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及健康状况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评价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养殖过程中冰鲜组大口黑鲈全程投喂冰鲜杂鱼,饲料组大口黑鲈全程投喂大口黑鲈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在商品鱼上市前,冰鲜组和饲料组各随机采集6尾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再各随机采集6尾用于测定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饲料组大口黑鲈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冰鲜组(0.01≤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低于冰鲜组(P0.01)。冰鲜组大口黑鲈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0.01≤P0.05),且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饲料组。饲料组大口黑鲈肌肉中亚油酸(C18∶2)含量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冰鲜组大口黑鲈肌肉营养品质特别是蛋白质品质及氨基酸组成要优于饲料组,且健康状况也优于饲料组,但饲料组大口黑鲈肌肉中亚油酸含量较冰鲜组极显著升高。因此,大口黑鲈的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来满足消费者对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2.
两种深度养殖池塘水质和浮游藻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珠海市之山水产养殖基地的3个浅水池塘(1.3±0.1) m和3个深水池塘(2.2±0.1) m中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分布和群落结构特点以及理化指标的变化,以探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的水质和浮游藻类多样性之间的差异,为传统池塘挖深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浮游藻类密度、藻类组成及藻类优势种群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深水池塘的藻类密度、丰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浅水池塘(P<0.05)。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深水池塘中的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显著高于浅水池塘(P<0.05)。深水池塘中的藻类密度与TN和TP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但浅水池塘的藻类密度和TN、TP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究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增氧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曝气流量、不同曝气管长度条件下进行了室内水体底部微孔曝气增氧试验。分析了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氧体积传质系数、增氧量和氧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曝气流量为0.27~0.55 m3/s、曝气管长为0.9~1.5 m时,所对应的氧体积传质系数在0.63~1.1 h-1变化,增氧量在6.8~12.9 g/h变化,氧利用率在6.87%~9.28%变化,且在一定的曝气管长度下,氧体积传质系数、增氧量均与曝气流量成正比,而氧利用率则与其成反比关系;在一定的曝气流量下,曝气管长度对氧体积传质系数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先高后低再高的趋势;氧体积传质系数与修正的饱和溶解氧浓度是否作为增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取决于曝气管长度;曝气流量对氧利用率较曝气管长度更为敏感。研究还发现,微孔曝气系统中存在着最优曝气管长度,使得增氧性能最佳,并建立了最优曝气管长度与曝气流量、水深、输入压力、最优初始气泡直径的相关关系式,为低碳经济下微孔曝气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投喂蚕豆和普通配合饲料草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投喂蚕豆和普通配合饲料的2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中的胶原蛋白、钙离子(Ca2+)、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胶原蛋白和Ca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49±0.011)%和(0.036±0.011)%,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分别提高了36.7%和154%。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16.802±1.823)%,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氨旗酸总量为(18.444±0.850)%;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氮酸(Glu)、甘氯酸(Gyl)和丙氨酸(Ala)]总质量分数为(6.613±0.771)%,低于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投喂蚕豆荦:鱼和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总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3.857%和76.33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分别占脂肪总量的(55.598±2.403)%和(33.832±2.755)%。结果表明,投喂蚕豆荦:鱼叽肉中胶原蛋白和Ca2+含量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有显著提高,但其鲜味程度、氨基酸以及小饱和脂肪酸含鞋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低。 相似文献
5.
草鱼Ⅰ型胶原蛋白α1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组织分布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和RACE方法首次克隆了编码草鱼肌肉Ⅰ型胶原蛋白的α1基因(COL1A1)的cDNA全长序列,为5772bp,其开放阅读框为4347bp,编码1448个氨基酸。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草鱼COL1A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金鱼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3.90%和93.60%,呈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斑马鱼、金鱼处于同一支,亲缘性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草鱼COL1A1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7.2ku,理论等电点是5.44,为α螺旋β折叠三重螺旋结构蛋白。有18段三重螺旋重复域,22段低复杂度域,17个功能域。COL1A1蛋白有33~69,1249~1355两个绑定钙的区域和62~104一个绑定锌的区域。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的组织表达结果表明,COL1A1基因在草鱼肌肉、肠道、肝胰脏、鳃、皮肤、鳍条、肾脏和脾脏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皮肤、鳃、肾脏、鳍条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4个组织(P<0.05)。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carassius)零换水池塘营养盐收支状况,阐明其零换水机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池塘为实验组,以草鱼–鳙–鲫常规换水池塘为对照组,开展了为期2年的池塘有机碳(TOC)、氮(N)、磷(P)收支的研究。结果显示,2组池塘TOC、N、P的主要来源均为饲料投入,分别为77.06%和81.00%,92.08%和92.77%,94.18%和95.63%;TOC、N、P的主要输出途径均为底泥积累,分别占输入营养盐的43.32%和22.10%,61.40%和52.82%,78.71%和79.58%。2组池塘养殖鱼类收获分别占输入碳(C)、N、P的10.08%和13.05%,21.00%和25.57%,15.41%和18.60%。零换水池塘的C、N、P水体积累量和积累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其积累率分别降低92.91%、88.52%和87.12%。零换水池塘的N、P底泥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池塘,但C、N底泥积累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降低了48.99%和13.97%。零换水池塘养殖鱼类的C、N、P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提高了29.49%、21.72%和20.65%。研究表明,零换水模式能降低营养盐积累,有效提高系统物质利用率,是一种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环境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改进不同地区稻虾综合养殖策略提供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武汉、永州和韶关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水体、底泥及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并对水体、肠道菌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底泥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大于永州地区和韶关地区。武汉地区的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及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与永州地区和韶关地区均相似,其中水体的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蓝细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底泥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武汉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10.85%)、气单胞菌属(Aeromonas,9.88%)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 (8.43%)等。永州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菌属为ZOR0006 (9.78%)、拟杆菌属(Bacteroides,5.41%)和[Anaerorhabdus]_fur... 相似文献
10.
不同脆化阶段草鱼肠道菌群动态变化、血清酶指标及生长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不同脆化阶段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血清酶活性及生长性能,进而衡量脆肉鲩形成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期为脆肉鲩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数据.脆化不同阶段(30、60、90和120 d)的草鱼,在脆化结束后转投喂人工配合饲料30 d(第150天),鉴定整个过程中草鱼肠道菌群组成、血清酶活性和生长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60~150 d蚕豆组草鱼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90~120 d蚕豆组草鱼头肾体指数(head kidney somatic index,HKBI)和肝体指数(hepatosomatic index,HSI)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50 d时蚕豆组草鱼肝体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蚕豆组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补体C3(第30天除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的,在转投喂饲料后,3种血清酶活性均出现回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蚕豆组草鱼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等有益菌数量减少,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等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两组草鱼肠道核心菌群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本研究结果提示,随着脆化时间的增加,摄食蚕豆改变草鱼肠道菌群组成、抑制血清酶活性和生长性能,在转投饲料后其肠道菌群、血清酶活性及生长性能均有所改善.本研究结果对脆肉鲩的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