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地处闽南“金三角”的福建省漳浦县近年来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今年全县养殖面积达72,000多亩,比1979年扩大了五倍.为了保证养殖业稳步发展,他们加强了渔政管理工作.但是,漳浦县列入编制的渔政干部才两名,力量十分不足,因此,一些违章作业渔船常在沿海养殖区出没,电、毒、炸鱼以及偷窃现象时有发生.县政府经过研究,于今年五月批准在重点养殖区沙西乡和霞美乡建立渔政管理站,配合渔政干部开展工作.乡渔政管理站由四至七名乡政府干部组成,乡长或副乡长兼任渔政站长,并在乡所属的各渔村确定一名不脱产的“护鱼员”.乡渔政站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养殖区的治安保卫,安  相似文献   
32.
优质高产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南粳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粳50是以含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的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与江苏高产粳稻武粳13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培育而成的优良食味、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650 kg/667 m2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数20万/667 m2,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95%,千粒重25 g左右。南粳50不仅抗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而且直链淀粉含量低,稻米食味品质优,适合于高档优质米开发。于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3.
以瓜儿豆(Cyamopsis tetragonoloba(Linn.)Taub.)种子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料液比、浸提温度和p H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瓜儿豆胶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瓜儿豆胶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p H 4.0,52℃,料液比1∶30 g/m L,验证试验表明,瓜儿豆胶的提取率实际值为30.3%,与预测值(30.6%)接近.  相似文献   
34.
利用已报道的8个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连锁的标记,即SCAR标记ST-10;STS标记H11-8、H11-12;InDel标记M68.4和M79.1以及SSR标记RM21-8、RM21-15、H21,结合田间抗性鉴定,对24份水稻品种(系)(包括2份抗、感对照)以及2个抗感组合的F2分离世代进行抗病性分析、筛选和评价,旨在有效利用抗病资源选育抗病新品种,并对这8个分子标记的有效性和选择效率进行验证比较,筛选出高效的辅助选择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仅有SCAR标记ST-10和STS标记H11-8的分子检测与田间表型鉴定的吻合率超过或接近90%,其余分子标记均低于80%,其中,3对SSR标记在抗感材料中几乎没有多态性。比较而言,SCAR标记ST-10更能有效地用于条纹叶枯病抗性材料的筛选,结合使用STS标记H11-8更能准确有效地检测Stv-bi基因的存在,进一步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35.
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播期、移栽密度和施氮量试验,研究了南粳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表现,结果表明:①南粳44作为直播稻,随着直播期的推迟,产量显著下降,全生育期缩短,适宜播种期以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宜,最迟播期为6月17日,过迟播种则不能正常成熟。②南粳44作为机插稻,在设置每667m2插0.63万穴(40.0 cm×26.7 cm)时,以3.8万基本苗时产量最高;在每667m2插1.9万穴(26.7cm×13.3cm)时,以5.7万基本苗时产量最高;南粳44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是在适宜的基本苗的基础上,通过少穴扩行栽培,主攻大穗以获得足够的颖花量,并保持稳定的结实率与千粒重。③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南粳44的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全生育期以每667m2施18~20 kg氮素为宜,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以2.4∶3.6∶4.0为宜,最佳的穗肥施用时期是倒3叶,既保证了一定的穗数,又增加了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36.
以南五味子为原料,分析了其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的能力;并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比较了超声提取和传统浸提的南五味子提取物的粗提率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探讨了超声法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南五味子提取物清除DPPH.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五味子无水乙醇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达94.24%;氯仿提取物对.OH具有最高的清除率,达80.96%。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效果为:乙醇>丙酮>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对.OH的清除效果为: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超声提取法比传统浸提提取效率提高了30.16%,粗提物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24.66、12.95个百分点。50℃条件下,超声提取40 min得到的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最高,为97.32%。  相似文献   
37.
以非洲山毛豆种子为材料,通过热稳定性试验、酸碱稳定性试验、糖专一性试验及金属离子试验对其凝集素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大于70℃,凝集素活性全部丧失;凝集素在pH5.8~9.1范围内具有凝集活性;凝集素的抑制糖主要是乳糖、蔗糖,而D-半乳糖、海藻糖和麦芽糖对其完全没有抑制效果;山毛豆种子凝集素凝集兔红细胞的活性依赖于Ca2+和Mg2+,Mn2+对山毛豆种子凝集素凝集兔红细胞的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38.
贮藏方法对银杏采后霉变及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温度、湿度、涂膜、气体成分及带皮贮藏方法对银杏种子采后呼吸作用、水分损失、胚发育、霉变及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3.5%虫胶、树胶及乳化石蜡涂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初步探讨了银杏种子采后由于PenicilliumcitrirumThom和AspergiilusflanusLink引起的病害生理。结果表明,感病的银杏种子呼吸强度,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及果胶酶活性均与未感病种子显著不同,银杏在贮藏过程中的硬化,不仅与失水有关,也与病原菌侵染有关。  相似文献   
40.
基因Pi-ta和 Pi-b是最早被克隆的两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粳稻中表现出持久稳定的稻瘟病抗性,因而被广泛用于稻瘟病抗性育种。为明确上述基因在江苏粳稻中的分布,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 Pi-ta和 Pi-b的功能标记,对40个粳稻品种和665份粳稻新品系进行相关基因型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抗性基因 Pi-ta和Pi-b在江苏粳稻品种中具有一定的分布,其中 Pi-b的分布频率高于Pi-ta的频率,连粳系列品种大都不携带 Pi-ta和 Pi-b抗性基因,而武粳系列品种则基本含有上述抗性基因。粳稻新品系携带抗性基因Pi-ta的频率与推广品种相比变化不大,但携带抗性基因 Pi-b的频率明显高于推广品种,这说明人工改良水稻品种有利于抗病基因 Pi-b频率的提高。四种基因型中, Pi-ta/Pi-b的分布频率最高,为60.0%,其次为 Pi-ta/Pi-b,占33.5%,基因型 Pi-ta/Pi-b的分布频率为3.9%,而Pi-ta/Pi-b的分布频率最低,只占2.6%。从4个组合的抗性基因来源看,抗性基因 Pi-ta则可能来自武香粳14、武粳15或南粳44,而 Pi-b则可能来自武粳13、武香粳14、武粳15或南粳44。从4种基因型后代的获得频率看,以南粳44//武粳13/关东194获得抗性基因型Pi-ta/Pi-b后代的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