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60篇
  免费   5036篇
  国内免费   11198篇
林业   11981篇
农学   14916篇
基础科学   9163篇
  16268篇
综合类   34617篇
农作物   5702篇
水产渔业   4138篇
畜牧兽医   14253篇
园艺   3985篇
植物保护   6371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226篇
  2022年   3093篇
  2021年   4072篇
  2020年   3842篇
  2019年   3757篇
  2018年   2571篇
  2017年   3938篇
  2016年   3569篇
  2015年   4810篇
  2014年   4688篇
  2013年   5718篇
  2012年   7059篇
  2011年   7812篇
  2010年   7288篇
  2009年   6678篇
  2008年   6486篇
  2007年   6319篇
  2006年   5748篇
  2005年   4866篇
  2004年   2484篇
  2003年   2143篇
  2002年   1868篇
  2001年   1991篇
  2000年   2128篇
  1999年   2265篇
  1998年   2148篇
  1997年   1783篇
  1996年   1604篇
  1995年   1527篇
  1994年   1342篇
  1993年   1262篇
  1992年   1050篇
  1991年   893篇
  1990年   783篇
  1989年   679篇
  1988年   501篇
  1987年   301篇
  1986年   188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3篇
  1977年   9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6篇
  196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山羊生精上皮细胞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种酶法分离二月龄关中奶山羊生精上皮细胞,A组:胶原酶Ⅳ;B组:胶原酶Ⅳ +透明质酸酶;C组:胶原酶Ⅳ+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与EDTA;D组:胶原酶Ⅳ+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与EDTA+DnaseI。结果二月龄羔羊曲细精管主要包含Sertoli细胞、精原细胞和管周排列的肌样细胞。每 200mg睾丸实质收获生精上皮细胞总数 (×105 )A,B,C,D组分别为 6. 91±0. 68, 6. 67±0. 80, 5. 94±0. 81, 5. 74±0. 82;细胞存活率 (% )分别为 76. 82±3. 80, 75. 96±1. 61, 94. 19±2. 89, 92. 32±1. 97;圆形细胞比率 (% )分别为 17. 54±1. 68, 16. 70±1. 46, 23. 64±1. 72, 22. 90±2. 38;细胞贴壁率(% )分别为 5. 93±0. 36, 5. 81±0. 54, 26. 94±1. 54, 25. 00±1. 74。C,D组不但组织块解离效果及细胞离散程度均较A,B好,且原代培养细胞团块数少。多重比较C,D组显著优于A,B组 (P<0.05);C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A,B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圆形细胞比率及贴壁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认为C组是较简单有效的山羊生精上皮细胞分离酶组合。  相似文献   
182.
将55头21日龄断奶的雄性仔猪随机分为5组,各组仔猪饲喂赖氨酸含量为0.60%、0.80%、1.00%、1.20%和1.40%的试验日粮21d。42日龄结束饲养试验时进行葡萄糖灌注试验,观察赖氨酸采食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胰腺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体增重与赖氨酸采食量为强正相关,根椐体增重指标,21~42日龄阶段,仔猪的赖氨酸采食量不应低于3.16g/d,日粮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40%。赖氨酸严重缺乏(采食量小于1.45g/d)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对高血糖应激的反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3.
马动脉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马动脉炎病毒基因组保守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对影响PCR扩增因素的筛选,成功地从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出约200bp的片段,与理论设计值(204bp)大小一致。而正常的RK-13、BHK-21和Vero细胞和同为动脉炎病毒科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作为对照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0^-4个TCID50的病毒含量,说明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4.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我国兽药残留控制法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性问题始终是世界范围内人们关注的焦点。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源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重视兽药及其他化学物的残留控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兽药残留控制的法律法规.包括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很难保证动物源食品安全.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信心.损害了我国动物源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信誉。  相似文献   
185.
