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31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01.
优质蛋白玉米赖氨酸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组样品同时采用染料结合法(DBL法)、茚三酮显色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LS)和氨基酸分析仪法对赖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并进一步对其中一组样品用赖氨酸添加法对染料结合法和茚三酮显色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在两组样品的赖氨酸含量测定大小之间趋势相同,即茚三酮显色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染料结合法>氨基酸分析仪法。在赖氨酸添加实验中,茚三酮显色法测得添加工业赖氨酸的混合样品赖氨酸含量的增加值基本与赖氨酸的添加量相当,染料结合法对3个处理测试结果赖氨酸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2.
以松树皮、珍珠岩、腐殖土、滇杨林下腐殖土、河沙、红壤为主要基质,按照不同的比例配制,进行油橄榄(佛奥)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处理的生根率差异显著,其中以配方T2(珍珠岩∶腐殖土=1∶1)的扦插基质生根率最高,生根质量各项指标较高。在以后的油橄榄扦插繁殖中可以作为主要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203.
针对高寒煤矿渣山生态恢复问题,选取江仓矿区渣山不同建植年限(1,3,5年)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建植1年相比,建植5年的土壤养分含量除速效钾以外均显著增加(P<0.05);随建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建植3年的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建植1年和5年(P<0.05);样地优势细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随建植年限的增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等能够显著影响变形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因此,对江仓矿区进行植被建植能有效提高和改善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以及细菌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4.
铅与镉对棉花和水稻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探明重金属在不同作物体内的积累及对作物的毒害作用,以培两优288水稻,转Bt基因棉、湘杂棉2号和湘棉15号为材料,确定了铅、镉对棉花、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中铅质量浓度≥1000mg/L,或镉质量浓度≥20mg/L时,严重影响棉花,水稻种子萌发,芽长受到抑制。镉质量浓度为10mg/L时,对棉花、水稻了萌发的影响则较小,当土壤中铅质量浓度≥1000mg/kg,或镉质量浓度≥2  相似文献   
205.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潜势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选用6个自交系为测验种,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 对以我国西南地区优良玉米地方种质巫溪14, 兰花早和北美, 热、 亚热带种质为主体的人工合成群体LBM、 WBM、 LLS、 WLS和两个美国优良群体BSSSR、 BS16等6个群体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潜势进行了系统评估。 两年两地(武汉、 安阳)的研究结果表明: LBM、 WBM、 WLS群体的单株  相似文献   
20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薯形成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 3个品种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多因素多重复试验设计 ,分析了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薯形成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 :对于试管薯单瓶块茎数和单瓶块茎重量 ,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基因型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互作不明显。试管薯单个块茎重量的变异系数在基因型间、植物生长调节剂间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07.
冰碛补给—暴雨型泥石流是发育在高海拔冰缘山区的一种特殊灾害地貌过程,隐蔽性较强,故对这一灾害的认识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基于此,本研究在总结目前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发育有大量冰碛补给—暴雨型泥石流的贡嘎山东坡磨西河流域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冰碛补给—暴雨型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这类泥石流形成过程的4阶段模式:清水汇流阶段→单颗粒固体物质起动阶段→掏蚀和侧蚀阶段→泥石流形阶段。最后,对冰碛补给—暴雨型泥石流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探明川西高原冻融过程对岩土体的破坏类型、成因机制及其产生的灾害效应。[方法]通过对川西高原道孚县全县境内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冻融破坏类型进行了室内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冻融过程所产生的灾害效应。[结果]提出了冻融过程产生"剥皮效应"、滑坡的"浅表层效应"及泥石流物源的"碎化效应";发现川西高原上的泥石流流体携带块石含量较少且粒径多小于1m,其成灾模式多以於埋破坏为主;县境内约70%的滑体厚度小于20 m滑坡,多以浅层小规模为主,危害相对较小。[结论]道孚县境内发育的泥石流具有相对较弱的冲击力,防治时应以疏导工程为主;道孚县境内发育的滑坡具有规模相对小的特点,且易在冰雪融水或降雨作用下产生滑动,地表排水对其稳定性的维持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9.
通过室内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Pb、Cu、Zn、As等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苗的联合生理毒性效应,并对其临界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污染对水稻苗的联合生理毒性效应随其污染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剂量—效应关系明显。除处理(1)外,其余各处理对水稻苗体的诸项生长指标的抑制均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P<0.01),且对根长的抑制明显大于苗长。随着复合重金属污染浓度的增大,水稻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急剧减少;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POD和SOD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铅锌尾矿和矿毒水污染对水稻苗生长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也均达到了极显著程度,但在二者污染下,POD和S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铅锌尾矿的毒性效应大于矿毒水。以酶活性为参考指标,可以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设定为土壤中Cd、Pb、Cu、Zn、As等5种重金属对该水稻品种的临界毒性效应值。  相似文献   
210.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效应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植物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通过形成可溶性络合物而增加重金属元素在根际土壤的移动性。本文对根际分泌物如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琥珀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对铅锌矿尾砂及其废水污染土壤中Pb、Zn、Cd、Cu的溶解性影响进行实验 ,证明16mmol/L的有机酸和氨基酸对土壤中重金属Pb、Zn、Cd、Cu具有较强的活化效应 ,其中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的活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