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4篇
  免费   1209篇
  国内免费   1506篇
林业   1552篇
农学   1085篇
基础科学   741篇
  1683篇
综合类   9633篇
农作物   1306篇
水产渔业   817篇
畜牧兽医   2700篇
园艺   1426篇
植物保护   81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832篇
  2021年   801篇
  2020年   838篇
  2019年   805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950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984篇
  2014年   1025篇
  2013年   1191篇
  2012年   1660篇
  2011年   1613篇
  2010年   1490篇
  2009年   1406篇
  2008年   1376篇
  2007年   1284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研究了施药机具喷雾压力、药液流量和工作风速对几种生防微生物在不同作物叶片上定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机动弥雾喷粉机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对几种生防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和生物除草剂真菌SF-193)的活性均无不利影响.其中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工作压力超过2.5 MPa以上有利于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菌落的定殖;机动弥雾喷粉机同一风速档、不同流量档的处理中,流量档4档(2.00 L/m)有利于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菌落的定殖.枯草芽孢杆菌在水稻叶片上定殖数量与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呈正相关的关系.风速档的改变对白僵菌菌落定殖和生防真菌SF-193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12.
应用RT-PCR方法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新疆石河子分离株中扩增了E2基因,命名Shihezi 148(GenBank登录号:EU159699),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hihezi 148 E2基因长度为1121 bp,编码373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分析表明,Shihezi 148与澳大利亚Bega株E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8.32%,与中国changchun 184株的同源性为74.42%;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去除C端跨膜区的截短E2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ProEX HTa-E2和包括信号肽和全长E2蛋白的真核重组质粒pVAX1-E2。经过PCR、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pProEX HTa-E2和pVAX1-E2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913.
锌在肉仔鸡小肠不同部位吸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昱  吕林  罗绪刚  刘彬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789-2797
 【目的】研究锌在肉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的吸收机理。【方法】观测不同水平锌在肉仔鸡小肠不同部位中的吸收速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研究锌吸收动力学特点,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肉仔鸡小肠中MT、ZnT1、ZnT2和ZnT5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不同锌添加水平下,回肠锌吸收均极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P<0.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锌吸收类似;吸收动力学特点表明,十二指肠、空肠锌的最大吸收速度(Jmax)分别为5.32±1.46、2.57±0.39 nmol•min-1•cm-1,米氏常数(Km)分别为1.44±0.33、0.51±0.17 mmol•L-1,回肠的扩散系数(P)为5.72±0.11 cm2•min-1;添加40μg•ml-1锌与未添加锌相比,显著提高肉仔鸡十二指肠(P=0.018)及空肠和回肠(P≤0.0037)的MT mRNA水平,显著降低回肠ZnT5 mRNA水平(P=0.034),且添加锌后十二指肠和回肠的ZnT1、ZnT2及十二指肠ZnT5的mRNA水平有降低趋势,空肠的3个基因表达量略有增加。添加40 μg•ml-1锌,肉仔鸡十二指肠的MT、ZnT1 mRNA水平极显著高于空肠和回肠(P≤0.0001),回肠MT、ZnT1和ZnT5的mRNA水平在3个肠段中均趋于最低。【结论】回肠是肉仔鸡锌吸收的主要部位,锌的吸收不同于十二指肠和空肠,为非饱和扩散过程,而十二指肠和空肠锌的吸收为饱和载体调节过程;各肠段几种锌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差异进一步说明回肠锌吸收以扩散为主,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锌吸收与多种锌转运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14.
PPAR基因在鹅肥肝形成中的可调节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填饲前和填饲后鹅PPAR的表达规律,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胃、十二指肠、全脑、胸肌、腿肌和腹脂中RT-PCR产物量,分析该基因表达量对肥肝重和腹脂重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填饲前和填饲后鹅的各组织中PPAR的RT-PCR产物量,以GAPDH为参考,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吸光值。【结果】填饲前鹅组织中PPAR-α表达量普遍较高;填饲后PPAR-α表达量在肺脏中显著增加,在腹脂中也有表达,在其它组织中表达量均下降。填饲前鹅组织中PPAR-γ表达量在肝脏、脾脏、肺、十二指肠和腹脂中较高,在其它组织中较低,填饲后PPAR-γ表达量在心脏、脾脏、肺、肌胃、肾脏中升高,在腹脂中下降,在其它组织中基本持平。【结论】PPAR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而且PPAR-α和PPAR-γ变化不一致,这可能与不同组织中PPAR亚型的功能差异性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915.
