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Objectiv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yield breeding of broom sorghum. [Method] Using 11 kinds of broom sorghum collected at home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oom sorghum were compared through the survey of some indicators, such as plant height, tillering, inflorescence, stem node, stem-leaf ratio, yield, and so on. [Result] The 11 kinds of broom sorghum were different 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large amplitude of plant height; zygl-1, zygl-6, zygl-8 and zygl-9 were appropriate for fixed broom type; zygl-9 had the highest integrated production. [Conclusion] The stud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ing breeding,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broom sorghum.  相似文献   
162.
人工劣变处理对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温高湿(40℃。RHl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IC含量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TTC法是检验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良好指标。而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种子劣变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3.
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条件及硬实问题进行了研究。萌发试验温度设恒温和变温共9个水平;光照设立光(光照时间分为:8h、24h)暗共三个水平;发芽床设立纸上,纸间、砂间和土中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种皮种子的硬实率(最低硬实率为53.3%)高于灰色种皮种子(最低硬实率为24.0%);灰色种子以20℃恒温,光照,纸上或纸间条件下发芽为最佳。黑色种子以25℃恒温,纸上条件下发芽为最佳。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种子硬实率高和不适宜的萌发条件。  相似文献   
164.
为探讨收获时间和留茬高度对饲草营养品质和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赤峰地区典型草原牧草为试验原料,设置9个处理,分别是EAL(8月上旬,低留茬高度)、EAM(8月上旬,中留茬高度)、EAH(8月上旬,高留茬高度)、MAL(8月中旬,低留茬高度)、MAM(8月中旬,中留茬高度)、MAH(8月中旬,高留茬高度)、LAL(8月下旬,低留茬高度)、LAM(8月下旬,中留茬高度)、LAH(8月下旬,高留茬高度),测定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和消化率,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显示: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天然牧草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逐渐增加,LA处理的DM、ADF、NDF和WSC含量最高,分别为55.79% DM、36.87% DM、68.43% DM和4.42% DM。而粗蛋白质(CP)、消化能(DE)、干物质消化率(IVDMD)、粗蛋白质消化率(IVCPD)、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ADF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NDFD)逐渐降低,LA处理组的CP、DE、IVDMD、IVCPD、IVADFD、IVNDFD含量最低,分别为7.48% DM、8.41MJ/kg、47.12%、61.42%、41.62%和51.42 %。粗脂肪(EE)和总能(GE)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天然牧草DM、EE、WSC、GE和IVDMD逐渐增加,高留茬高度处理组的DM、EE、WSC、GE和IVDMD指标最高,分别为53.89%、1.98% DM、4.67% DM、18.89 MJ/kg、50.1%。ADF、NDF、IVADFD、IVNDFD逐渐降低,高留茬高度处理组的ADF、NDF、IVADFD、IVNDFD最低,分别为63.53% DM、33.17% DM、43.64%、52.84%,CP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IVCPD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赤峰地区天然牧草收获时间以8月20日,留茬高度3 ~ 6 cm为宜,若收获延迟,可适度增加留茬高度,提高天然牧草越冬率。 [关键词] 天然牧草|收获时间|留茬高度|营养品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65.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了银翘散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银翘散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以及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6.
早在1878年,Perroncito就报道了禽流感在意大利的流行.1901年CentanniSaranuzzi分离和描述了该病的病原,但直到1995年Schafer证明该病属于A型流感病毒.在以后的几年中,不断有分离到禽流感病毒的报道.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任何一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这种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不仅能引起禽类严重的疾病,而且对人类和低等哺乳类动物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7.
几种沙漠植物蒸腾作用特性及其环境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库布齐沙漠2,3,4年生人工梭梭,4年生人工沙枣、柠条以及天然植物油蒿,进行了蒸腾速率与相关环境因子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和0~1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其蒸腾特征各异;气温和大气湿度与蒸腾速率日进程的变化趋势总体表现出随着气温的升高(或大气相对湿度的降低),蒸腾速率亦呈升高的趋势。几种植物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总体表现出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降低而降低。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季节变化的相关性因植物种而异。几种植物中油蒿10~100cm层土壤含水率和2年生梭梭、3年生梭梭0~130cm层土壤含水率与蒸腾速率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0.694和0.955(P=0.05),而沙枣、柠条和4年生梭梭的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表明,在天然降水条件下,植物蒸腾作用的季节变化趋势不仅受土壤水分的影响,还与植物自身生长节律和生理调控等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8.
以呼伦贝尔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及其中间的三条过渡带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群落调查法,设置草甸草原(A)、过渡带(B1、B2、B3)和典型草原(C)5个试验样地,每个样地随机取15个1m×1m的样方,测定地上生物量、物种组成等,分析群落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群落相似性指数等.结果表明:(1)由草甸草原→过渡带→典型草原样地内物...  相似文献   
169.
呼伦贝尔学院草业科学专业从2020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人才培养工作凸显出了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实践过程不完善、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人才培养精准定位、专业课程深度优化和课程时间适时调整3个方面探讨了呼伦贝尔学院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70.
胡枝子属牧草种子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两种胡枝子种子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的谱。分析了种间和种内异形种子间同工酶酶谱的差异,并且对种子硬实率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胡枝子种子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存在明显种间差异。而二色胡枝子两种颜色种子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差异不明显,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虽有差异,但差异不如酯酶明显。因此认为,酯酶可以作为胡枝子属亲缘关系及基因多样化研究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