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47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31篇
  59篇
综合类   384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植物受冻害调查与植物合理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末至2013年初,昆明出现的极端低温和持续低温天气,导致云南师范大学校园的部分植物遭受冻害。对受冻害植物进行调查,包括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内的植物,总计71科178种。划分植物受冻害级别,分析不同受害级别植物的数量与受害程度,对冻害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植物合理配置和植物防冻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即中蛋白质饲粮组(对照组)、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2 d低蛋白质饲粮—2 d高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2 d高蛋白质饲粮—2 d低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预试期16 d,正试期12 d。通过全收粪尿法、嘌呤衍生物法和同位素灌注法测定山羊氮代谢、内源尿素氮循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粪氮、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沉积氮/摄入氮显著降低(P<0.05),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量显著降低(P<0.05);2)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后,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进入尿中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返回鸟氨酸循环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用于再合成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相似文献   
63.
玉米Reid群自交系PH6WC具有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商品品质优、种子早发性好、适宜精量播种的优点,不抗玉米大斑病。选用同为Reid群种质且高抗玉米大斑病的自交系33D22与其杂交作为选系基础材料,通过大群体、高密度、人工接种的方法育成抗大斑病、高产、优质、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吉D284、吉D2417,以其作为亲本分别育成玉米新品种吉单616和吉单626,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  相似文献   
64.
杨树生理特性及生态因子与抗蛀干害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杨树抗蛀干害虫研究的现状、抗虫机制、机理,分析了杨树外部形态学、解剖学、生理生化特性及生态因子与抗蛀干害虫性的关系,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虫育种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65.
利用已开发的面粉色泽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了182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Psy-A1、Ppo-A1、Ppo-D1、Ta Lox-B1等位变异,并结合表型鉴定结果,分析不同等位变异对面粉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基因等位变异对面粉色泽的影响不同,其中4个基因等位变异L*值的差异均不显著;对a*值的效应,Psy-A1a高于Psy-A1b(P0.01),Ppo-A1b高于Ppo-A1a(P0.05),Ta Lox-B1a高于Ta Lox-B1b(P0.05);Psy-A1a基因型的b*值高于Psy-A1b基因型(P0.01);Psy-A1a基因型的Wht值低于Psy-A1b基因型(P0.01)。说明Psy-A1是影响面粉色泽(红度、黄度和白度)的重要基因,而Ppo-A1和Ta Lox-B1基因的等位变异只对面粉红度有显著影响。4个检测基因共有12种等位变异组合,对a*、b*和Wht值有显著效应(P0.01),但对L*值影响不显著(P0.05);Psy-A1b/Ppo-A1a/Ppo-D1b/Ta Lox-B1b组合具有最高的Wht值和最低的a*、b*值,Psy-A1a/Ppo-A1a/Ppo-D1b/Ta Lox-B1a组合具有最低的Wht值和最高的a*、b*值。182份品种的Wht值平均为86.86,其中审定品种平均为86.87,冬小麦品种为86.42,春小麦品种为87.32。青春5号具有优良的基因型和较高的面粉白度,应加强利用。总体来看,改良新疆小麦面粉的白度,应重点加强对Psy-A1基因的选择,提高Psy-A1b比例。  相似文献   
66.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黄芩适宜生境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中国3级野生保护药材物种。利用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黄芩的适宜生境进行区划,并计算各适宜生境面积,为保护和实现黄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熵权物元模型,建立黄芩标志性药用成分黄芩苷(C21H18O11)含量与15个环境评价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模拟中国黄芩生境适宜区地理空间分布。[结果]中国黄芩不适宜生境、低适宜生境、中适宜生境和高适宜生境的面积分别为5.07×106,1.65×106,1.88×106和1.00×106 km2,其中高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河南、山东、辽宁、陕西中南部、河北、吉林、黑龙江南部、山西南部等地区为显著代表,此外云南、安徽等省也有少量分布,与实际分布范围极为吻合。[结论]评价因子中平均日较差、降水季节性变化、最湿月降水量以及坡向基本控制了黄芩的地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7.
猪的胚胎移植技术应用面较小,但由于猪的生长周期短,商品化程度高,许多生产性能暂时与社会需求不符的猪种已经消失或濒临灭绝,在活体保种很难实施的情况下,实施胚胎保种是一种选择.本文论述了猪的胚胎保存技术方法和目前的进展情况,以作为利用胚胎距离移植技术实施猪种保种和长距离引种工作的参考,从而能与大家一道共同推进本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8.
以巴戟天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如dNTPs浓度、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引物用量、模板DNA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巴戟天的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PCR反应条件,即20μl PCR反应体积中含0.2 mmol/L dNTPs,2.0 mmol/L Mg2+,1.0 U Taq DNA聚合酶,0.5μmol/L引物,50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3.4℃退火45 s,72℃延伸1 min,45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应用该ISSR体系对6份巴戟天种质进行了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干旱荒漠区核果类果树叶片水分生理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 2年生核果类果树早露蟠桃、仁用杏、牛心李、梨枣叶片的耐旱特性 ,通过对 4种果树叶片自由水、束缚水、比叶面积、肉质化程度、叶片保水力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 :仁用杏、牛心李叶片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 ,而且仁用杏的束缚水含量最高 ,6月份仁用杏的束缚水含量是早露蟠桃的 1.5 0倍 ,牛心李的 1.35倍 ,梨枣的 1.0 5倍 ;8月份时是早露蟠桃的 1.94倍 ,牛心李的 1.2 8倍 ,梨枣的 1.0 6倍。 4种核果类果树的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小顺序为 :仁用杏 >梨枣 >牛心李 >早露蟠桃 ;比叶面积 :早露蟠桃 >梨枣 >仁用杏 >牛心李 ;叶片肉质化程度 :仁用杏 >牛心李 >梨枣 >早露蟠桃。因此 ,仁用杏具有较强的耐脱水能力  相似文献   
70.
将聚乙烯醇(PVA)作为分子骨架,与CdTe量子点和聚丙烯酸(PAA)作用形成复合纳米胶体,证明通过水相合成法可以很好地改善量子点的水溶性并避免了油相合成得到的量子点在配体交换过程中发生的荧光降低问题.研究发现,当pH值发生变化时,由于PAA质子化程度不同而导致分子伸展程度产生差异,使得量子点在PVA骨架分子中的空间位置发生了相对移动从而引起荧光性质的变化,以此建立了一种新的pH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