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开发贫困山区资源,一要先易后难,先小后大;二要瞄准市场,发展特色产品;三要以近带远,远近结合。贫困地区的文盲率高达30—50%,教育落后,观念陈旧。要尽快脱贫致富,应痛下决心,采取积极的措施。关于生产和生态的问题,应协调二者的关系,做到合理利用。在山区开发技术问题上,要大量引进新技术,就必须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关于资金问题,要在国家扶持的基础上自筹资金,还应发挥劳动力的使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3.
三峡人口已超载,就地移民是灾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是有利因素少,不利因素多,有利影响的效应小,不利影响的效应大,有利影响近期不能发挥作用,不利影响工程一动工就产生;有的还将长期不可逆转。因此,弊远大于利。目前,三峡库区的人口已超过当地承载能力,兴建三峡工程,库区良田淹毁,后靠上百万的移民,这只能产生严重恶果。 相似文献
4.
山区草地资源是我国草地资源的主体,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均不容忽视.通过构建山区草地资源人口容量开放模型,探索草地资源退化的根源和制定不同山区的发展战略依据对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皇竹草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皇竹草生态适应性分析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皇竹草越冬保种、无性繁殖与生物学特性观测等试验.提出了三峡库区皇竹草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皇竹草适宜于三峡库区栽植与利用.能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及退耕还草养畜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1我国草地资源现状与草业地位我国草地资源丰富,面积约4亿hm2,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国土面积的41.67%,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草地类型之多和天然牧草品种之丰富都居世界首位,丰富的草地资源为我国草业产业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开发生物工程技术的宝贵基因库。同时,草地资源是一种可更新资源,适应性强,更新速度快,只要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7.
山区草地资源是我国草地资源的主体,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均不容忽视。通过构建山区草地资源人口容量开放模型,探索草地资源退化的根源和制定不同山区的发展战略依据对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冬小麦品种对秸秆覆盖响应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冬小麦品种的秸秆覆盖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节水效应明显,但不同品种对秸秆覆盖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在华北平原秸秆覆盖农田小气候条件下,8901和6365对春季低温效应不敏感。在节水的同时,可以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总干物质累积以及干物质向穗、茎、叶的运转,与3种处理下品种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位次一致,即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的总干物质累积,以及干物质在穗、茎、叶的累积在不覆盖充分灌溉处理、覆盖充分灌溉处理、和不覆盖亏缺灌溉处理情况下都较高,黄叶干物质累积规律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9.
草地资源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草地资源的重要地位,在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可以选择的途径,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产业活动造成的生态损失和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区域生存和发展的持续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文中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生态占用分析方法,对西昌市整个生态系统产业活动的生态补偿和生态系统安全进行评估,得出西昌市产业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约占全市生态系统服务总值的18%;目前人均生态赤字0.6hm^2的结论。并进行了生态占用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能源资源消耗降低10%,人均生态赤字降低5.32%;产量因子提高10%,人均生态赤字降低14.01%;能源消耗减低10%,同时产量因子提高10%,人均生态空间赤字降低19.33%。指出能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技术革新和单位面积资源增值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产业发展对生态系统保育的意义和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