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新品种德豆99-16的丰产稳产性分析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德新  李子双  高凤菊  曹鹏鹏 《种子》2007,26(12):106-108
德豆99-16是山东省德州市农科院以美国"黄沙大豆"为亲本材料,用He-Ne激光辐射诱变技术培育出的大豆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法对德豆99-16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估算德豆99-16高产稳产性结果与通用方法估测出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结果相似,体现了高产基础上的稳产,从而证明了德豆99-16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同时对德豆99-16增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其大面积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饱和D-最优设计在高蛋白大豆施肥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蛋白大豆生产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的一个重点产业,合理施肥是实现高蛋白大豆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利用饱和D-最优设计对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氮、磷、钾肥施用量进行研究,旨在为高蛋白大豆生产中的肥料配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高蛋白大豆冀豆21为试验材料,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每个因素分别设10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30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肥料均在大豆开花期分批次施用,成熟后测定大豆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建立了以氮、磷、钾施用量编码值为变量因子,高蛋白大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式。通过对模型解析寻优表明,氮、磷、钾肥对高蛋白大豆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氮肥>钾肥>磷肥;当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95.46、183.8和128.7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值为0,当氮、磷、钾肥分别为120.8、178.4和141.3 kg/hm^2时,边际蛋白质含量效应值为0。氮磷、氮钾、磷钾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产量超过3104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46.04%以上的施肥方案为施氮量76.13~101.1 kg/hm^2,施磷量131.1~168.5 kg/hm^2,施钾量104.9~134.8 kg/hm^2。【结论】利用饱和D建立的肥料函数模型可以很好的说明氮、磷、钾施肥与大豆产量、蛋白质含量的连续变化关系和氮、磷、钾间的互作效应,适量的氮肥、磷肥、钾肥可有效提高高蛋白大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供试条件下,最佳肥料配比是N76.1~101.1 kg/hm^2、P 131.1~168.5 kg/hm^2、K 104.9~134.8 kg/hm^2。  相似文献   
3.
高稳系数法在山东省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2年山东省玉米生产试验1组的品系进行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宇玉30、DH618的产量最高,且稳定性最好,CI6503的产量最低,稳产性也较差,没有高产适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黄淮海(北片)德州点夏大豆区域试验鉴定了中黄45等14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生产能力,确定了中黄45、冀09B2、中黄46、鲁97013-1等4个品系其适应性、丰产稳定性及抗逆性等均达到试验要求,建议进行生产试验鉴定或审定。中作06-875等7个品系建议继续进行第2年区域试验,晋大78等3个品系建议推出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筛选参加山东省大豆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2015年2年山东省夏大豆生产试验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百粒重、节数与产量都呈负相关,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与产量呈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数呈负相关。[结论]与对照相比,选择分枝数、有效荚、单株粒数比对照多,节数比对照少、百粒重略小的品种容易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除草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杂草的防效及其夏播红小豆生长的影响,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应用于鲁西北地区夏播红小豆田间杂草的绿色防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种土壤封闭剂(90%乙草胺乳油、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及330g/L二甲戊灵乳油)和3种茎叶处理剂(13%烯草酮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和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杂草防除效果及夏播红小豆生长的影响。【结果】土壤处理40d(茎叶处理15d)时,90%乙草胺乳油(1 35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1),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2),90%乙草胺乳油(1 35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5)和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6)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药效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85%~90%;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苗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3)和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7)有一定药效,防效为80%~85%。茎叶处理30d时,T_1、T_2、T_5及T_6对杂草的药效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T_3和T_7药效较好,防效为85%~90%,植株安全性为T_6T_2T_5T_1;夏播红小豆产量为T_6T_2T_1T_5。【结论】生产上应用药剂防治夏播红小豆田间杂草,T_6和T_2是较优选择,即采用土壤+茎叶组合处理的方式,土壤处理选用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进行苗前喷雾,茎叶处理优先选择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喷雾,其次考虑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喷雾。  相似文献   
7.
穴距对夏播谷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谷14和济谷15为试材,研究了穴播条件下不同穴距对夏播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与条播相比,穴播有效提高了谷子籽粒产量、生物产量、谷草产量和谷穗重,其中,13.0 cm和16.5 cm穴距处理显著高于条播(CK)(P<0.05),不同品种间表现有所差异。因此,在生产上根据不同品种特点确定适宜的穴距穴播,有利于提高谷子产量,实现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8.
设置玉米-大豆不同带距行距间作,研究高秆强势作物玉米对矮秆弱势作物大豆的生长及产量等的影响,旨在为玉米-大豆间作共生体系的高产复合作物群体提供合理的田间配置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距或行距越小,大豆株高和底荚高越高,但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则越少;带距或行距越小,玉米株高、穗位高越高,但穗长、单穗重、穗行数、秃顶长和行粒数越少。带距或行距越大,玉米和大豆产量越高。在0.65 m带宽下,玉米和大豆产量均在行距0.5 m时表现最高,为玉米-大豆间作的最佳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鲁西北地区夏玉米/大豆间作适宜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鲁西北地区最适宜的夏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选用豫单9953玉米和齐黄34大豆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以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模式作为对照,设置夏玉米/大豆6种行比间作模式(2∶4、2∶6、2∶8、3∶4、3∶6、3∶8),分析比较不同间作模式对夏玉米、大豆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下玉米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单穗粒重均显著优于单作玉米,具有一定正间作效应;大豆株高、底荚高度、分枝数、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均比单作大豆低,具有一定负间作效应。2∶4、3∶4、3∶6、2∶6、3∶8和2∶8间作模式下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2、1.28、1.21、1.18、1.14和1.11,增产效益明显,均具有间作优势,尤其2∶4间作模式增产优势最大,相比玉米单作增收值达到4 879.28元·hm-2。综合考虑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小型机械操作,2∶4间作模式较适宜在鲁西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在甜高粱品比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对参试的11个甜高粱品种(系)的10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济甜11-9、济甜11-7、济甜11-1三个品种(系)为优良,济甜11-6、济甜11-2、济甜11-5、济甜11-4、济甜11-8、济甜11-3为较好,辽甜1号表现一般,辽饲杂1号表现较差。该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品种的综合表现,克服以往品比试验中仅以产量因素为主、其它性状凭主观判断来评判品种的局限性,适于甜高粱等需多目标考察的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