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8篇
  16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及叶片部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天津市主推玉米品种中单509,设置5个施钾水平,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升高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当施纯钾量在67.50 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玉米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都是先升高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SOD和POD活性以施纯钾量为67.50 kg/hm2时抽雄期为最高,CAT活性以施纯钾量为90.00 kg/hm2时抽雄期为最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以施纯钾量为67.50 kg/hm2时拔节期达最高。不同施钾量处理对玉米叶片的酶活性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用适量的钾肥有利于玉米叶片的氮代谢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2.
赵伟松  万鹏  龙超  蹇在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91-17293
[目的]研究甘蔗皮层在不同角度刃口刀片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方法]甘蔗皮层的力学特性分析是设计甘蔗去皮机械的理论基础,以广西产红皮甘蔗为材料,研究不同角度刀片刃口对甘蔗去皮的影响。采用自制的刀片组及夹具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RG-M3005)上进行试验,对甘蔗茎秆节间和节点处去皮时的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在对甘蔗茎秆的节间和节点部分进行去皮时,随着刃口角度的增加,刀片在去皮时所遇阻力逐渐增大,且不同角度刀片刃口在对甘蔗下段茎秆进行去皮时所遇阻力最大,而中段所遇阻力次之,上段最小;刀片刃口角度越小,在去皮过程中剥离甘蔗皮所需作用力越小。[结论]研究可为甘蔗去皮机械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法,研究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生长与结实的影响.[结果]在水稻的分蘖期和生殖生长期施用120、240和480 g/hm~2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530 d,各品种水稻苗均未发现叶色退绿、变化、叶片皱缩等明显药害症状,且施用不同剂量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后,ASD7、TN1、广两优476这3个品种在株高、分蘖数、每株成穗数、每穗着粒数及千粒重方面与清水对照区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设计剂量范围内,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的营养生长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施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进一步发掘棉花黄萎病的生防菌株,从棉花中分离内生菌并通过温室试验进行初筛,获得1株具有较好生防活性的细菌菌株HB3S-20,其温室平均防效为62.57%。大田试验采用移栽时灌根的方式,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防效为54.67%。通过形态鉴定和16S r DNA序列比对,该菌株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室内测定的结果表明,其对大丽轮枝菌具有抑菌活性,抑菌率为47.30%;利用CAS培养基进行检测,菌株HB3S-20能够产生嗜铁素物质。另外,菌株HB3S-20对棉花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能够使株高、鲜质量显著增加。综上,恶臭假单胞菌HB3S-20菌株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摘要: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林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的高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成效。笔者通过对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林不同典型林分调查和研究,针对各类型林分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基于近自然经营的理念和方法,提出了相应林分近自然改造措施,为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湖北省近年来引种和栽培的杨树新品种的苗期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适合在我省栽培,南林895杨、南材95杨、南林220杨、南林1388杨、321杨等品种显著优于我省原有优良品种中嘉5号。  相似文献   
107.
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鱼肉为原材料,以酶解产物与胆酸盐的体外结合率为指标,从5种常用食品用蛋白酶中筛选最优蛋白酶。进而采用正交法优化酶解条件,以提高酶解产物的胆酸盐结合率,并采用GPC法分析产物中蛋白肽的分子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产物(100 mg·m L~(-1))与胆酸钠、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等3种胆酸盐的体外结合能力均好于其他4种蛋白酶,结合率分别达到42.1%、33.5%和30.1%,分别相当于降血脂药物考来烯胺散(20 mg·m L~(-1))的78.3%、74.4%和76.8%;经过正交试验优化的制备卵形鲳鲹蛋白肽的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 h,加酶量2 000 U·g~(-1),料液比1∶4(g·m L~(-1)、p H 8、37℃)。该条件下酶解产物(20 mg·m L~(-1))对甘氨胆酸钠体外结合率达到同浓度阳性对照物(考来烯胺散)的48.3%,酶解产物中相对分子量3 k D以下的肽类组分占总蛋白水解物的77.30%。  相似文献   
108.
从药用植物云木香中分离得到41株内生细菌, 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 这些云木香内生细菌分别属于6个属, 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拉恩氏菌属Rahnella为优势菌属。采用对峙培养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筛选, 发现其中12株内生细菌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抑制作用, 其中有2株属于拉恩氏菌属Rahnella, 7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3株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12株内生细菌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评估结果表明, 假单胞菌属菌株R1-6、R1-13和S1-2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达到55%以上, 具有潜在的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幼苗叶面积检测装置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玉米幼苗叶面积的快速、无损、实时、高效检测,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幼苗叶面积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由框架、光源装置、顶升旋转系统、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各部分协作完成玉米幼苗顶视图像与侧视图像的实时采集及分析处理,计算玉米幼苗的叶面积。以玉米幼苗为试验对象对装置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在装置满载情况下,当相机在X方向和Y方向的移动速度分别为830、32 mm/s时,顶视图模式和侧视图模式下检测装置的平均运行时间分别为190、355 s,检测总耗时为545 s,单株玉米幼苗的平均用时为34 s,相机的平均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2%和90%,相机定位精度较高;玉米幼苗顶视图、主视图和左视图叶面积与实际叶面积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0.767和0.786,装置检测的玉米幼苗叶面积与实际叶面积相关性强,装置可以满足批量检测玉米幼苗叶面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0.
2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2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中,花椒、黄柏和木香的抑菌作用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9.30%、48.29%和45.54%。同时,这3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均显著高于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室内毒力测定中,花椒、黄柏和木香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EC_(50)分别为3.74,13.98和17.02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