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9篇
  免费   800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林业   1342篇
农学   1585篇
基础科学   1135篇
  2032篇
综合类   5677篇
农作物   883篇
水产渔业   681篇
畜牧兽医   2239篇
园艺   621篇
植物保护   725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718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650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660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1077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969篇
  2008年   922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751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对 ACh E的 K m、Vmax和 Ki值的研究结果表明 ,田间小菜蛾和绒茧蜂对甲胺磷和甲基异柳磷的抗性与 ACh E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田间监测结果表明 ,每年 9月至次年 2月期间 ,由于田间杀虫剂选择压较高 ,小菜蛾 ACh E对有机磷较不敏感 ,而在每年的 6月至 8月期间 ,ACh E敏感性有所升高 ,达到全年的最高点。寄生于同一虫源的绒茧蜂 ACh E敏感性的变化也呈明显的相关性。绒茧蜂 ACh E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小菜蛾 ,尚未达到高度不敏感水平。当田间选择压极高时 ,可导致小菜蛾 ACh E呈高度不敏感 ,此时绒茧蜂 ACh E也表现出较高的不敏感性。  相似文献   
22.
近50 a中国≥10 ℃有效积温时空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全国583个气象站点近50 a(1961-2010年)日均气温资料,以ArcGIS为技术平台,采用反距离插值和Mann Kendall趋势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10 ℃有效积温等值线中心和典型有效积温带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10 ℃有效积温、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10 ℃有效积温的时空分布在1985年前后差异性显著。≥10 ℃有效积温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变化率在0~10 ℃•d•a-1,≥10 ℃典型有效积温带整体北移显著。≥10 ℃有效积温为0~3 400 ℃•d的区域面积显著减小,而 ≥10 ℃有效积温为3 400~8 000 ℃•d的区域面积明显增加,增速达2.0×104 km2•a-1。1985年后我国≥10 ℃有效积温起始时间提前和持续时间增加的区域面积显著增加;有效积温的起始时间整体有所提前,提前幅度集中在0~4 d•(10a)-1;有效积温持续时间均有所增加,增加梯度集中在0~6 d•(10a)-1。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比较乌桕对两种地上不同食性昆虫(专食性癞皮夜蛾、广食性斜纹夜蛾)与南方根结线虫互作的光合生理响应,分析不同空间植食性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及植物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无南方根结线虫胁迫下,2种地上不同食性昆虫对乌桕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及胞间CO_2浓度(C_i)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南方根结线虫胁迫下,2种地上昆虫显著降低了乌桕G_s及C_i。其中,与对照组及癞皮夜蛾处理组相比,南方根结线虫与斜纹夜蛾的共同胁迫显著降低了乌桕P_n、G_s及C_i。此外,斜纹夜蛾为害增加了乌桕叶绿素含量,南方根结线虫胁迫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因此,南方根结线虫与斜纹夜蛾间形成一种加性效应,并对乌桕光合生理产生了拮抗效应,而这种效应在南方根结线虫与癞皮夜蛾间并不显著。由此可见,乌桕对地上-地下植食性生物胁迫形成不足补偿机制,且具体的响应机制与植食性生物的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4.
