期灌清水等不同灌溉策略对西红柿和黄瓜地块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的分布特征及盐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西红柿地块,除Cl-和HCO3-在表土中的发生积累外,其他主要盐分离子均强烈受到灌溉水淋溶作用的影响,表现出向土壤深层迁移的特征,但是再生水灌溉未引起土壤剖面盐分的累积。对于黄瓜地块,土壤盐分分布对不同再生水灌溉策略的响应不同于西红柿地块,强烈的蒸发作用造成了主要盐分离子(除HCO3-外)在土壤表层中出现积累,但是未监测到盐分在深层土壤中累积。再生水灌溉对西红柿和黄瓜地块土壤的pH值和SAR值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是较高的pH值(>8.0)说明长期灌溉再生水可能引起土壤的碱化。研究认为重要时期灌清水处理在控制土壤盐分累积方面效果明显,且未引起土壤发生碱化,可作为短期再生水灌溉果蔬菜(西红柿、黄瓜)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