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05篇
  免费   2769篇
  国内免费   3181篇
林业   3282篇
农学   1883篇
基础科学   1530篇
  3771篇
综合类   21244篇
农作物   3293篇
水产渔业   1970篇
畜牧兽医   5401篇
园艺   3226篇
植物保护   1555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1830篇
  2021年   1795篇
  2020年   1678篇
  2019年   1573篇
  2018年   1091篇
  2017年   2065篇
  2016年   1186篇
  2015年   2008篇
  2014年   2107篇
  2013年   2654篇
  2012年   3597篇
  2011年   3736篇
  2010年   3304篇
  2009年   3099篇
  2008年   3000篇
  2007年   2812篇
  2006年   2372篇
  2005年   1824篇
  2004年   1146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753篇
  2001年   741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0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0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25 a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等阔叶树种的1 a生幼苗,16年后形成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土壤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除青栲外)明显增加了林下表层土壤(0~20 cm)的有机质含量。各林分下土壤全K、全M g、全C a、全N和全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41,6.64,4.33,1.45,0.46 g/kg,表明土壤K、M g、C a的含量比较丰富,而N和P则相对缺乏,营造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N、P含量。所有混交林深层土壤(20~60 cm)的有效N、P含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而有效K的含量则相反。混交林下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壤的平均pH值分别为4.40,4.61和4.68,而马尾松纯林下各土层的pH值则依次为4.39,4.41及4.42,说明在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0 cm以下土层的活性酸度。套种阔叶树(除苦槠外)后由于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度,增加了土壤盐基离子浓度,从而明显提高了土壤盐基饱和度。  相似文献   
932.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小流域内由于稀土矿产的无序开发,导致河流泥沙严重淤积。通过实测河流淤积泥沙断面,计算出在7 500 m长的河道共淤积泥沙30 193 t,考虑到输移比,整个流域内土壤流失量可达3 500 t/km2,平均侵蚀模数也高达1 150 t/(km2.a)以上,属于中等强度的土壤侵蚀。调查结果发现,河流中淤积的泥沙主要来源于稀土矿开发的尾矿流失;土壤流失量高到99 730 t/km2,年平均侵蚀模数为34 000 t/(km2.a)以上,属于极强度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须加强对稀土矿开发的管理,防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将已废弃的稀土尾矿作为治理的重中之重,可有效地降低流域内土壤侵蚀的强度。  相似文献   
933.
在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中,根据杂交水稻需肥规律,合理分配和运筹肥料是关键技术。连续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水稻前期基蘖肥、中期长粗肥、后期穗肥施氮比例为8∶2∶0和施钾比例为10∶0∶0的习惯比例上,减少总氮量的12%,使前、中、后期用氮比例为8∶0∶2,用钾比例为3∶7∶0,有利于塑造一个稳发缓降的群体,提高水稻的群体质量,培育壮秆大穗而获高产,较习惯比例施肥增产13 4%。  相似文献   
934.
土壤酶素有生物催化剂之称[1-2],既参与包括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在内的自然界物质循环,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3-4].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状况的关系历来为各国学者所关注[5-8],应用通径分析研究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也有一些报道[9-10].  相似文献   
935.
万鹤山鹭鸟保护区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广西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鹭林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组成和数量分布及其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1 )鹭林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组成中,细菌占88.1 7%,固氮细菌占8.1 1 %,放线菌占2 .3 2 %,丝状真菌占1 .3 9%,具有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组成的特点;( 2 )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主要有鹭鸟、林分类型和土壤等三方面因素;( 3 )细菌和固氮菌在白鹭林、夜鹭林和无鹭鸟林的分布差异达到或接近显著水平,呈现白鹭林>夜鹭林>无鹭鸟林的趋势,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它们在有机质、全N、全P、速效N和速效P的转化和利用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4)放线菌的数量分布呈现白鹭林≈夜鹭林>无鹭鸟林的趋势,数量分布差异接近显著水平,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对有机质和全P的积累有明显的作用,也明显地促进P和K元素的分解和利用;( 5 )丝状真菌的数量分布与放线菌相反,与p H值和全K呈显著正相关,与大多数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36.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泥石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该区修建水利工程,泥石流是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区泥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象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关系,探讨了泥石流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工程区泥石流沟数量较多,但分布不均匀;泥石流沟流域面积集中于1~5 km2,主沟长度以1~3 km居多,相对高差大多小于1 500 m;70.9%的沟谷坡度为10~30°,88.3%的沟床比降在0.1~0.5之间;泥石流分布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受地质构造和地震的制约,受地层岩性的影响, 表现出区域分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937.
为适应新形势下水保工作发展的需要 ,结合县情及治理区客观实际 ,宣汉县水土保持局在工作职能、监督执法、治理形式、组织形式、项目管理等八方面实现转变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介绍了具体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938.
湖南一季超级稻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湖南省各站1961-2003年共43a历史气象资料和2002-2003年田间试验结果,针对一季超级稻播种育秧期的连阴雨及抽穗扬花期的高温热害两种主要气象灾害指标,从气象条件出发,利用GIS手段,研究了湖南省一季超级稻适宜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939.
根据对春播两年生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和相应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春播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与平均气温、积温及降水量等生态气侯条件的定量关系,据此得出陇东地区紫花苜蓿的适生种植区划和气侯风险区划。综合区划结果提出开发利用气侯资源的途径和生产紫花苜蓿的对策,为陇东地区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0.
黄河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保护目标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和环境状况,对黄河流域进行了生态分区,并阐述了各生态区的特征。在黄河河道湿地研究和黄河水体内顶级物种(鱼类)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了黄河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目标:从流域角度而言,黄河上游的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是植被和水源涵养林;中游应以水土保持为主,主要是恢复和保护植被;下游以保护湿地类型和维持湿地面积为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重要鸟类资源。黄河水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保护物种应是珍贵经济鱼类北方铜鱼、河口洄游鱼类刀鱼、鲤鱼等,主要保护的生态区包括库区湿地、河口湿地、河道湿地以及景观娱乐水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