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85篇
  免费   6815篇
  国内免费   4528篇
林业   4486篇
农学   3502篇
基础科学   2813篇
  6484篇
综合类   28055篇
农作物   4414篇
水产渔业   3225篇
畜牧兽医   9168篇
园艺   4497篇
植物保护   2684篇
  2025年   33篇
  2024年   1277篇
  2023年   1419篇
  2022年   2741篇
  2021年   2669篇
  2020年   2473篇
  2019年   2487篇
  2018年   1827篇
  2017年   2853篇
  2016年   1925篇
  2015年   2746篇
  2014年   3006篇
  2013年   3422篇
  2012年   4778篇
  2011年   4994篇
  2010年   4931篇
  2009年   4159篇
  2008年   4339篇
  2007年   3948篇
  2006年   3217篇
  2005年   2554篇
  2004年   1679篇
  2003年   1187篇
  2002年   1261篇
  2001年   1144篇
  2000年   992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了研究空心菜对戊唑醇吸收与富集作用,通过水培试验分析空心菜对水中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去除效率以及戊唑醇在空心菜体内的富集与转运特征,评价其对戊唑醇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能力。结果表明:戊唑醇在空心菜种植的培养液中的消解速率明显快于无空心菜种植的培养液。在3个不同初始处理浓度(1、10、100 μg·L-1)戊唑醇培养液中,处理10 d后空白对照组去除率几乎为0%,而空心菜处理组的去除率均大于85%,3个浓度处理组戊唑醇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47 、2.46 和2.49 d。空心菜根和茎叶部位的富集行为具有较大差异,其生物富集量和生物富集系数均为根部 > 茎叶部,且茎叶部分的转运系数均小于1,表明戊唑醇很难在空心菜植株中向上迁移,易被根部富集,可见空心菜具有较好的修复戊唑醇污染水体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戊唑醇环境污染植物修复以及农业生产中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 1 8 1条 1 0碱基随机引物扩增感病亲本豫麦 1 3号和含Pm6基因的抗病亲本Tim galen ,有 37条引物在Timgalen中检测到多态性片断 ,经多次重复和F2 验证 ,引物S1 38仍能在Timgalen中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片断 ,对该多态性片断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 ,根据其序列合成 1对特异引物 ,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 ,并用此引物对豫麦 1 3号和Timgalen的杂交F2 单株检测 ,计算出该标记与抗病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2 7.1cM。并对含不同抗白粉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了SCAR分析。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品系小鼠精子冷冻及冻融精子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小鼠精子冷冻、冻融精子体外受精的方法,进行小鼠保种、引种、生物净化及品系标准化的可行性研究,并初步探究小鼠精子冷冻的影响因素。实验选用同一年龄5种不同品系小鼠分别进行精子冷冻、复苏,并比较各品系冷冻效果及冻融精子的体外受精(IVF)率。结果显示,冷冻后各品系小鼠精子复苏存活率约在15%~50%之间;冻融小鼠精子体外受精结果随遗传背景的不同差异显著,受精率分别为:KM小鼠68.4%、ICR小鼠30.3%、DBA/2J小鼠47.2%、C57BL/6J小鼠6.8%、BALB/cA小鼠25%。冻融精子IVF得到的胚胎可以耐受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农田的实际操作要求,包括对数据采集的实时与移动等,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GIS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GIS技术为支撑,包括农田属性数据管理模块、农资操作管理模块、农事操作管理模块等。系统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服务器端采用C#语言开发,移动客户端使用VS2005环境,浏览器端基于XHTML与JavaScript。在农田数据管理模块中,系统具有数据获取、数据导出、属性查询、数据统计分析、涂层编辑等功能。在商业通信运营商的支持下,操作员在田间利用智能手机或PDA使用系统获取田间数据或者田间作业相关信息,最后传送给系统服务器,管理人员可以在办公室进行远程操作。该系统可为具有科研、教学、生产等功能为主的试验田提供系统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995.
