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69篇
  免费   1893篇
  国内免费   3172篇
林业   2935篇
农学   2555篇
基础科学   1890篇
  3698篇
综合类   13820篇
农作物   2287篇
水产渔业   1864篇
畜牧兽医   4192篇
园艺   2073篇
植物保护   1420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1206篇
  2021年   1344篇
  2020年   1256篇
  2019年   1248篇
  2018年   877篇
  2017年   1451篇
  2016年   1088篇
  2015年   1568篇
  2014年   1653篇
  2013年   1931篇
  2012年   2590篇
  2011年   2660篇
  2010年   2491篇
  2009年   2253篇
  2008年   2225篇
  2007年   2119篇
  2006年   1753篇
  2005年   1406篇
  2004年   887篇
  2003年   679篇
  2002年   806篇
  2001年   729篇
  2000年   582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EXCEL软件中的FORECAST和INTERCEPT\SLOPE两种预测函数,举例说明了在土壤养分测试分析中应用这两函数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通过比较,认为二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计算原理完全相同,可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52.
为探明不同稻虾种养模式下水稻中微量元素吸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开展不同龙虾品种和密度的田间试验,设计水稻单作(rice monoculture ,R)、水稻克氏原螯虾低密度共作(rice co-cropping with Procambarus Clarkii in low density,RCL)、水稻克氏原螯虾高密度共作(rice co-cropping with Procambarus Clarkii in high density,RCH)和水稻澳龙共作(rice co-cropping with Cherax quadricarinatus ,RA)4个处理,分析了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稻米品质、中微量元素与品质的相关性以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其中Fe、Ca和Mg含量显著增加,与R处理相比,RCH、RCL和RA处理稻米的Fe含量分别增加52.0%、23.4%和21.4%,Ca含量分别增加45.7%、32.1%和22.8%,Mg含量分别增加45.0%、28.6%和23.3%。稻米中微量元素提升,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稻米品质中的蛋白质与Fe、Ca和Mg呈显著(P<0.05)正相关,胶稠度与Fe、Ca和Mg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粒率均与Ca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稻米品质变优,其中RCH处理稻米品质改善效果最好。与R处理相比较,RCH、RCL和RA处理的纯收益分别增加了506%、314%和429%。总体而言,稻虾共作模式能够提高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选择中,龙虾品种和养殖密度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
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对8种防治棉蚜的新型农药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莫比朗、吡虫啉对棉蚜防效较好,施药后1~10 d的防效分别为90.9%~98.7%和90.9%~94.6%,其中莫比朗的防治效果最好,不但活性高,见效快,且持效期长,有效控制期达15 d以上;好年冬、丙溴磷和高渗吡虫啉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氧乐果、氯氰菊酯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白屈菜低温应答过程的转录组分析发现膜脂不饱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一定过程中发生变化,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在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正V型,且表达量变化显著。利用NCBI等在线软件对序列进行相关生物学信息分析,并对白屈菜FAD家族成员FAD2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克隆,并命名为CmFAD2。选用克隆载体pMD-19-T,转化大肠杆菌DH5α,测序验证序列正确性及完整性。将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RI-201-AN连接构建重组DNA pRI-201-AN-Cm FAD2,电击法转化农杆菌LBA4404,利用菌液PCR法验证成功。该基因可作为药用植物抗寒品种创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结合化学分析与电镜技术,探讨了氨化与碱化处理对稻草硅化程度的影响,分析了稻草硅化程度与降解率的相关性。化学分析显示,碱化或氨化处理稻草的总硅含量随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铵处理剂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P<0.01);可溶性硅含量随碳酸氢铵处理剂量的增加变化不显著(P>0.05),但随氢氧化钠处理剂量增加线性下降(P<0.01);总硅与稻草干物质降解率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0.560,P<0.01)。电镜观察发现,氢氧化钠处理的稻草茎表皮根毛皱缩、乳突和瘤状结构部分溶解,碳酸氢铵处理的稻草茎外表皮层部分脱落;氢氧化钠处理的稻草茎表皮有明显的降解优势,碳酸氢铵处理的稻草茎表皮瘤胃降解72h后仍保持完整的乳突和瘤状结构。上述结果表明,氨化和碱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草的硅化程度,借此提高稻草的降解率,但两者降低稻草硅化的程度与方式不同。氨化处理通过使稻草表皮层部分脱落,降低稻草总硅含量,但借此提高稻草降解率的作用较弱;碱化处理可使稻草表皮硅酸盐部分溶解,从而使稻草总硅含量、可溶性硅含量下降,加速稻草降解。  相似文献   
56.
试验主要研究了仔猪不同哺乳周期的行为联系。试验分别选择6头经产的民猪、长白猪及其仔猪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哺乳期间2猪种间的仔猪交流信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及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随着产后日龄的增加,哺乳期间一系列行为都发生了变化,仔猪间接触的行为会逐渐增加,但哺乳的第2 ̄3周又会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7.
镉胁迫对弯叶画眉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平  余土元  叶丽敏 《草地学报》2002,10(3):212-216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镉(0~15.0mg/L)胁迫对弯叶画眉草幼苗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苗高和鲜重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膜透性增大,幼苗根尖膨大褐化,叶黄化。在镉胁迫下,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58.
土壤和植物是人类和动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组成,但其正受到日益严重的人为资源污染,而进入环境的抗生素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排放增加了土壤–植物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面临的抗生素污染及耐药性风险。阐明抗生素及其复合抗性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学机理,对管控生态环境风险及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植物系统中抗生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抗生素/抗性细菌/抗性基因的生态风险以及复合抗性污染物阻控消减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土壤–植物系统中抗生素抗性污染风险的管控和消减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9.
应用PCR技术检测鹅细小病毒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鹅细小病毒GPVH1株结构蛋白VP1与VP3编码基因非重叠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GPR1 /GPR2 ,用这对引物对感染器官内的GPR和接种鹅胚增殖的GPV进行PCR扩增 ,其结果引物GRP1 /GPR2能特异性地扩增GPVVP1 VP3区段核苷酸序列 ,扩增出与设计核苷酸片段大小相符的 0 6kb的序列 ,而对照的鹅副粘病毒cDNA及鸭瘟病毒 (DPR)DNA对照组均出现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60.
White blood cells, especially lymphocytes, are susceptible to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present study, red blood cell, total white blood cell, and lymphocyte counts were repeatedly measured in cattle living on three farms located in the “difficult‐to‐return zone”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and compared with two control groups from unaffected areas. Blood cell coun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control groups, although almost all the values fell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The blood cell counts of the cattle in the “difficult‐to‐return zone” varied across sampling times even on the same farms, being sometimes higher or lower than either of the two control groups. However, neithe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lood cell counts nor an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cattle with extremely low blood cell counts was observed overall. The estimated cumulative exposure dose for the cattle on the most contaminated farm was within a range of 500–1000 mSv, exceeding the threshold for the lymphopenia. Because of the low dose rate on these farms, potential radiation damages would have been repaired and have not accumulated enough to cause deterministic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