自2003年6月份以来,在我国北方肉鸡饲养基地普遍流行了一种主要侵害肉仔鸡的疾病,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HSMS)。HSMS发病日龄集中于10~18日龄.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高死亡率,病鸡头部震颤、运动失调、昏迷、失明、死亡。先后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河北、山东等省进行调查.发现HSMS在这几个省的很多肉鸡饲养区广泛存在。对发生该病的259个肉鸡饲养户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病与祖代种鸡没有关系.病原可能来自受污染的父母代种鸡场。平均发病率为17.9%。发病鸡群血糖浓度极显著的下降。从2个发病鸡群的病鸡肠道内容物中观察到病毒颗粒.病毒呈多形性.有囊膜,直径约80-100nm,表面有棒状纤突,长约10-20nm.与冠状病毒类似。  相似文献   
186.
四川猪链球菌Ⅱ型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Ⅱ型是导致许多国家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自90年代晚期江苏发生猪链球菌Ⅱ型感染以来已成为我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最近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猪源人畜共患病,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我们从病死猪的病料中成功分离到三株猪链球菌分离株,经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PCR鉴定,最终证实为猪链球菌Ⅱ型。通过对其毒力因子进行鉴定.结果发现MRP和EF均为阳性。进一步的药敏试验证实: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Ⅳ、羧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肤肟等抗菌药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7.
为研究银合欢对肉鸡的临床毒性和减毒作用,250只10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五组,每组50只.在试验组的日粮中分别添加5%,10%,20%的银合欢进行试验,为期50天.通过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激素水平和粪中含羞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适量添加银合欢可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减低饲料消耗率.银合欢的安全添加量应不超过饲料量的5%.  相似文献   
188.
湖南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药物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湖南47个规模化猪场发生典型仔猪黄、白痢猪只的63份腹泻病猪分离出63株大肠杆菌,其中12株作致病力试验均有致病性,对25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大肠杆菌对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唑啉敏感,敏感菌株分别占98.41%和92.06%;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且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89.
袁洪超  郭凤霞  陈垣  白刚  梁伟 《草业学报》2018,27(10):183-193
连作重茬造成当归产量逐年下降。采用药用植物秦艽(QJ)、羌活(QH)轮作当归(DG),以当归连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和药材产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隶属综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旨在揭示不同药用作物轮作当归对土壤环境与药材产量的影响,为筛选适宜当归栽培的轮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作物轮作对当归田土壤特性和药材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秦艽轮作当归可有效改善土壤特性,使当归成药期土壤磷和钾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而有机质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土壤水分的季节调控作用更为显著,与当归连作相比较,当归成药率提高94.10%,药材单根鲜重和药材鲜产量分别提高53.46%和125.56%,而羌活轮作当归土壤pH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低,当归连作土壤有机质含量虽高,但土壤富集磷和钾,对土壤水分季节性调控作用最小,当归成药率和药材产量均低。不同轮作模式当归成药率和药材产量依次为秦艽-当归>当归-当归>羌活-当归,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秦艽-当归(0.8132)>羌活-当归(0.3315)>当归连作(0.2051)。聚类分析将3种轮作模式分为三大类,重复小区亚类间距离均小,说明不同作物轮作对土壤的调控作用不同,高寒产区秦艽轮作当归是优化调控土壤环境,提高当归产出性能的有效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0.
胡伟  张亚红  李鹏  刘瑞  蔡伟  王小菊 《草业学报》2018,27(12):122-132
为探讨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状况与草地小气候特征的关系,以2年生紫花苜蓿“巨能7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地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滴灌量和施氮量处理下紫花苜蓿生长特征和草地小气候的变化。结果表明:1)滴灌量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的株高、叶面积和鲜草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紫花苜蓿的株高、叶面积和鲜草产量均随滴灌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一定值时,继续增施氮肥,其鲜草产量增产效果在不同滴灌量处理下表现出不同的趋势。2)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增施氮肥降低了紫花苜蓿株间空气温度、浅层土层温度和株间光照强度,而增加了群体内部空气相对湿度。3)不同滴灌量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微环境的调节作用不同,随着滴灌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群体相对湿度逐渐提高,而紫花苜蓿株间气温和浅层土层温度降温效应越明显。4)紫花苜蓿生育期间株高与叶面积、草产量和群体内部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群体内光照强度、株间气温、浅层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合理减少滴灌量和施氮量不仅能维持紫花苜蓿良好的生长特征,而且能提高鲜草产量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条件。本研究旨在为紫花苜蓿群体微环境生态因子的改善及高产优质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