石蝉草乙醇提取物除草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超  陈敏  周颖  刘霞  叶火春  张静  冯岗 《植物保护》2018,44(2):199-203
为探明石蝉草是否具有除草活性,本研究采用小杯法和盆栽试验法测定石蝉草乙醇提取物对13种植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石蝉草乙醇提取物对13种植物的根茎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苘麻和稗草根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73和0.80mg/mL,对茎长的IC50分别为0.77和0.89mg/mL;盆栽试验表明,5mg/mL浓度对稗草和苘麻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73%和82.02%,与对照药剂癸酸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为研发新型除草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Root-knot nematodes (RKNs, Meloidogyne spp.) are damaging pests that can infect thousands of plant species and cause enormous crop losses worldwide. Panax notoginseng is a common host of root-knot nematodes. In this study, we surveyed notoginseng gardens and determined the incidence of RKNs. Among the gardens surveyed, 71 % were infected with RKNs, and the RKN incidence index ranged from 8 % to 47 % in three randomly infected gardens. Meloidogyne hapla was identified as the pathogenic nematode based on 18S ribosomal RNA analysis by DNA barcoding. The results wer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confirmed using a real-time PCR assay according to variations in the ITS1 and ITS2 regi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NA barcoding and real-time PCR is a reliable and precis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arasitic nematodes from mixed-infected plant roots in the field. In addition, the abundance of ITS1 and ITS2 displayed a similar trend to the numbers of RKNs in the three garden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results of real-time PCR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amage caused by M. hapla in the field. Our studies show that RKNs are common and can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notoginseng. We present an integrated method of detecting mixed nematode species in the field and confirm M. hapla as the target for parasitic nematode control in notoginseng gardens. Our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RKN control in notoginseng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plants.  相似文献   
26.
81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苗期分小种接种和大田成株期自然诱发条件下对供试的81份春小麦资源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分析其抗条锈病情况、抗病类型及抗病性关系,结果表明:具全生育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7份,具成株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39份,有30份资源为含有成株期和对部分小种失去抗性的全生育期抗病性的抗性类型;苗期分别接种7个小种后,表现抗病的资源数为9~25份不等,表现中抗的资源为2~6份不等,表现感病的有50~69份不等,成株期表现抗病的73份,表现中抗的3份,感病的5份,即供试种质资源大部分表现为苗期感病,而成株期具有抗病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81份种质资源抗性聚类相对分散,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研究结果为小麦育种提供优良的抗条锈性资源。  相似文献   
27.
黑斑病是影响白术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2015—2017年从浙江省磐安、天台、新昌和嵊州4地采集、分离得到137株白术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斑病菌群体 (n = 137) 对甲基硫菌灵的高水平抗性频率为77.4%,中等水平抗性频率为22.6%,未检测到敏感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20.4%,含21株低水平抗性菌株和7株中等水平抗性菌株。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对白术黑斑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15 mg/L。供试的137株白术黑斑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分布在0.05~0.87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29 ± 0.11) mg/L,可作为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28.
园林施工图绘制课程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专业的核心课。为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材,园林施工图绘制课程应按工作过程顺序教学模式,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教学组织、课程考核等问题,建立以项目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9.
1993年全国小麦秆锈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3年我国小麦秆锈病发生较轻,从8个省18个区县中的47个品种上采集到的95个标样中分离到菌株336个,鉴定出21C3CKR、21C3CKH、21C3CTR、21C3CTH、21C3CFR、21C3CFH、34C1MKR、34C1MKH和34C2MKR等9个致病类型;21C3CKR的出现频率为65.2%,居于首位,21C3CDH为14.5%,21C3CTR为10.7%,21C3CFR为4.2%  相似文献   
30.
不同条件下日本方头甲对矢尖蚧捕食功能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方头甲是矢尖蚧等多种盾蚧科昆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捕食效能,在室内条件下,定量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日本方头甲成虫对不同密度矢尖蚧1龄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并用Holling-Ⅱ型方程和Holling-Ⅲ型新方程分别拟合出不同功能反应模型.结果表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90%、光照强度12000 lx、L:D=14:10时,最有利于日本方头甲成虫捕食.在此条件下,瞬间攻击率、最大捕食量、瞬间攻击率与平均处理时间的比值和最佳寻找密度均达最大,平均处理时间最短,功能反应圆盘模型为N_a=1.002N/(1+O.0001N).寻找效应在不同条件下均随着矢尖蚧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数学模型为E=1.002/(1+1.002 x0.0001N),Holling-Ⅲ型新模型为N_a=308.86e~(-95.18/n).在上述条件下,理论最大捕食量为308.86头,最佳寻找密度为95.18头.生产上控制矢尖蚧危害的释放比例应为益害比1∶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