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39篇 |
免费 | 669篇 |
国内免费 | 9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85篇 |
农学 | 565篇 |
基础科学 | 421篇 |
1115篇 | |
综合类 | 5817篇 |
农作物 | 770篇 |
水产渔业 | 525篇 |
畜牧兽医 | 1671篇 |
园艺 | 905篇 |
植物保护 | 4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210篇 |
2022年 | 512篇 |
2021年 | 492篇 |
2020年 | 462篇 |
2019年 | 502篇 |
2018年 | 326篇 |
2017年 | 566篇 |
2016年 | 365篇 |
2015年 | 571篇 |
2014年 | 578篇 |
2013年 | 705篇 |
2012年 | 955篇 |
2011年 | 1035篇 |
2010年 | 958篇 |
2009年 | 867篇 |
2008年 | 808篇 |
2007年 | 716篇 |
2006年 | 626篇 |
2005年 | 496篇 |
2004年 | 339篇 |
2003年 | 199篇 |
2002年 | 208篇 |
2001年 | 196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随着新病原及病原新的致病性不断被发现 ,埃立克体及埃立克体病已经成为预防医学和兽医学研究热点。在已经发现的 1 1种埃立克体病原中 ,有 5种可以直接感染犬 ,引起不同的犬埃立克体病 ;另外 2种为早先分别从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和粒细胞埃立克体病患者中分离的病原 ,在流行区的犬体内也可以分离到。资料表明犬对许多埃立克体都极为敏感 ,犬在埃立克体及埃立克体病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鉴于这是我国近年才发现的新病原 ,许多兽医及研究工作者不认识它 ,文章就相关埃立克体对犬的感染和所致疾病以及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2.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葡多酚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鸡240只,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及试验Ⅰ、Ⅱ、Ⅲ组4个处理组中,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含葡多酚),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葡多酚7.5、15、22.5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在0~3周龄,试验Ⅲ组采食量最高,生长速度较快;在3~6和0~6周龄,试验Ⅰ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最佳,而试验Ⅱ组略低于对照组。葡多酚对肉仔鸡的免疫器官发育无显著影响,7.5 mg/kg葡多酚有增加肉仔鸡外周血中CD3+、CD8+、αβ和γδ T细胞数量的潜力。因此,肉仔鸡日粮中添加适量葡多酚可促进生长,调节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93.
有毒有害物质如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及添加剂残留等会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监测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代谢组学技术通过考察生物受到有毒有害物的刺激或干扰后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获得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代谢组学投影,适用于对多种微量毒物的鉴别监测。同时,代谢组学技术可反映出毒物代谢过程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为毒物代谢过程和毒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因此,以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为代表的代谢组学方法逐渐成为检测和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的关键技术,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同时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检测方法的优化将进一步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毒物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作者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对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选用1日龄的雌性岭南黄肉鸡99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33只。对照组常规饲养,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012 mL/L和0.020 mL/L的茶树油,试验至45日龄结束。解剖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小肠黏膜形态、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数目。结果显示,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段小肠的绒毛长度增加,肠壁变薄,隐窝深度变浅,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增加;2个试验组的上皮内杯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茶树油能够改善肉鸡小肠黏膜结构,增加小肠上皮内免疫细胞数量,提示茶树油对肉鸡的肠道吸收和肠道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5.
选取健康成年雌雄猕猴各3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雌激素受体(ER)在脾脏中的分布,观察猕猴脾脏中ER的表达及性别差异.结果显示,ER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脾脏红髓区,脾小结相对较少,而动脉周围淋巴鞘、血管内皮、脾小粱等组织结构内仅有少量分布.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部分存在于胞浆和胞膜上.雌性猕猴脾脏中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雄性,表达强度也较雄性强.这表明,ER参与雌激素对脾脏的免疫功能调控.ER阳性产物分布特点表明雌激素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经典基因组机制,同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而ER表达的明显性别差异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可能对脾脏中B淋巴细胞的功能有正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6.
97.
