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继锌指核酸酶(ZFNs)和TALEN核酸酶(TALENs)之后、可高效定点编辑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疾病治疗等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现代生物技术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作为作物遗传改良育种的有效技术手段,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为创制特种药材新种质资源特别是专用型品种资源带来了新契机,对于特种药材种质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特种药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特种药材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种质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待供试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野罂粟植株长至5~7片叶时,用微型喷雾器将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溶液均匀喷施于叶片上,结果显示浓度为6.5g/L的处理表现效果最好。对于大田筛选转基因野罂粟,在苗期对叶片喷施6.5g/L卡那霉素溶液喷雾,并对产生黄斑的野罂粟植株进行剔除后,拔节期用7.5g/L卡那霉素溶液连续5d涂抹后,对产生黄斑的植株进行再次剔除,最终得到30株未见黄斑的野罂粟植株,经PCR进行检测后,最终得到8株野罂粟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3.
河西绿洲灌区甜叶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的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甜叶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了甜叶菊的育苗应在移栽苗活后3~5 d进行摘心;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追肥应采取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野罂粟(Papaver naudicaule L.)系罂粟科罂粟属植物,药用全草,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成熟的野罂粟种色黑褐,状如微宿腰果,平均种长0.92 mm,腰宽0.40 mm,厚0.38 mm[1]。动物试验尚未发现有成瘾现象[2],有望成为替代罂粟而亟待开发的药用资源,人工种植意义重大。由于野罂粟种子籽粒很小,特别适合丸粒化种子生产。通过野罂粟种子耐高温试验,探讨工厂化烘烤车间适宜的安全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5.
以野罂粟开放花蕾为受体,以载有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LGC的质粒为供体,在11%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花粉和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DNA.得到药粉处理液。然后辅以人工授粉的方法将花粉处理液滴注野罂粟柱头上获得种子,将种子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有目的基因特异带出现。实践证明:在野罂粟上,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方法可行,为特殊中药材转基因技术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监测崩岗侵蚀量变化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高效精确地监测崩岗的动态发育过程并且量化侵蚀量是崩岗侵蚀机理研究中的难点。该文以准专业级无人机对目标崩岗进行倾斜摄影获得的全方位多角度航空影像为基础,通过空三加密处理生成目标崩岗的三维点云模型;利用点云数据构建DTM,提取目标崩岗地形数据;运用多时相连续DEM相减的方法获取监测周期内崩岗的高程变化,计算侵蚀量并找到侵蚀严重的部位,再使用2.5D体积测算方法细化侵蚀严重的崩壁和沟头部位的侵蚀量,以此作为补充,最终获得监测期内的总侵蚀/沉积量体积并换算为泥沙量。最终结果验证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69%,一个月监测周期内最大的绝对误差仅为0.303 3 m3,满足监测要求。因此利用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监测崩岗侵蚀量是可行有效的,该方法可提取崩岗的所有地形信息,研究侵蚀泥沙的来源和侵蚀过程,是较为快速和精确的崩岗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花岗片麻岩地区坡耕地改造途径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花岗片麻岩山丘区坡改梯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一次性窄面水平梯田治理坡耕地,施工简便,费省效宏。如5°与10°坡改梯较传统方法省工25%左右,省料30%左右;较坡耕地水保效益提高75%以上,土壤养分损失明显减轻,汛期土壤含水量增加15%~20%,粮食增产20%~35%,提高土地利用率40%~50%。  相似文献   
8.
对啤酒花脱毒苗木的节本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应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医用葡萄糖代替葡萄糖、无激素与正常激素交替培养、增加每瓶接种株数等措施,提高了啤酒花脱毒种苗快繁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达到了种苗工厂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干湿循环频度与强度对花岗岩红壤孔隙分布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计算孔隙分布,并采用孔隙分形维数量化干湿循环效应对土壤孔隙结构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对<0.2 μm、>3~15 μm和>57 μm三类当量孔隙产生了显著影响。孔隙结构的再分布主要集中于前4次干湿交替之中,其后干湿交替的影响效应随着频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强度增强,非活性孔隙(<0.2 μm)和中孔隙(0.2~30 μm)逐渐发育成大孔隙(>30 μm)。同时,干湿循环强度对大孔隙(>30 μm)影响显著(P<0.05),贡献率达65.2%,而干湿循环频度对非活性孔隙(<0.2 μm)影响显著(P<0.05),贡献率达91.9%。此外,土样孔隙分形维数D经干湿循环后逐渐减小,且与强度呈负相关(R2=0.868),表明孔隙结构向大孔隙均质化方向发展。研究结果说明季节性降雨干旱引发的干湿循环效应主要影响大孔隙的生成,增强了土体的均质性和导水能力,加剧了岩土体失稳崩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