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2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1535篇
林业   1175篇
农学   1719篇
基础科学   1276篇
  2003篇
综合类   4717篇
农作物   715篇
水产渔业   484篇
畜牧兽医   1983篇
园艺   686篇
植物保护   89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613篇
  2019年   615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695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798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584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解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佳木斯水源山公园、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和鸡西动物园观赏肉食动物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于2015年3~6月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四家动物园的5科94只观赏肉食动物的粪便进行了虫卵检查,结果有18只动物检出虫卵,阳性率为19.2%(18/94),蛔虫卵为常见虫种。本调查为四家动物园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46A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韩国辣椒品种探将F_2中的不育株为母本,以优良红色素辣椒自交系为父本,进行3×3双列测交,通过日光温室加代选育和网室正茬选育相结合,育成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46A。不育系46A株形半直立,始花节位10~11节;花冠白色,花药干瘪,柱头浅绿色;保持系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红熟果深红色,果长17.0 cm,果径1.5 cm,单果重12.0 g,辣味中。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田间抗病性高于对照品种美国红。利用46A选配的杂交组合8AF_1、3AF_1、5AF_1、1AF_1、6AF_1具有较强的产量优势,较对照品种美国红(CK1)和探将(CK2)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3.
中密度纤维板的尺寸稳定性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密度纤维板(MDF)是目前家具、室内装修等最常用的木质复合材料之一,其尺寸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以及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和附加值的提高.笔者概述了中密度纤维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密度纤维板尺寸稳定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4.
介绍一种新型燃气防泄漏多重保护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特点。实验表明,它能在燃气使用前进行检测及自动报警、发生火灾或温度过高时自动关闭燃气开关、用户忘记关闭总闸时定时自动关闭总阀,该装置具有反应灵敏、制动迅速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检测预防燃气的泄漏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5.
126.
研究了噻苯隆(TDZ)在红掌外植体诱导及增殖继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诱导阶段,添加0.1mg·L-1的TDZ,可以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率。TDZ浓度大于0.1mg·L-1会导致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的畸形发展,而且会影响红掌组培苗移栽之后的长势。在愈伤增殖阶段,TDZ的使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7.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 (DF) supplementation in normal or low crude protein (CP) diets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nitrogen (N) utilization in primiparous gilts. In total, 77 Landrace × Yorkshire pregnant gil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four dietary treatments in a 2 × 2 factorial design. The groups comprised 1) equal intake of normal CP (12.82% and 0.61% total lysine), 2) low CP (LP) (10.53% and 0.61% total lysine), and 3) with or 4) without DF supplementation (cellulose, inulin, and pectin in a 34:10:1 ratio). A low-protein diet during gest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daily weight gain from days 91 to 110 of pregnancy (−162.5 g/d, P = 0.004). From N balance trials conducted at days 35 to 38, 65 to 68, and 95 to 98 of pregnancy, DF addition increased fecal N excretion at days 65 to 68 (+24.1%) and 95 to 98 (+13.8%) of pregnancy (P < 0.05) but reduced urinary N excretion (P < 0.05), resulting in greater N retention at each gestational stage. DF increased fecal microbial protein levels and excretion during gestation. An LP diet also reduced urinary N excretion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stages. An in vitro fermentation trial on culture media with nonprotein N urea and ammonium bicarbonate (NH4HCO3) as the only N sources revealed that microbiota derived from feces of gestating gilts fed the high DF diet exhibited a greater capacity to convert nonprotein N to microbial protein. Microbial fecal diversity, as measured by 16S rRNA sequencing, revealed significant changes from DF but not CP diets. Gilts fed an LP diet had a higher number of stillbirths (+0.83 per litter, P = 0.046) and a lower piglet birth weight (1.52 vs. 1.37 kg, P = 0.006), regardless of DF levels. Collectively, DF supplementation to gestation diets shifted N excretion from urine to feces in the form of microbial protein, suggesting that the microbiota had a putative role in controlling N utilization from DF. Additionally, a low-protein diet during gestation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litter performance of gilts.  相似文献   
128.
旨在建立猪瘟病毒(CSFV)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以CSFV 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山羊抗猪IgG-HRP抗体作为酶标抗体,鲁米诺为底物溶液,优化检测方法,成功建立CSFV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在室温20 min内完成对CSFV抗体血清特异性检测,灵敏度与商品化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相当,且与A型口蹄疫病毒、O型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塞内卡病毒、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变异系数为1.80%~6.88%,批间变异系数为1.11%~9.18%,重复性好。通过对152份田间猪血清样品的检测并与商品化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其Kappa值为0.929,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的CSFV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重复性好、简单快速,可应用于临床血清CSFV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9.
130.
土壤种子库是矿区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植被恢复潜力。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和室内萌发法对乌海新星煤矿区3种不同干扰条件下的土壤种子库及与其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新星矿区土壤种子库共有18种植物,隶属于7科16属,物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新星矿区土壤种子库平均储量较小(226.51~739.17粒·m?2),并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其90%以上的种子储藏在0?10 cm的表层土壤;3)研究区土壤种子库植物与地上植被的共有物种数少,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植物群落相似性较低;4)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大,种子库的植被恢复潜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道路周边受到中度干扰的自然植被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而采矿周边受重度干扰的自然植被区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其多样性以及与其他分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较小,种子密度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