绵羊多羔主效基因BMPR1B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B,BMPR1B)是一种重要的跨膜受体蛋白,主要参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其在调控成骨分化、细胞扩散以及卵巢卵泡发育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如绵羊等动物的繁殖性状。绵羊BMPR1B基因发生A746G突变(命名为FecB突变),导致第249位氨基酸由谷氨酰胺(Q)转变为精氨酸(R),进而使得绵羊排卵数和产羔数显著增加,因此BMPR1B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绵羊多羔主效基因。论文就绵羊BMPR1B基因定位、功能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对高繁殖力绵羊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BMPR1B功能研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
猪饲料有效能值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饲料常规成分及碳水化合物组分与饲料有效能值之间的关系方程,本研究以NRC第11版《猪营养需要量》中发布的122套饲料营养成分表为基础,将饲料中11种基础成分[6项常规成分:干物质、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粗脂肪(EE)、酸性醚提取物、粗灰分(ash);5项碳水化合物组分:淀粉(ST)、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作为自变量,将饲料中的消化能(DE)、代谢能(ME)及净能(NE)作为因变量,采用SAS软件中的REG过程,分别建立不同性质饲料、自变量的不同组合与DE、ME及NE之间的回归关系方程,并以相关系数(R2)及变异系数(CV)作为评价回归模型的优劣。研究表明,有效能值与CP、ST及纤维类指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将所有饲料作为研究对象时,饲料的DE、ME及NE与上述11种基础成分之间建立的普适性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较差。当将14种玉米及其加工产品形成子集时,建立饲料基础营养成分与DE、ME及NE的关系方程分别为7、6和7套(P0.05),且3组回归模型R2分别为0.632 8~0.772 3、0.646 9~0.684 9和0.670 5~0.822 1,CV分别为6.61%~8.40%、6.58%~7.34%和6.21%~8.27%;当将13种大豆及其加工产品形成子集时,共建立饲料基础成分与DE、ME关系方程分别有3和4套,回归模型R2分别为0.907 1~0.926 9、0.890 7~0.922 3,CV分别为5.40%~6.09%、5.79%~6.78%,NE与基础营养成分指标之间无法建立具有营养学意义的有效回归方程。对于同类饲料中具有相同自变量组合的DE及ME预测模型而言,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自变量CP的系数上,且CP部分对ME的正效应低于DE,这保证模型预测的ME低于DE。同时选用本研究构建的适宜模型,补充了NRC第11版成分表中第97(去皮大豆粕,低寡糖,浸提)、101(全脂大豆,高蛋白质)及102号(全脂大豆,低寡糖)饲料的DE值分别为15.99、17.35、17.27 MJ/kg,ME值分别为14.53、16.15和16.14 MJ/kg。综上,以NRC(2012)饲料营养成分表为基础,建立的普适性有效能值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较差。按照玉米类和大豆类进行分类,可建立DE、ME和NE与饲料化学成分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其中最优的预测因子为CP、EE、ST、ash、NDF、ADF。具有相同自变量的同类饲料DE和ME预测模型之间的差异是CP系数,CP影响DE转化为ME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
甘肃省草原产草量动态监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IS数据和地面实测资料,研究了甘肃省不同草原区的最适草原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并反演了甘肃省2005-2009年的草原产草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草原区适合的植被指数和反演模型类型存异,其中河西走廊高平原荒漠草原区适合的植被指数是RVI、模型类型为对数模型,甘南高原草甸草原区适合的植被指数是EVI、模型类型为指数模型,而黄土高原温性草原区适合的植被指数是NDVI、模型类型为二次多项式模型。甘肃省2009年草原总产鲜草3 718.30万t,整体呈现东北低、西南高的空间变化过程,形成3个高产中心,分别是甘南高原、祁连山北麓中东段和陇南南部。与1985年相比,2005年草原明显减产(相对变化率V=19.34%),但2005-2009年间甘肃省草原产草量有总体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趾骨特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麒麟鸡饲粮中钙的适宜水平。选用1日龄麒麟鸡24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各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75%、0.90%、1.05%、1.20%和1.35%(可利用磷水平为0.45%,维生素D3水平为1 250 IU/kg)的玉米-豆粕型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呈断线变化(P0.05)。2)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以及胸肌的p H、肉色和滴水损失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腹脂率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增加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83)。饲粮钙水平对胸肌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钙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3)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趾骨脱脂干重及趾骨粗灰分、粗灰分钙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趾骨粗灰分和粗灰分钙含量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和断线变化(P0.05)。4)饲粮钙水平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影响麒麟鸡血清钙、磷含量(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血清磷含量呈断线变化(P0.05)。综上所述,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胸肌剪切力、趾骨粗灰分和粗灰分钙含量、血清磷含量可敏感反映麒麟鸡体内钙的营养状况,综合以上敏感指标得出1~28日龄麒麟鸡饲粮中钙需要量为1.2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