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66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9篇
  39篇
综合类   292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能在田间快速分离马铃薯致病疫霉菌株,同时能将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有效地纯化出来,对在黑麦培养基中添加制霉菌素配方和红药水配方分离致病疫霉菌株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从田间马铃薯病叶上直接分离致病疫霉菌株时,制霉菌素配方的纯化率高于红药水配方,分别为74%和52%;在分离实验室受杂菌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时,红药水配方的纯化率高于制霉菌素配方,分别为78%和36%;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制霉菌素配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红药水配方,两者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5.79%和18.63%;然而,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产生孢子囊的数量、孢子囊直接萌发和游动孢子释放、致病疫霉菌丝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在3个感病马铃薯品种上的致病性也均没有明显影响。田间病叶上采集的致病疫霉菌株在制霉菌素配方的黑麦培养基冻存管中20℃最长可保存16个月,表明制霉菌素配方更适合于田间快速分离纯化致病疫霉菌株,而红药水配方更适合于分离纯化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  相似文献   
82.
采用化学热平衡分析方法对稻秆燃烧过程中碱金属K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以及添加Al,Si,S,P,Ca等元素对稻秆燃烧过程中碱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秆中加添加Al或同时添加Al和Si,可以避免稻秆燃烧过程中发生结渣和沉积问题.温度低于900℃燃烧时添加S或温度低于1 100℃添加P.可有效的缓解稻秆中碱金属引起的结渣和聚团问题.系统中Ca的增加可有效的抑制碱金属引起的结渣和聚团问题,但有可能增加其引起的沉积和腐蚀问题.而Si的增加使K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摩尔百分比增加,导致底灰聚团的现象加重.  相似文献   
83.
植物抗非生物胁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杰  丛靖宇  刘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77-11879
综述了植物抗寒、抗旱和耐盐方面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研究策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 (Wakker) Boed]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PSA、PDA和OMA;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pH要求不严格为5~9;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尿素、磷酸氢二氨和硝酸钠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RH≥8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随湿度增加萌发率增高;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 孢子致死温度为55 ℃(10 min)。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6%戊唑醇微乳剂、25%丙环唑乳油、25%咪鲜胺水乳剂、25%戊唑醇乳油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5.
防治橡胶树白粉病15%乙嘧酚磺酸酯热雾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由有效成分、溶剂、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15%乙嘧酚磺酸酯热雾剂,可有效防治橡胶树白粉病害。实验流程是对乙嘧酚磺酸酯有效成分进行溶解试验,并根据溶剂的溶解性能以及热雾剂使用时的闪点、粘度等因素,筛选出了2种溶剂。将2种溶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达到热雾剂使用的国家标准。根据多种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筛选出具有不同性能的3种表面活性剂。最终研制出以乙嘧酚磺酸酯有效成分、2种溶剂和3种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新型热雾剂,可用来防治橡胶树白粉病害。  相似文献   
86.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从用细胞增殖的TGEV病毒液中扩增编码S基因B、C抗原位点的基因片段,然后将获得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通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21个相关序列进行多序列比较并绘制进化树。所克隆的TGEV陕西分离株S基因B、C抗原位点基因片段长度为765 bp,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1%~99.9%。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株与中国的H株、HN2002株、TS株,美国的Miller M60株、Miller M6株及英国的FS772株亲缘关系较近,与H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87.
植物病原菌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已引起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抗药性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性治理技术与抗性利用4个方面综述了植物病原菌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8.
为进一步提高从野生龙葵果中提取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生物碱的得率,试验采用料液比、提取剂浓度、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为单因子设计单因素试验,比色法测定其生物碱含量,在单因素基础上采取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主要因素进行四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进行优化,以生物碱得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野生龙葵果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单因素下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95%、超声时间为25min、提取温度为30℃下为提取率较高;四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下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99%,超声时间为10min,提取温度为25℃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89.
对我国果树残枝的资源化利用状况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在果树残枝利用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概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6个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果树枝条资源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0.
活性氧(ROS)是在植物体内产生的氧化能力很强的氧。植物体内存在着抗氧化系统,对调控活性氧的平衡起了关键作用。系统概述了植物活性氧的种类、产生、检测、伤害及植物抗氧化系统的清除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同工酶,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