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4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的"趋势-波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误差大小反映短期生产潜力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而短期内使粮食单产下降;(2)小趋势修正方法是"趋势-波动模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将大趋势预测不能包括的短期如气象因素、科技投入、社会因素等影响纳入预测中,提高预测精度;(3)就我国近些年来的实际情况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短期生产潜力的波动越大;同样发达地区短期潜力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4)就短期生产潜力预测精度而言: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预测精度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目的是为国家中、长期粮食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从若干个预测模型中选择出2个模型,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持续增加的,体现产量持续增加的科技进步力量;另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或持续减少的,体现影响产量持续增加的负面综合因素力量。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可预测未来1~10年的粮食生产潜力,平均预测误差在5%以内。大量案例证明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是科学的、方法是通用的、结果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的"趋势-波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误差大小反映短期生产潜力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而短期内使粮食单产下降;(2)小趋势修正方法是"趋势-波动模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将大趋势预测不能包括的短期如气象因素、科技投入、社会因素等影响纳入预测中,提高预测精度;(3)就我国近些年来的实际情况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短期生产潜力的波动越大;同样发达地区短期潜力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4)就短期生产潜力预测精度而言: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预测精度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如下:(1)定义了用相邻10年平均单产之差表示科技进步对单产的贡献及其趋势,结论是科技进步是单产增加的主要驱动力;(2)分别定义了用每年单产与5、10、20年平均单产对比关系的概率作为短、中、长期单产稳定性的指标;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稳定性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3)就全国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科技进步增产加速的时间越早;发达地区单产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下降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初期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面积大量增加,回升原因是科技进步持续作用于中、低产田而使其单产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支持分布环境的农产品协同追溯平台构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产品追溯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迫切需要提升统一追溯和协同分析能力。该研究以现有不同品类农产品的追溯系统为基础,包含数据整合、模型分析、应用提供3个层面,设计了农产品协同追溯平台框架;构建了包括企业资质、质量检测、产品追溯、消费者反馈4个因素及14个因子的企业信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可实现基于追溯数据的信誉评价;研究了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和分层动态追溯技术。以天津市为例,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软件作为系统设计和开发工具,开发了放心农产品一体化追溯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追溯服务,为职能部门提供分析决策。从并发访问能力和追溯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当并发用户数达到40时,单个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达到19 s,接近较好用户体验的临界点;与目前已有的追溯系统相比,平台具有多品类追溯、追溯信息多样性、追溯互动性强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追溯信息集成度、增强追溯结果分析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有效磷(AP)含量的演变特征,为合理制定广西农作物施肥管理措施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项目(1984年)、广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及长期定位试验数据(2010—2019年),采用地统计学、动态度和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广西表层土壤AP含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状况。【结果】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AP含量总体上大幅提升。其中,1984年表层土壤AP含量偏低(小于10.0 mg/kg)的土壤面积约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80.00%,2019年表层土壤AP含量集中在10.0~40.0 mg/kg的土壤面积约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97.00%。表层土壤AP含量为等级2(20.0 mg/kg相似文献   
7.
从全国和各地区追肥比例入手,分析了追肥预测方法的必要性和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平衡施肥追肥量确定的"天-地-作物概念模型",重点介绍了在正常年型追肥量基础上如何确定追肥修正系数的方法,包括宏观专家经验方法、微观田间试验方法、根据历年化肥用量波动的确定方法、根据历年单产波动确定的方法、根据氮肥单位用量估算的确定方法;最后归纳出追肥修正系数确定方法的优化过程,并阐述了追肥预报信息化的必要性。结果表明:根据历年化肥用量波动的确定方法和根据历年单产波动确定的方法适合于省级大尺度追肥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国广西横州茉莉花盛花期与温度关系进行定量研究。[方法]利用每日平均温度与盛花期和单产关系建立茉莉花盛花期最佳温度模型。[结果]4月每日平均温度达到20℃以上时,进入茉莉花花期,达到25℃以上时,进入盛花期;10月每日平均温度低于25℃时,盛花期结束,低于20℃时,花期结束。[结论]结果为茉莉花区域和田间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茉莉花在盛花期每日采花,当晚销售,因此产量和价格预测可以为市场提供技术依据。气象条件和土壤养分供应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茉莉花盛花期6个地块的每日实测产量,对气象条件和土壤养分与产量关系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单产波动与5—9月期间的气象条件不相关。单产波动出现明显的1~5次峰值和谷值,说明施肥未能及时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应该在峰值期间进行,以便谷值时补充养分的不足。由于5—9月为茉莉花盛花期,4月为初花期,考虑到冬季剪枝时施基肥,进入5月后可以每隔20~30 d施肥1次,即生育期追肥5次左右为宜。基于6个地块平均单产的差异,低产地块施肥增产幅度为50%~80%,中产地块施肥增产幅度为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横州茉莉花地块产量等级与立地条件关系进行研究,为茉莉花高产选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地块高产等级与高程、土壤pH、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关系进行解析,确定高产地块条件和建立高产地块条件判别模型。[结果]高产地块具备4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即高程50~65 m、0~20 cm土壤pH 5.5~7.0、0~20 cm土壤全氮含量1.5~2.5 g/kg和土壤全磷含量0.05~0.15 g/kg;符合判别条件的地块中的高产和中产地块比例高。[结论]茉莉花高产地块具有显著的立地条件差异,可以通过高产立地条件判别地块的产量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