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氮素组分、玉米吸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并没有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明显不同。玉米植株残体的加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肥料15N的释放率。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727**),与土壤碱解氮及玉米吸氮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8* 和0.536*)。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氮素组分对作物吸氮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有效性近于土壤矿质态氮、高于土壤酸解有机氮和非酸解氮。土壤微生物量氮是作物吸收氮素的有效来源。  相似文献   
162.
水稻锌高效营养特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试验以耐低锌能力不同的6个水稻基因型为材料,采用双列杂交,在不同锌离子活度下研究了水稻锌高效营养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水稻秧苗含锌量和单位锌营养效率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但主要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在总方差中占57.50%~68.35%,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在总方差中占10.49%~24.44%。水稻的耐低锌能力与干物质分配(冠/根比)、锌运输能力和锌利用效率有关,它们主要受基因的显性效应控制,其次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  相似文献   
163.
不同营养元素混合喷施对甜荞生理指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甜1号甜荞为材料,叶片喷施不同组合(大量元素(A)+微量元素(B)+植物生长调节剂(C))的营养元素,研究其对荞麦叶片酶活性、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次喷施后的35 d,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A3B1C3处理,第1次喷施后7 d、35 d的叶绿素含量相差最大的是A1B3C3处理,35 d较7 d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6.46;不同大量元素组合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A3A2A1,SOD、POD、CAT活性最大的均是A3组合;不同微量元素处理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B1B3B2,SOD、POD、CAT活性最大的均是B2组合;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C1C3C2,SOD、POD活性最大的分别是C2、C3组合,CAT活性差异不明显。对甜荞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微量元素,其次是大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最小。处理6(A3B2C1)的淀粉含量最高,处理7(A1B3C3)的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最高。综合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结果认为,处理7(A1B3C3):3.003 g/L Ca SO4+4.004 g/L Mg SO4+5.005 g/L KH2PO4+3.003 g/L Na2B4O7·10H2O+1.001 g/L Mn Cl2+2.002 g/L(NH4)2Mo O4+6 g/L ABA+15 g/L GA3+15 g/L 2,4-D在9个处理中最优。  相似文献   
164.
试验旨在研究鸡溶菌酶基因(LYZ)对鸡体重的影响。以200只京海黄鸡为研究群体,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LYZ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将所发现的SNPs与体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共3个突变位点,且均为沉默突变,未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经χ2适合性检验,除1411位点外,其他2个突变位点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111位点AA基因型个体12和16周龄体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1411位点AA和GA基因型个体各周龄体重均高于GG基因型个体,且4周龄体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1426位点各基因型对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除4周龄外,ANC个体各周龄体重均较大,GAC个体4周龄体重较大,这与上述各位点基因型对体重影响的分析结果相一致,暗示在选种、育种过程中,可将鸡LYZ基因作为京海黄鸡体重候选基因应用于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6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胆汁酸盐对黄羽肉鸡雏鸡肠道黏膜转运蛋白(SREBF1、FATP4)及消化酶(FAS、ACC)基因表达的影响。将420只雏鸡分为7组,试验1组为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为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2%泰乐菌素代替麸皮,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试验6组、试验7组分别用0.015%、0.025%、0.035%、0.045%、0.055%的胆汁酸盐代替麸皮。雏鸡饲养28 d,在28日龄时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肝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织相应目的基因进行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黄羽肉鸡不同组织SREBF1、FATP4、FAS、AC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胆汁酸盐添加水平黄羽肉鸡肠道SREBF1、FATP4、FAS、ACC mRNA相对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由此可见,黄羽肉鸡肠道营养转运蛋白SREBF1、FATP4及消化酶FAS、ACC基因表达具有肠段及胆汁酸盐添加水平的差异性。日粮添加0.055%胆汁酸盐,对于肠道整体营养转运蛋白及消化酶的基因表达影响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