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632篇 |
免费 | 18535篇 |
国内免费 | 301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993篇 |
农学 | 11388篇 |
基础科学 | 10363篇 |
37089篇 | |
综合类 | 39215篇 |
农作物 | 7928篇 |
水产渔业 | 7175篇 |
畜牧兽医 | 11757篇 |
园艺 | 3463篇 |
植物保护 | 79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7篇 |
2023年 | 1450篇 |
2022年 | 2322篇 |
2021年 | 2524篇 |
2020年 | 3898篇 |
2019年 | 7207篇 |
2018年 | 6652篇 |
2017年 | 7714篇 |
2016年 | 8282篇 |
2015年 | 8590篇 |
2014年 | 7788篇 |
2013年 | 8423篇 |
2012年 | 8610篇 |
2011年 | 7676篇 |
2010年 | 6715篇 |
2009年 | 5948篇 |
2008年 | 4849篇 |
2007年 | 4876篇 |
2006年 | 4595篇 |
2005年 | 4073篇 |
2004年 | 3235篇 |
2003年 | 2888篇 |
2002年 | 2618篇 |
2001年 | 2240篇 |
2000年 | 2043篇 |
1999年 | 2102篇 |
1998年 | 1895篇 |
1997年 | 1798篇 |
1996年 | 1605篇 |
1995年 | 1651篇 |
1994年 | 1621篇 |
1993年 | 1311篇 |
1992年 | 1254篇 |
1991年 | 1045篇 |
1990年 | 853篇 |
1989年 | 799篇 |
1988年 | 677篇 |
1987年 | 475篇 |
1986年 | 437篇 |
1985年 | 227篇 |
1984年 | 211篇 |
1983年 | 208篇 |
1982年 | 202篇 |
1981年 | 247篇 |
1980年 | 197篇 |
1979年 | 151篇 |
1978年 | 130篇 |
1975年 | 109篇 |
1965年 | 137篇 |
1964年 | 14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992.
993.
Corné M. J. Pieterse Pierre J. G. M. de Wit Francine P. M. Govers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European Foundation for Plant Pathology》1992,98(Z2):85-92
The fungal pathogenPhytophthora infestans is the causal organism of late blight,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s of potato. In the past,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otato-P. infestans interaction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molecular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and in addition we discuss a new approach for analyzing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athogenicity ofP. infestans. 相似文献
994.
45%霜霉威·咪唑菌酮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5%霜霉威·咪唑菌酮悬浮剂不同剂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施用45%霜霉威· 咪唑菌酮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显著且持久,第3次施药14 d后,对晚疫病的防效达到67.64%~83.78%;马铃薯产量达到19 972.5~23 302.5 kg/hm2,商品薯率高,烂薯率低,增产效果显著。随着供试药剂剂量的增加,对晚疫病的防效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45%霜霉威·咪唑菌酮悬浮剂施用剂量以450~675 g/hm 2为宜。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蚜虫共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案,以桃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目前较为常用的4种蚜虫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从DNA纯度、完整性、PCR扩增效率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并通过调整蛋白酶K用量和水浴温度及时间对STE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4种方法提取的蚜虫共生菌基因组DNA均可用于共生菌的PCR扩增检测;CTAB法和SDS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条带较完整,稳定性相对较高,不易降解,而STE法和PCR缓冲液法操作简便,适于快速提取单头蚜虫共生菌的基因组DNA,但纯度相对较低;可根据试验条件和要求进行选择。STE法优化条件为:用30 μL STE缓冲液将蚜虫匀浆,加入1.5 μL 20 mg/mL蛋白酶K,于56 ℃水浴1.5 h;再加入0.1 μL 10 mg/L RNA酶,于37 ℃培养1 h,95 ℃下处理5 min,5 000 r/min离心3 min,将提取到的DNA于-20 ℃保存或直接用于PCR扩增。优化后的STE法可作为提取蚜虫共生菌基因组DNA经济而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明确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在田间的分布特点及其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于山东省商河县玉米田采用网格式取样法调查了其发生为害情况,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法拟合了其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变异曲线模型,并利用Arc Gis软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插值和模拟,分析了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在田间呈聚集分布,符合高斯模型,空间相关范围(即变程)为4.00 m;在商河田间发生量较大,为48.67头/m2,其田间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为害具有随机性。表明田间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调查应采取棋盘式(网格式)多样点取样,样点间距大于4.00 m;且田间虫口密度的大小并不能准确预测玉米苗受害率。 相似文献
998.
吡草醚室内除草生物活性测定及对小麦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吡草醚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生物活性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吡草醚对我国北方小麦田常见5种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3个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草醚对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和麦瓶草Silene conoidea的防效好,GR_(90)值分别为3.66、4.21、2.57 g(a.i.)/hm~2,对猪殃殃Galium aparine、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的防效略差,GR_(90)值分别为11.41、17.39 g(a.i.)/hm~2,其活性是苯磺隆的2.27~9.07倍;吡草醚对抗苯磺隆荠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GR_(90)值为47.55 g(a.i.)/hm~2。该药剂对小麦安全性好,当剂量为384、192 g(a.i.)/hm~2时,小麦出现轻微触杀性药害;济麦22、良星66和矮抗58对吡草醚的耐药性分别为对苯磺隆的2.00、2.41和1.18倍。吡草醚在供试3个小麦品种与5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在22.80~309.73之间,优于苯磺隆。表明吡草醚茎叶喷雾处理对温室盆栽阔叶杂草具有速效性好、活性高、选择性强等优点,是具有开发前景的一种麦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999.
1000.
关中地区温室越冬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分子鉴定及流行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关中地区越冬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和流行规律,通过分析该病发生与番茄品种、定植期及传播介体烟粉虱之间的关系,并采用PCR技术对田间病原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8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开始侵染,翌年3月中下旬发生再侵染,秋季病情减轻;烟粉虱种群数量与病害发生程度呈线性正相关;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抗性差异显著,其中大番茄品种布鲁尼1288和DRW7728,小番茄品种千禧和美红对该病表现为免疫;分子检测结果表明,4个样品中均扩增出543 bp的特异片段,与NCBI数据库Gen Bank的TYLCV序列(登录号为GU084381、KC138544.1、KC138543.1和JX456642.1)的相似性达99%。研究表明,关中地区番茄病毒病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定植期及烟粉虱发生动态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