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37篇 |
免费 | 3714篇 |
国内免费 | 207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58篇 |
农学 | 1412篇 |
基础科学 | 1468篇 |
3001篇 | |
综合类 | 14447篇 |
农作物 | 2339篇 |
水产渔业 | 1585篇 |
畜牧兽医 | 4822篇 |
园艺 | 2235篇 |
植物保护 | 11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0篇 |
2024年 | 722篇 |
2023年 | 694篇 |
2022年 | 1427篇 |
2021年 | 1381篇 |
2020年 | 1242篇 |
2019年 | 1200篇 |
2018年 | 831篇 |
2017年 | 1342篇 |
2016年 | 861篇 |
2015年 | 1455篇 |
2014年 | 1448篇 |
2013年 | 1807篇 |
2012年 | 2616篇 |
2011年 | 2605篇 |
2010年 | 2496篇 |
2009年 | 2297篇 |
2008年 | 2290篇 |
2007年 | 2075篇 |
2006年 | 1610篇 |
2005年 | 1310篇 |
2004年 | 841篇 |
2003年 | 520篇 |
2002年 | 508篇 |
2001年 | 515篇 |
2000年 | 432篇 |
1999年 | 188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8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探讨植物种植对土壤中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赋存形态影响及吸收特征,以根系发达的萝卜为代表性植物,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PFOA污染土壤中萝卜的生长、对PFOA的吸收利用及土壤中PFOA形态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萝卜的种植会显著改变土壤中PFOA的赋存形态,且存在浓度差异。与无种植组相比,种植萝卜显著提高了低浓度土壤中的PFOA有机结合态比例(12%)、降低了残渣态比例(10.5%);显著降低了高浓度土壤中PFOA的可脱附态比例(4.9%)。萝卜可从土壤中富集PFOA,且地上部(茎、叶)富集能力显著高于地下部。低浓度(0.2 mg·kg-1)PFOA暴露显著降低萝卜生物量,但高浓度(5 mg·kg-1)并未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萝卜种植可以改变污染土壤中PFOA的形态分布,进而影响PFOA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2.
33.
室内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酚醛树脂为胶黏剂,以毛竹和慈竹为原料,在不去竹青和竹黄的条件下,采用点裂和线裂纤维分离技术,将半圆竹筒疏解形成由竹纤维束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纤维化竹单板后,用冷压热固化法制造本色和炭化色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再加工成地板,并与重组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高于重组竹;慈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毛竹;炭化处理对耐水性和刚度具有改善作用,对胶合强度和静曲强度具有不利影响;用竹基纤维复合制造的室内地板各项理化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重组竹地板》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4.
35.
近年来,在广西等地的撑绿竹林中爆发了大面积的长足竹大象虫害,其危害之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撑绿竹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该竹种的大面积推广与应用。为了有效防治该虫害,文中以近年来广西区爆发的长足竹大象虫害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药剂种类(A)、施药方法(B)、药剂浓度(C)及施药次数(D)等防治手段,用感虫率和感虫指数作为虫害控制效果的考核指标,就不同药剂处理对虫害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该虫害控制效果较好的药剂为A2(赣竹药Ⅰ+粒粒金+锐劲特)和A1(杀虫双+万金丰+氧化苦参碱);最适药剂浓度为C1水平,即600倍;最适用的施药方法为B3(蔸部土壤+喷雾)和B1(竹腔注射+竹基节削青涂抹+蔸部土壤);最佳施药次数为D4,即5次。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40.
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内5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林分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林分密度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当株数密度为660株/hm2时,土壤的质量含水量、全N及全K含量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当株数密度从740株/hm2增加到2 000株/hm2时,0~20cm土层的土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而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表现出相反的趋势;20~60cm土层的土壤密度与0~20cm土层的变化情况相同,而土壤质量含水量和土壤速效K含量则持续降低,土壤有效P含量呈现出增大趋势;当株数密度达到2 000株/hm2以上时,林地土壤的pH值降低,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过大的林分密度可能导致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酸化与土壤水分、有机质、N和K元素的加速消耗。从维持林地土壤健康的角度,建议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的林分密度控制在1 500株/hm2左右并且不能超过2 000株/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