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39篇
  免费   1177篇
  国内免费   2608篇
林业   2917篇
农学   3295篇
基础科学   1648篇
  3819篇
综合类   7596篇
农作物   1710篇
水产渔业   1067篇
畜牧兽医   3124篇
园艺   1017篇
植物保护   1631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956篇
  2020年   866篇
  2019年   923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784篇
  2016年   784篇
  2015年   1047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1237篇
  2012年   1530篇
  2011年   1606篇
  2010年   1477篇
  2009年   1389篇
  2008年   1369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1281篇
  2005年   1122篇
  2004年   640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571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342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296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52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8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致病菌,虽无典型的毒力因子却有很强的致病力,且常导致慢性持续感染。布鲁氏菌病被列入世界上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之一,直接对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布鲁氏菌感染的靶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其发展了更高的策略逃逸宿主免疫细胞的杀伤,甚至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削弱巨噬细胞的功能,使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抗原递呈功能部分丧失,从而能在宿主细胞内长期持续性感染。文章围绕布鲁氏菌胞内存活机制进行探讨,分析了不同极化类型的巨噬细胞在布鲁氏菌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相关炎症通路对机体炎症发展的作用;揭示了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不仅可适应持续感染期间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也可适应感染期间靶细胞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差异;证实了在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免疫逃避和与宿主细胞代谢的相互作用起关键作用;解释了NF-κB通路是调节M1/M2型巨噬细胞亚型平衡状态的关键因素。布鲁氏菌在宿主细胞中持续感染是国内外学者所面临的巨大难题,其免疫逃逸机制和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ISSR方法在蓖麻蚕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ISSR技术对8个蓖麻蚕品种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并分析了其相互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所采用的19个ISSR引物中,有9个引物在供试的8个蓖麻蚕品种中都有扩增产物并能够很好重复,其中二碱基重复序列引物扩增效果要比三碱基和四碱基重复序列高,说明在蓖麻蚕基因组中二碱基重复序列的丰度可能比三碱基和四碱基重复序列的丰度高。这9个引物在8个蓖麻蚕品种中共获得ISSR标记76个,其中29个标记在品种间表现多态性。根据试验结果,用Nei的方法计算了蓖麻蚕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681~0.2703。根据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聚类分析软件绘制了聚类图。  相似文献   
103.
硫葡萄糖甙(GS)是菜籽饼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本文对硫葡萄糖甙的性质及其降解产物的毒害作用和菜籽饼的脱毒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extract (ASE) as a dietary additive on gut health in weanling piglets by examining diarrhea frequency,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orphology. A total of 96 Duroc× (Landrace × Yorkshire) piglets weaned at 21 days of age with an average initial body weight (BW) of 5.6 ± 0.4 k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3 treatment groups with 4 duplicates of 8 piglets each. The piglets were fed basal diet to which had been added 0 or 1 g/kg of ASE, or 0.7 g/kg antibiotics, respectively. Fecal consistence was monitored twice daily and the frequency of diarrhea was calculated. On day 21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supplementation, 8 pigle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each treatment group (2 piglets per pen) and slaughtered. The jejunum, ileum, colon and cecum were then excised and fixed in 10% neutral formalin solution to determine villus height and crypt depth, after their content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microbio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ASE increased (P < 0.05) the density of bacterial populations that co-migrated with Lactobacillus amylovorus,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Bacillus subtilis, and Clostridium lituseburens, but decreased (P < 0.05) those co-migrating with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lmonella typhimurium, Ruminococcus forques, and E. coli O157:H7 in the PCR-DGGE profiling analysi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villus height of the duodenum, jejunum and ileum increased (P < 0.05) by 14.8, 13.7 and 10.0%, while the crypt depth decreased (P < 0.05) by 17.9, 9.1 and 12.1%, respectively, in response to dietary ASE supplementation. Additionally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ASE or an antibiotic decreased (P < 0.05) the frequency of diarrhea by 55.6 and 52.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ASE could regulate the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maintain a normal morphology of gut mucosa in weanling piglets, thereby decreasing diarrhea that resulted from weaning stress.  相似文献   
105.
为揭示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领域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以"社会网络分析或社会网络""兽医学或动物"为关键词,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并整理2000—2017年的相关文献,随后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主体、研究病种、数据获取、软件应用、指标计算以及数据验证等多个角度,比较国内外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2005年才被应用到兽医流行病学领域,此后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尤其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且在其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不同国家和学科间的交流体系;研究者更倾向于有重大影响力的动物卫生事件研究;兽医流行病网络研究中可利用的数据和质量有限,因而限制了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领域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中,使用R软件的占比最高,其次为UCINET软件;社会网络方法虽在兽医流行病学领域起步晚,但研究深度已完成了从理论研究到网络分析及应用的过渡;研究指标仍局限在通过利用网络基本概念和测度来研究个体网络,缺乏对整体网络动态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提示,社会网络方法在兽医流行病学领域的应用还很有限,研究者需要通过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构建网络时空模型,控制关键点,从而为疫病监测和防控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大蚕、蛹的石蜡切片制作及其核酸特异染色方法进行探讨,针对虫体大和蛹体壁高度丁质化特点,对组织固定,脱水、透明、透蜡的时间相应的增加和固定前蛹皮剪开,在截位时要考虑切片段两头保留一段仅用来起保护作用的部分,并采用了二种核酸特异染色方法染色。结果表明:制片设计方案基本可行,部分细节需进一步改进;甲基绿-派罗宁(昂纳-帕彭海姆)染色法的切片组织颜色层次分明,DNA含量丰富的丝腺组织呈紫黑色,其它组织的DNA呈紫红色,RNA呈淡红色,改良的甲基绿一派罗宁染色法的切片组织颜色偏淡;孚尔根染色法的切片组织颜色层次分明,核酸呈紫红色,其它无色,能较好的以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核酸的丰度。更理想的染色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相似文献   
107.
2021年,沂南县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依托“鲁牧云”信息平台,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宣贯,强化人员培训,放开强免疫苗经营渠道,提供抗体检测无偿服务等措施,提升了养殖场户“先打后补”的积极性、自主性、灵活性,强化了养殖场户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满足了养殖场户疫苗多样化需求。但由于 “先打后补”补助金额少、社会化服务不规范、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弱化、缺少配套工作经费等原因,部分养殖场户实施“先打后补”的积极性不高。建议通过规范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培训水平,提高补助标准,强化三级(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鲁牧云”等措施,确保“先打后补”政策惠及更多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108.
1事件回顾
  2010年7月某日,某市某农贸市场有肉商向市场管理部门投诉,称其雇人在该市某县屠宰厂屠宰的猪为黄膘猪,请市场管理部门协助处理,并把猪胴体、内脏丢弃在市场管理办公室前的地上,引来群众围观。市场管理方当即向辖区的城区政府汇报;也有群众分别致电当地媒体和市政府热线,政府热线要求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处理,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安排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员处理。  相似文献   
109.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微量元素添加剂更新换代的优良产品,应用前景广阔。文章概述了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营养特性、代谢机制、添加方式及其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由介入政策过程的诸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约束的逻辑关系。根据介入政策过程的不同环节,将政策系统分为环境系统、过程系统、政策领域和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