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852篇 |
免费 | 3476篇 |
国内免费 | 622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052篇 |
农学 | 3923篇 |
基础科学 | 3086篇 |
7104篇 | |
综合类 | 28031篇 |
农作物 | 4619篇 |
水产渔业 | 3243篇 |
畜牧兽医 | 9099篇 |
园艺 | 4520篇 |
植物保护 | 28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9篇 |
2023年 | 1350篇 |
2022年 | 2876篇 |
2021年 | 2887篇 |
2020年 | 2703篇 |
2019年 | 2668篇 |
2018年 | 1978篇 |
2017年 | 3094篇 |
2016年 | 2125篇 |
2015年 | 2996篇 |
2014年 | 3206篇 |
2013年 | 3627篇 |
2012年 | 5154篇 |
2011年 | 5306篇 |
2010年 | 5059篇 |
2009年 | 4344篇 |
2008年 | 4395篇 |
2007年 | 3960篇 |
2006年 | 3221篇 |
2005年 | 2557篇 |
2004年 | 1669篇 |
2003年 | 1125篇 |
2002年 | 1051篇 |
2001年 | 1023篇 |
2000年 | 913篇 |
1999年 | 459篇 |
1998年 | 190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156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9篇 |
1956年 | 21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流感病毒能够引起多种禽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的流行性感冒。禽类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禽流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重大,已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并被列入国际生物公约动物类传染病名单。至今,国内外已相继报道了流感病毒与细胞凋亡存在密切关系,1993年,Takizawa等人首次证明流感病毒感染可诱导宿主细胞凋亡,从而为揭示流感病毒致病机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流感病毒致病的生物学机理至今还是未能研究清楚。而流感病毒诱导凋亡的相关基凶或蛋白及其分子机制也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针对这些相关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从而有助于增进对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103.
景电灌区绿洲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耦合技术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景电灌区的3种典型村落(紧邻沙漠的大咀子村、以砂田为传统耕作方式的寺滩村和以盐碱地种植枸杞为主的红跃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方法调查了村民对沙地封育、保护性耕作、盐碱地种植枸杞(Lyciumchinense)、生态家园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5项措施构成的绿洲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的接受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分析农民对管理措施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结果表明:目标层满意度加权平均值为8.569,说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各项措施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各准则层满意度权重排序为:沙地封育(0.417)保护性耕作(0.263)盐碱地种植枸杞(0.160)生态家园建设(0.097)防护林体系建设(0.062),各指标贡献值差异明显,说明农民对5项措施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同;不同村落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的认可度不同,同村落对不同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及认可度权重差异较大;针对灌区发展现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绿洲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耦合技术及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4.
105.
饲料原料与瘤胃培养残渣(8、12、16小时)氨基酸组成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改良阉牛 ,利用尼龙袋技术对不同饲料降解后残渣的氨基酸(AA)组成与原料AA组成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与精料氨基酸浓度相比在降解后有上升趋势(P<0.05)的氨基酸有Ala、Phe、Val、Ile和Leu(其中后3种氨基酸为支链氨基酸) ;在降解后有下降趋势(P<0.05)的氨基酸有Gly、Arg、Tys、Lys、Met和Cys。各氨基酸降解前后的浓度存在强相关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06.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d libitum access to feed and water and the option to mix feed and water, all in the same feed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arous lactating sows. Feed and water were made available to sows using a self-fed wet/dry (SFWD) or a hand-fed (HF) feed-water system. In the SFWD system, feed and water were dropped into a common trough area of the feeder. The sow determined when and how much of each was dropped. With feed falling onto the flat area of the bottom of the SFWD feeder trough and water falling into the shallow bowl area, and with the 2 areas seamlessly connected, the sow also determined the wetness of the feed consumed. In the HF system, sows were given dry feed twice daily in a J-shaped feeder that was independent of the sow's water source. Sows (n = 114) were assigned to treatments based on parity and genotype. Total feed disappearance per sow during lactation (20 +/- 0.2 d) was greater (P < 0.01) with the SFWD system than with the HF system (120 vs. 110 +/- 4.1 kg, respectively). The SFWD sows had greater (P < 0.01) BW gains during lactation than HF sows (6.2 vs. 0.6 +/- 1.85 kg, respectively). Backfat depth change during lactation did not differ (P = 0.37) between treatments. Likewise, percentage of sows displaying estrus by d 11 post-weaning did not differ (P = 0.51). Piglet weaning BW was greater (P < 0.01) with the SFWD system than with the HF system (6.63 vs. 6.12 +/- 0.22 kg, respectively). Sow average daily water intake and total feed wastage during lactation did not differ (P > 0.66) between treatments. However, sows with the SFWD system wasted less water (P < 0.01) than those with the HF system (15 vs. 232 +/- 12 L, respectively). From a commercial swine production perspective, the difference in waste water volume would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costs associated with manure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In conclusion, use of a SFWD feed-water system in lactation, which provides sows choices of when to eat, how much to eat, and if dry feed should be mixed with water during consumption, enhances sow appetite, improves litter growth performance, and wastes less water than a HF feed-water system. 相似文献
107.
新<兽药管理条例>将兽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规定原料药禁止直接饲喂给动物,但据笔者所知,畜禽饲养场直接使用原料药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利益驱使和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饲养场也常常发现直接使用原料药有时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根据文献合成了一对引物,利用PCR方法检测了84株来自断奶仔猪水肿病例的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V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VTEC)的LEE(locusofenterocyteeffacement)毒力岛的eaeA基因,以了解携带LEE毒力岛的大肠埃希菌在江苏省断奶仔猪群VTEC中的流行状况。结果发现:从其中17株中可扩增到预期的DNA片断,证实它们携带LEE毒力岛,携带率为20.24%。数据分析提示:LEE毒力岛的分布不仅限于EPEC和EHEC,在断奶仔猪源VTEC中也有一定的分布,并可能成为重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09.
放牧对西藏高寒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的高寒嵩草(Kobresia)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上生物量测定法对草地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γ分布模型,从空间异质性角度来探索放牧对西藏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以期为高寒牧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及生产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未放牧区(N)、适度放牧区(M)和重度放牧区(H)植物种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与γ模型均具有很好的吻合性;样方内的平均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少,且适度放牧、重度放牧与未放牧区生物量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群落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N>H>M,且草地植物种的生物量与其空间异质性负相关。因此在草地的管理与利用中,应有效控制植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实现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110.
霉菌毒素是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饲料会给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研究霉菌毒素致毒机理,为今后研究其对动物及人的影响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细胞模型作为一种常用的体外试验方法广泛用于毒理学研究中。本文简述了黄曲霉毒素B_1(AFB_1)、赭曲霉毒素A(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A)和展青霉素(PAT)的一般特性,并综述了利用细胞模型进行AFB_1、OTA、DON、ZEA和PAT毒性、联合毒性及致毒机理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