林火阻隔网络设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是森林火灾防控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在分析千岛湖林火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从发挥防火阻隔效能,减少森妹火灾造成的损失,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千岛湖林火阻隔网络设置的原则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6.
旨在探索山羊颈前神经节是否具备接受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作用的条件,是否有IFN-γ受体(interferon-γreceptor,IFNGR)的存在,进而明确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之间的关系。分别取雌雄成年山羊颈前神经节各5对,用免疫组化SP法和PCR方法检测IFNGR在颈前神经节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山羊颈前神经节的神经元、卫星细胞和神经纤维均有IFNGR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但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体,IFNGR在神经元胞体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神经细胞结构(P0.05)。在山羊颈前神经节扩增到IFNGR1基因的cDNA片段全长376bp,与绵羊、牛、野猪、家兔、褐家鼠IFNGR1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8%、97%、84%、73%、66%。在山羊颈前神经节中IFNGR主要在交感节后神经元表达与分布,具备对IFN-γ刺激做出反应的条件,提示山羊颈前神经节可能作为IFN-γ对靶器官免疫内分泌调节途径和自主神经对靶器官调节的神经途径之间相互协调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97.
密集烘烤定色期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定色阶段烤烟类胡萝卜素降解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按照低温中湿变黄、中湿定色烘烤工艺,对比研究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含量变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烘烤过程推进逐渐降低,慢速升温烘烤(T1)类胡萝卜素各组分(β-胡萝卜素、叶黄素、新黄质、紫黄质)降解量相对较大,比快速升温烘烤(T2)分别高10 %、2 %、32 %和32 %,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烘烤条件对酶活性影响显著,并且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是双向的,定色前期相对较高的酶活性有利于生成更多的香气前体物质。【结论】慢速升温定色能很好地调控各种酶活性的变化,使细胞氧化还原反应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使类胡萝卜素充分降解,又能避免酶促棕色化反应的发生,为进一步改善烟叶品质和优化密集烤房增香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杀菌剂丙环唑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从现有农药中寻找杀虫剂先导化合物,研究了11种农药对斜纹夜蛾细胞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杀菌剂丙环唑的活性最高,处理后24h和48h,丙环唑对斜纹夜蛾细胞的LC50值分别为23.89μg/mL和13.62μg/mL。在活体试验中,以0.5μg/头剂量的丙环唑注射斜纹夜蛾4龄幼虫,处理后24h和48h,试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数分别下降了19.67%、21.38%,血淋巴含量分别下降了20.42%、23.87%。以0.5μg/头和1.0μg/头剂量的丙环唑注射处理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在注射处理后48h和72h,丙环唑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0.91μg/头和0.63μg/头。丙环唑对斜纹夜蛾细胞和斜纹夜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显示出杀菌剂丙环唑衍生物控制害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9.
硅肥对甘蔗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条件下,以每桶施用26g N+1.76g P+20g K为对照,进行6个不同硅肥施用水平处理(20,40,60,80,120和150 g/桶)桶栽试验,探讨硅肥对新台22号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光合特性、N、P、K和Si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硅肥(硅酸钙)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甘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不同硅肥处理之间的甘蔗叶片P含量差异不大,部分处理的P含量略有增加;施用硅肥可显著降低叶片N、K含量,但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Si含量逐渐提高。硅肥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每桶甘蔗干物质含量(26%~70%)和甘蔗产量(30%~60%)。此外,在收获期,硅肥处理的甘蔗植株硅含量可达2.64%。  相似文献   
1000.
马铃薯亚细胞结构线粒体DNA的分离与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马铃薯块茎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过垫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显微镜下观察所得的线粒体的纯度、形态;并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相。线粒体样用SDS、蛋白酶K、核酸酶处理后用饱和酚、苯酚/氯仿及氯仿/异戊醇提取处理,乙醇沉淀,提取得线粒体DNA(mtDNA)。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提取浓度、纯度,1%琼脂糖电泳获得清晰、整齐的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