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01篇
  免费   2885篇
  国内免费   5213篇
林业   3367篇
农学   2788篇
基础科学   2735篇
  5328篇
综合类   25294篇
农作物   3578篇
水产渔业   1778篇
畜牧兽医   9208篇
园艺   3993篇
植物保护   2630篇
  2024年   495篇
  2023年   1228篇
  2022年   2720篇
  2021年   2495篇
  2020年   2328篇
  2019年   2354篇
  2018年   1718篇
  2017年   2607篇
  2016年   1725篇
  2015年   2634篇
  2014年   2771篇
  2013年   3183篇
  2012年   4491篇
  2011年   4534篇
  2010年   4390篇
  2009年   3886篇
  2008年   3975篇
  2007年   3443篇
  2006年   2700篇
  2005年   2082篇
  2004年   1402篇
  2003年   787篇
  2002年   835篇
  2001年   773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6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于2018年9月,对天津大港,宝坻,华苑等地区的12个站点的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3门10种,其中软体动物4种,环节动物4种,水生昆虫2种,各站位丰度波动范围为20~840 ind/m^2,平均为205.33 ind/m^2,生物量范围为0.012~308.63 g/m^2,平均为59.69 g/m^2;囊螺为该地区绝对优势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s.index在1.48~3.334之间波动, Goodnight修正指数在0.523~1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992.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按1.0×10~(11)、3.0×10~(11)、5.0×10~(11) cfu/kg 3个浓度添加在鱼用全价颗粒饲料中,投喂经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组(A_0~A_3)和未免疫组(B_0~B_3)黄河鲤,分别于0、15、30、40 d时检测各组黄河鲤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以及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使黄河鲤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添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浓度越高,血液白细胞活性和溶菌酶活性越强.免疫组与未免疫组白细胞吞噬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而溶菌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停止投喂后10 d,白细胞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还可提高黄河鲤的凝集抗体效价及攻毒后的存活率,其中,当菌株添加浓度为5.0×10~(11) cfu/kg时,受免疫的黄河鲤免疫保护率最高.即投喂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应答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2011年6月3日~6月21日和8月2日~8月20日,调查了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组成的现状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全段共采集鱼类42种,隶属5目9科,其中以鲤科鱼类最多,共24种,占总种数的57%。渔获物数据表明,该流域小型鱼类较多,小型化现象明显,优势种为鲤、残、鲶、鲫,和麦穗鱼。物种组成差异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河段鱼类群落有明显的空间分异,风陵渡、刘家畔、关河口、圣天湖物种丰富,多样性水平高,群落结构稳定,而军渡和老牛湾物种少,群落较为简单。与历史资料相比,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物种数减少,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水体污染、大量水工建筑以及过度捕捞等因素是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鱼类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球蛋白在(Immunoglobulin)B淋巴细胞中合成,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动物的免疫系统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环节动物蚯蚓(Pheretima)只有吞噬细胞的吞噬防御,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以上才出现Ig(IgM)和细胞免疫,两栖类时开始出现IgG,哺乳动物(如兔)出现了IgM、IgG和IgA,至人类则有IgM、IgG、IgA、IgD和IgE五种不同的Ig.  相似文献   
995.
以海带为原料提取海带粗提物,以褐藻酸钠制备古罗糖醛酸寡糖与甘露糖醛酸寡糖,研究比较海带粗提物、褐藻酸钠、古罗糖醛酸寡糖、甘露糖醛酸寡糖及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湿、保湿性及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带粗提物、褐藻酸钠、古罗糖醛酸寡糖及甘露糖醛酸寡糖具有较高的吸湿性与保湿性,且古罗糖醛酸寡糖、甘露糖醛酸寡糖、褐藻酸钠及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Cu2+对牙鲆肌肉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置于不同浓度的Cu2+溶液中10d,测定其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高,CAT、SOD、GSH-PX的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当处于低浓度Cu2+溶液中时,牙鲆肌肉中的SOD较CAT和GSH-PX敏感,因此其可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Cu2+低浓度暴露的一种生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7.
