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基础科学   4篇
  18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几个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沙棘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分条件的适应性,1998年对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及抗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沙棘适应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境形成了耐旱、御旱的双重抗旱方式.在旱季,沙棘体内束缚水含量随干旱加剧而上升,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随干旱加剧而增大,叶片维持较高的含水量,蒸腾减弱,叶水势降低,临界饱和亏增大,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2)沙棘光合速率具明显的日变化,1000 1200出现第1次峰值,1400 1500出现第2次峰值.沙棘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66 0.9351,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速率影响最显著,气温次之,相对湿度最小;沙棘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及细胞间CO2浓度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52 0.9856.(3)沙棘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具明显的日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5、7月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6、8、9月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在生长季(5-  相似文献   
2.
1975—1979年,在延安地区吴旗县进行的飞播、人工撒播造林种草试验表明,不同树、草种飞播后,出苗、成苗效果显然不同(见表1)。产生不同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吴钦孝  李代琼  郭玉孝 《沙棘》2002,15(2):43-46
介绍了俄罗斯比斯克市阿尔泰维生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主要沙棘产品(包括药用气雾剂,药用制剂,农用产品,化妆品,食品和生物活性添加剂)及其成分,性能和作用等,可为了解国际沙棘产品现状,提高 发展我国沙棘产品及其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沙棘林木生长与地上部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1998年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安塞、吴旗的调查资料,对沙棘年生长及单株地上部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的三次系基式与生长的关系能较好地反映生长期内生长与时间的关系;(2)沙棘单株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占地上部生物量的分配比率顺序为:枝〉茎〉叶〉桔枝;且枝、叶、枯枝生物量与树彰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茎与树龄间有的相关关系;(3)可用树高、地径、树个械模型与地径、冠幅、多年生枝长结合模型估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1988-1995年国内外优良牧草引种选育,选出了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生长的草种,其中尤以禾本科雀麦属无芒雀麦,冰草属,野科属,豆科红豆草,沙相旺,41个外来芷蓿品种,紫草科兰蓟,菊科草地婆罗门参及苋科苋菜等表现为佳。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黄土区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与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代琼 《水土保持研究》1998,5(1):97-102,125
1986~1997年在半干旱黄土区的陕西吴旗、安塞县和宁夏固原县,对沙棘进行了蒸腾、净初级生产量、土壤水分等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每生产lg地上干物质,总耗水量为711~829g,其中蒸腾耗水量为551~654g,该地区荒山植被生产lg地上干物质蒸腾耗水量为343~709g,总耗水量却达2540~4501g。水分利用效率为1.21~1.53g/(m2·mm),是荒山植被的3.1~6.4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水分生产潜力较大。观察沙棘叶、根具有耐大气干旱、耐高温和水湿的形态解剖学特性,说明沙棘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因而在半干旱黄土区的荒山、荒沟,营造沙棘林,能有效利用水土资源,这是快速治理荒山,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沙棘根系特性与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论述了吴旗飞播区5~13龄沙棘根系形态、生长发育、产量及根蘖特性。可以看出,沙棘根系有适于半干旱黄土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沙棘根系发达,在梁峁坡垂直根深3~8m,可吸收深层储水。根系,特别是水平根主要分布于地表1m土层内,可接纳雨季补充地面的水分。活性根在地表1m土层内及根系向下延伸新达的吸水层分布较多,这样增强了沙棘根的生命力。沙棘根蘖力强,串根面积大。沙棘的根系特性给自身创造了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使沙棘适应性强,分布广,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作者还系统分析了沙棘与对照荒山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可以看出沙棘随林龄增加深土层水分严重亏缺。但从12龄与13龄沙棘看出,由于其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落物层和根系层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结构,保水固土力增强。因而0~60cm土层含水量可补充到田间持水量50%~80%,持水力超过荒山。另外还对沙棘播区立地条件选择、播种密度、沙棘林抚育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8.
柳枝稷的生长发育与土壤水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峻  李代琼  黄瑾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5):75-78,88
1992-1998年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在山地、川地引种10份原产美国的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材料,经过7a测定,数据表明柳枝稷在3~5a生长高峰期对土壤水分需求最大,产量最高。从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来看,柳枝稷草地在80-200cm土层已经形成土壤干层,而且在经过生长季节降雨和休闲期的雨雪水分补充不能够补偿,这主要是维持较大的生产力造成。柳枝稷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有较强的适应性,这对当地人工草地建造、天然草地改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柳枝稷驯化栽培的人工草地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立地条件下生产力与土壤水分特征的比较,以揭示柳枝稷的生态适应性对其地上生物量形成规律的影响,为该地区合理利用牧草资源、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飞机播种酸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酸刺(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沙棘、醋柳、黑刺等。为胡颓子科,沙棘属之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是天然灌丛的优势种。同时酸刺生长成林快(3—4年即可郁闭成林),繁殖容易,根系发达,萌蘖力强,一般3—4年可产生根蘖苗,5年根幅可达10余米;是防冲、固岸、护坡、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也是营造乔木林的先锋树种。在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林木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要自然恢复原来的森林、灌丛是要相当的时间。为加快黄土高原绿化速度,从1975—1979年我们进行了酸刺飞播试验。  相似文献   
10.
1994-2003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陕西吴旗县、安塞县进行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和俄罗斯优良沙棘品种引种试验,采用家系选择法初步筛选出5个中国沙棘生态经济型优良单株,对3个俄罗斯良种沙棘的生长适应性经济性状进行了评价。前者生长迅速、树冠好、根系发达、郁闭快、水土保持效益好,果实较大、单株产量较高、Vc和含油量较高,适于在黄土丘陵区种植;后者经济性状较好,果实大、无刺或少刺,但适应性较中国沙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