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壳聚糖对淡水白鲳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制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0、0.2%、0.4%、0.6%、0.8%、1.0%)的6组实验饲料,网箱养殖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82.26±5.13)g 60 d,探讨壳聚糖对淡水白鲳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其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0.6%组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0、0.2%、0.4%和1.0%组(P<0.05);0.6%、0.8%和1.0%组脏体比显著低于0、0.2%和0.4%组(P<0.05);0.6%、0.8%和1.0%组肝体比显著低于0组(P<0.05);0.6%组溶菌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0和0.2%组(P<0.05);0.6%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0.6%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和0.2%组(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对淡水白鲳进行攻毒后的14 d内,0.6%、0.8%和1.0%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0组(P<0.05)。综合各项实验指标,淡水白鲳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适宜添加量0.6%~0.8%。  相似文献   
32.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曝气释放器养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研制的曝气释放器装置——工厂化养鱼池曝气释放器,在工厂化循环水养鱼车间的6个试验池进行了2种曝气释放器试验池排污量、溶氧分布检测以及罗非鱼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增氧装置增氧显著、养殖效果良好,与无罩曝气释放器相比溶解氧高出2.46mg/L,养殖产量提高了34.21%,且能使水体产生轻微蜗流,有利于鱼池污物排放和鱼类的生长,适合于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33.
简要介绍了5种传统的、最常用的DNA分子标记(RFLP、RAPD、AFLP、SSR和SNP)的技术原理及它们的优缺点,也总结了TRAP这种新产生的分子标记的技术原理、优点及应用前景.综述了这几类分子标记在花生种质进化、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图谱构建及抗虫、抗病等方面的研究.利用SSR和RAPD标记能够发现野生种和栽培种多态性进而实现分子标记对花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将许多花生品种分为不同的品种群,能够对花生进行种质进化研究.RFLP和AFLP技术利于花生图谱构建,利用DNA中特定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上碱基对的改变及酶切位点之间的分子重排,可以发现花生品种间的DNA许多多态性位点,进而绘制分子标记图谱.AFLP技术在花生青枯菌和花生抗黄曲霉的研究方面有很大进展.RAID技术在花生根瘤菌、花生线虫病等方面已有显著进展.最后对分子标记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34.
济南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模式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本课题在研究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趋势、深入调查分析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建立济南特色都市农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对鄂东北山区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市场、自身现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相结合,提出了生物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6.
基于废弃物的潞安煤矿废弃地改良土壤基质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乐  郭小平  韩祖光  邓川  王川  曾旸  李峰  程冀南 《土壤》2020,52(1):145-152
为解决潞安矿区煤矸石山、塌陷地生态修复缺土少肥问题,本研究将粉煤灰、污泥与垃圾堆肥以5%、10%、20%体积比例正交混合配制改良土壤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观测不同配比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及重金属含量、高羊茅与紫叶小檗生长状况,并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筛选最优配比。结果表明:添加垃圾堆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效养分与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有明显效果;添加污泥仅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添加粉煤灰在降低土壤容重、增大总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上效果明显,但对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CEC)与碱解氮的改良具有显著负效应。各废弃物改良基质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含量均较高,土壤重金属含量也处在安全范围,而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pH、电导率(EC)与CEC等指标性质较优的处理组为粉煤灰∶污泥∶垃圾堆肥∶土=5%∶20%∶20%∶55%、10%∶10%∶20%∶60%、20%∶5%∶20%∶55%3个处理。经过综合筛选,本研究基质最优混合配比为粉煤灰∶污泥∶垃圾堆肥∶土=5%∶20%∶20%∶55%,可作为当地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客土材料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37.
崩岗侵蚀区崩壁土体湿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广东五华县莲塘岗崩岗崩壁土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土体物理特性,采用野外湿化试验测定土体浸水后的完全崩解时间,初步阐明其湿化机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崩壁不同层位土体的成份、结构、粒度等存在差异,使其物理性质受水力作用影响显著,抗冲抗蚀能力从强到弱分别为表土层、红土层、砂土层。(2)崩壁不同层位土体浸水后,水呈非均衡态进入土体孔隙,粒间斥力超过吸力,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土体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崩解现象发生;砂土层崩解速度明显高于表土层和红土层,遇水软化性极强。(3)土体结构的粒度成分及孔隙性影响崩壁土体的崩解性。相比红土层和表土层,砂土层粗颗粒含量较高,湿化崩解时间较短。孔隙发育程度较低的红土层,其湿化崩解所需时间比砂土层长;从红土层到砂土层,随着初始含水率增大,崩解速度不断加快,意味着红土层受到水力侵蚀后,下部砂土层受到的侵蚀将更加严重。一旦水分下渗至砂土层,将导致崩岗侵蚀进一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8.
饲料淀粉水平对淡水黑鲷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5组等蛋白质等脂肪,不同淀粉水平(26%、30%、34%、38%、42%)的饲料,网箱养殖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0 d,初始体重为(4.02±0.11)g,探讨其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淀粉含量34%组相对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间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8%和4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6%和30%组(P<0.05);34%组全鱼以及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6%、30%和42%组(P<0.05),全鱼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淡水黑鲷脏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42%组肝体比显著高于26%、30%和34%组(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实验结果分析,淡水黑鲷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为34%~38%。  相似文献   
39.
选择湖北省孝感学院试验农场为试验基地,采用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对麦圆蜘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该螨在湖北孝感1 a发生2~3代,以成螨和卵在麦田根际土中越冬,全年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发生最盛.采用冬春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以及在低龄若螨高峰期选用20%好年冬乳油、10%溴氟菊酯乳油、2%罗素发乳油、10%必螨立克可湿性粉剂、20%氟*杀乳油、 4 0%氧化乐果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0%好年冬乳油1 500倍液防效最好,校正防效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甘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的遗传背景复杂,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落后于水稻、玉米等作物。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应用于甘薯的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目前,已经构建了数张遗传图谱,亲缘关系分析表明三浅裂野牵牛I.trifida与甘薯有很紧密的亲缘性。基因克隆技术已经应用于甘薯在抗逆、品质以及块根发育等相关基因的分离,为甘薯的分子育种带来了有益的目的基因。在栗子香、新大紫等甘薯品种有转基因的报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已经取得了少量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