以82份非糯籼型杂交稻的亲本作为材料,用STS标记Wi10-1和Wi10-2检测其蜡质基因型,并测定其中65份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研究STS标记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STS能准确检测供试材料的蜡质基因型;36份保持系/不育系中30%为WxbWxb,46份恢复系中60%为WxbWxb,16份早稻和早中熟恢复系仅25%为WxbWxb,30份迟熟恢复系中80%为WxbWxb;65份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变幅为11.13%~28.49%,直链淀粉含量与STS标记的相关达1%显著水平(r=0.905);WxaWxa比WxbWxb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平均高9.65个百分点,差异达1%显著水平;同一基因型的材料间直链淀粉含量仍有较大差异,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础上,育种材料定选时还需结合直链淀粉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916.
通过不同生育期3个水分胁迫-复水处理,即: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维持在饱和持水量的60%~70%(T1),孕穗期SRWC维持35%~45%,之后恢复充足的供水(T2),抽穗期SRWC维持在35%~45%,之后恢复充足供水(T3),研究了旱地类型(DE)、中间类型(IE)和水地类型(WE)春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明显小于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且T2的抑制效应大于T3.无论是T1还是T3,3个品种类型光合日变化均大致呈双曲线,但品种间存在时段性差异.T3处理,DEI、E在15∶00~16∶00表现出光合超补偿作用.在3个处理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0.860~0.965).  相似文献   
917.
‘中梁22号’小麦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2号’作母本,感病品种‘铭贤169’作父本进行杂交,在F2代材料苗期分别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32号’、‘水14’、‘水7’和‘水4’.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对‘条中32号’,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4∶390,符合理论比1∶15;对‘水1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46∶341,符合理论比9∶55;对‘水7’,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190∶225,符合理论比7∶9;对‘水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12∶151,符合理论比9∶7,经卡方测验上述结果均符合理论结果.据此推知‘中梁22号’对‘条中32号’的抗性由2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水14’由2对显性抗性基因和1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水7’由2对隐性互补抗性基因控制,‘水4’由2对显性累加抗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18.
采用F81细胞从患有肠炎的果子狸粪便样品中分离出2株病毒,经形态学、血清学、生物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的病毒为CPV突变株。对2株细小病毒VP2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进化分析表明,2株病毒与肉食动物细小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属于CPV-2a突变株,分别命名为PV/PL/HeN02/08和PV/PL/HeN03/08。进一步分析表明,PV/PL/HeN03/08株接近于CPV-2a型毒株,仅在第297位氨基酸发生A→突变;PV/PL/HcN02/08株在第300位氨基酸发生G→A突变,第305位氨基酸发生Y→D突变,除第87位氨基酸外,该毒株更接近于CPV-2型毒株。  相似文献   
919.
两种农药及其混剂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试验法研究了三环唑与阿米西达混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三环唑和阿米西达的复配剂可抑制菌丝的生长与稻瘟菌孢子的产生,当三环唑与阿米西达的比例为8∶1、6∶1、4∶1、2∶1时,对菌丝生长和稻瘟菌孢子的EC50值分别为0.2292~0.9728μg/mL和0.5967~1.2793μg/mL,其中三环唑:阿米西达4∶1时抑制作用最好,相应的EC50分别为0.2292μg/mL和0.5967μg/mL。混剂结合了三环唑与阿米西达两者的优点,可以延缓水稻稻瘟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20.
DRD1及DRD2基因多态性与鸡冠高和体重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鸡DRD1及DRD2基因与冠高和体重的关系。在DRD1和DRD2基因上共选取20个多态位点,对586只宁都三黄鸡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各位点与77、84及91日龄冠高和体重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位于DRD2基因5′侧翼区的位点A-6543G与91日龄体重显著相关(P<0.05),位点C-6539T与91日龄冠高显著相关(P<0.05);DRD1基因编码区上6个多态位点与不同日龄的鸡冠高和体重无显著相关(P>0.05),但由C+765T、C+1011T与G+1065A这3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块与77日龄冠高呈显著的相关性(P<0.05)。研究结果提示:DRD1基因的单倍型块可作为77日龄冠高的辅助选择的有效分子标记;而DRD2基因上A-6543G可作为91日龄体重的有效分子标记,位点C-6539T可为91日龄冠高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