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膜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过程,以及湿润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积水半径达到稳定的时间和达到的稳定值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地表积水半径稳定值与滴头流量符合乘幂关系。水平湿润半径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在入渗的开始阶段湿润半径增加的速率较大,随着时间的延长速率逐渐变慢。滴头流量大,相同时刻的湿润体水平距离大,故水分运动快,反之水分运移越慢。湿润半径差值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通过分析滴灌水平湿润锋和入渗时间之间关系可知,水平湿润锋和入渗时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其中的拟合系数与滴头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度和光周期2种因素在蚜茧蜂滞育诱导中发挥的作用及影响程度,筛选最适温度与光周期组合。[方法]对陕西地区影响蚜茧蜂滞育的诱导因素和蚜茧蜂田间滞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蚜茧蜂的滞育型为冬滞育型,低温并配合短光照(L∶D=8∶16)可明显诱导蚜茧蜂滞育,其中温度为8℃时滞育率可达47.6%。在温度25℃的条件下,所设置的光周期条件下均不能诱导蚜茧蜂滞育。自然条件下,陕西地区蚜茧蜂大多以老熟幼虫越冬,田间滞育率最高达82.2%,其余个体以蛹或预蛹越冬,田间滞育期持续4~5个月。[结论]试验结果为蚜茧蜂投入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烟草赤星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施钾肥,适时打顶和下部叶片近成熟期摘除1-3片底脚叶等措施,提高烟草品种抗病性,配合化学农药综合防治烟草赤星病,在重病区布局抗病品种,能有效地推迟病害的发生时期。减慢病情的发展速度,且能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环境污染,达到防治病害,减轻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陕西烟田蚜茧蜂的优势种群,在烟叶生长期内,在安康、商洛、汉中、宝鸡、延安等5大烟区采取定点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采集成蜂和僵蚜后,将所得的蚜茧蜂制作成玻片标本进行筛选鉴定,以明确陕西烟田蚜茧蜂的种类及比例。根据种群的个体数量,统计研究样区各种寄生蜂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大于10%为优势种。结果表明:烟蚜茧蜂与燕麦蚜茧蜂是陕西烟田蚜茧蜂的优势种群,烟蚜茧蜂成蜂数量在6月5~9号达到最大值,其优势种燕麦蚜茧蜂成蜂数量达最高峰的时间比烟蚜茧蜂提前10d左右,即在5月底即可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将1995 ̄1996年期间在陕西12个主产烟草县所采集要的300份烟草赤星标样进行镜检、人工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发生在我省各烟区的赤星病菌原为半知菌类的细链格孢。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南方红壤旱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适宜的带宽与行比种植配置,以处理S玉米单作(行距70 cm,等行种植)和处理T大豆单作(行距50 cm,等行种植)为对照,设置5个不同的玉米大豆间作处理,分别是处理M:2.0 m带宽,2∶2行比;处理N:2.4 m带宽,2∶3行比;处理Q:2.8 m带宽,2∶3行比;处理P:2.4 m带宽,2∶4行比;处理R:2.8 m带宽,2∶4行比,每个处理种2带,3次重复,研究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在光、热、水、养分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季节利用率及被利用辐射量、有效积温和降水量比玉米、大豆单作的均值分别高30.6%、37.2%、41.0%和60.6%;玉米大豆间作组合光、水和热量利用效率均高于大豆单作,增幅分别为100.0%~137.5%、159.5%~207.9%和157.8%~204.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比玉米、大豆单作高6.2~10.4倍和84.0~133.3倍,磷素和钾素的利用效率分别较大豆单作高44.5%~102.6%和102.4%~285.3%。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p...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玉米营养生长期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原产热带,是一种喜温的禾本科C_4作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由于它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在温带地区生长的玉米,在生长期内受到持续低温的影响,就会造成大幅度的减产。为此,许多学者从气象、生态等不同角度讨论了温度对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8.
西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有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证明,西瓜嫁接栽培能有效防止枯萎病的侵染,缩短轮作年限,实现瓜田多年连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植株抗病、抗寒能力,从而保证西瓜的高产稳产和优良品质。特别是在现阶段特效化学药剂和高抗枯萎病西瓜品种匮乏的情况下,嫁接栽培成为西瓜重茬种植时抵御枯萎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磺胺类抗生素在医药和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该类抗生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磺胺类药物性质,对其污染现状、危害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状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水中磺胺类抗生素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鳗鲡循环水高密度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欧洲鳗鲡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0 522尾平均体重为55.6 g(18P)的欧洲鳗鲡养殖159 d,成活率达99.7%,总重由584.6 kg增加到1478.0 kg,均重达143.2 g(7.0P),养殖密度从13.0 kg/m3提高到32.8 kg/m3,共投饵1 263.2 kg,鳗鲡增重893.4 kg,饵料效率达70.7%。采用添加营养液和低负载预培养生物膜,使鳗鲡进入系统后水质平稳变化,降低了养殖初期因水质变化剧烈而发生事故的风险。试验阶段养殖池水体氨氮0.03~1.28 mg/L、亚硝态氮0.02~0.75 mg/L、硝态氮1.21~99.60 mg/L,溶氧控制在5~7 mg/L、pH以碳酸氢钠调节稳定在7.0~7.7、水温在23.8~32.4℃间,系统的日换水量在5%内,各水质指标均处于鳗鲡适宜范围内。养殖期间发生2次指环虫病害,利用中草药和无残留药物进行防治,效果良好。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鳗鲡,创造最适的水环境理化条件,在快速生产绿色安全水产品的同时有效节水和减少污水排放。研究亮点:国内首次中试规模(养殖水体45 m3),高密度(32.8 kg/m3)进行了欧洲鳗鲡的循环水养殖试验。养殖试验时间达159 d,鳗鲡达到了商品规格。在中试规模条件下,联合运用预培养生物膜和低负载培养生物膜的方法快速构建了具有稳定硝化功能的生物过滤器。首次比较了不同日换水率条件下,循环水养殖欧洲鳗鲡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