为防止渔网破损造成养殖鱼类逃逸,有必要对网衣进行破损检测。为了克服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的缺点,实现渔网的精准实时监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网衣破损检测方法,可利用传感器代替人工监测。该方法首先从渔网的数值仿真模型获取大量的仿真传感数据,然后将数据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测试,最后生成可进行网衣破损识别的数字孪生体。数字孪生体可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来判断网衣是否发生破损。在数值模拟中,考虑各种波浪条件以及网衣的破损情况。在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中,将有效波高Hs、谱峰周期Tp以及横纲竖纲的拉力值作为输入变量,将网衣完整状态以及破损状态作为输出。经过测试分析,该识别模型根据传感器数据识别网衣是否破损的平均准确率为94.32%,由此可见,数字孪生技术能准确检测到渔网的损坏,可以作为网衣破损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糖蜜构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分析生物絮团营养组成,并探讨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物絮团组),其中试验组在养殖过程中泼洒糖蜜。试验在室内水泥池内(2 m×2 m×0.6 m)进行,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225尾虾(0.26 g±0.02 g),试验周期为90 d。养殖过程中不换水,糖蜜的泼洒量根据饲料投喂量进行计算(C/N为20)。结果显示:添加糖蜜能够显著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到第90天时,试验组的絮团体积达21.22 mL/L;而对照组为6.03 mL/L;试验组絮团粗蛋白含量为29.47%,粗脂肪含量为4.32%,二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粗灰分含量为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泼洒糖蜜对罗氏沼虾体组成的影响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肌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09%和21.20%,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91%和3.06%;另外,向水体中泼洒糖蜜对罗氏沼虾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试验组罗氏沼虾肠脂肪酶活性、胃脂肪酶活性和胰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罗氏沼虾糜蛋白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泼洒糖蜜对肠淀粉酶、胃蛋白酶、胃淀粉酶、胰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试验表明,生物絮团营养组成丰富,能够有效提高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9.
吴东蕾  左迪  黄有辉  马长安  赵云龙 《水产学报》2014,38(11):1818-1827
为深入了解红螯光壳螯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表达特性及维生素C对其表达的影响,实验利用RACE-PCR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技术,从红螯光壳螯虾肝胰腺中克隆得到组织蛋白酶L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qCatL(GenBank登录号:KJ913663),同时检测了该基因在红螯光壳螯虾各个组织及添加了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组别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 810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026 bp,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pI)分别为37.63 ku和5.17。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他虾蟹类有较高的相似性,说明组织蛋白酶L基因在甲壳动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组织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qCatL基因在红螯光壳螯虾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血细胞,在肠及触角腺中也有一定量的表达。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后,CqCatL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维生素C添加量为400 mg/kg的组别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L基因在红螯光壳螯虾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且其表达量受维生素C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虾夷马粪海胆表型性状对性腺性状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月龄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养殖群体中随机选择600枚,测量了壳高(TH)、壳径(TD)、活体重(BW)、性腺湿重(GWW)、性腺颜色(L*a*b*)、性腺指数(GI)、性腺水分(GM)7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并定量分析了壳性状对活体重及表型性状(壳高、壳径、活体重)对性腺性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壳性状与活体重极显著相关(P0.01);4个性腺性状除构成性腺颜色性状的a*(绿-红)、b*(蓝-黄)分别与壳径、活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表型性状无显著相关外,L*(暗-亮)、性腺湿重、性腺指数和性腺水分与表型性状均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壳径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717),活体重对性腺湿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598),壳径和活体重可作为间接选择性腺湿重的主要指标。利用曲线回归建立了壳性状预测活体重及活体重预测性腺湿重的最优模型:BW=0.001TD2.822(R2=0.984),GWW=0.039BW1.331(R2=0.7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