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01篇 |
免费 | 1134篇 |
国内免费 | 27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10篇 |
农学 | 3805篇 |
基础科学 | 2334篇 |
4162篇 | |
综合类 | 6431篇 |
农作物 | 1192篇 |
水产渔业 | 671篇 |
畜牧兽医 | 3005篇 |
园艺 | 665篇 |
植物保护 | 14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257篇 |
2022年 | 724篇 |
2021年 | 949篇 |
2020年 | 851篇 |
2019年 | 890篇 |
2018年 | 597篇 |
2017年 | 845篇 |
2016年 | 800篇 |
2015年 | 1082篇 |
2014年 | 1003篇 |
2013年 | 1248篇 |
2012年 | 1386篇 |
2011年 | 1562篇 |
2010年 | 1488篇 |
2009年 | 1336篇 |
2008年 | 1278篇 |
2007年 | 1245篇 |
2006年 | 1188篇 |
2005年 | 1069篇 |
2004年 | 547篇 |
2003年 | 477篇 |
2002年 | 419篇 |
2001年 | 487篇 |
2000年 | 484篇 |
1999年 | 571篇 |
1998年 | 565篇 |
1997年 | 446篇 |
1996年 | 432篇 |
1995年 | 383篇 |
1994年 | 323篇 |
1993年 | 290篇 |
1992年 | 270篇 |
1991年 | 260篇 |
1990年 | 190篇 |
1989年 | 132篇 |
1988年 | 114篇 |
1987年 | 75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120份谷子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表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份谷子种质资源的2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以主穗重和主穗粒重最高,均为2.02;变异系数以单株干草重最高,为64.12%。根据谷子种质性状间的遗传差异,对2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10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1.777%。通过聚类分析,将谷子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各类群在生育期、株高、分蘖性、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等性状间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从早熟、高产和单株干草重3个方面筛选出11份优异谷子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可为甘肃干旱高寒农业区谷子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和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993.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双3+2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信阳农专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该模式不仅适应了高职高专职业素质教育和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促进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4.
种植密度对杂交糯高粱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密度为主区,设置4个密度(9.0万、10.5万、12.0万、13.5万株/hm 2)处理,副区为3个杂交糯高粱品种,共计12个处理,小区面积14m 2,3次重复。研究杂交糯高粱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群体库源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和源生产能力均与密度显著相关,增加种植密度是增源的关键措施,增加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群体有效库容量,因此,合理的密植是实现库源协调的关键措施。在高密度条件下,增加穗粒数是进一步提高有效库容量的关键措施。选用类似于泸糯8号这种源足、库大的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四川东南部杂交糯高粱进一步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5.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yellow seed color gene of a yellow mustard was located on the A09 chromosome. In this study, the sequences of the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the yellow seed color gene were analyzed, the gene was primarily mapped to an interval of 23.304 to 29.402M. Twenty genes and eight markers’ sequences in this region were selected to design the IP and SCAR primers. These primers were used to screen a BC8S1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1256 individuals. As a result, five IP and five SCAR markers wer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IP4 and Y1 were located on either side of the yellow seed color gene at a distance of 0.1 and 0.3 cM, respectively. IP1, IP2 and IP3 derived from Bra036827, Bra036828, Bra036829 separately, co-segregated with the target gene. BLAS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equences of newly developed markers showed good collinearity with those of the A09 chromosome, and that the target gene might exist between 27.079 and 27.616M. In light of annotations of the genes in this region, only Bra036828 is associated with flavonoid biosynthesis. This gene has high similarity with the TRANSPARENT TESTA6 gene, Bra036828 was hence identified as being the gene possibly responsible for yellow seed color, in our research.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