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23篇
  免费   2459篇
  国内免费   3698篇
林业   2881篇
农学   2710篇
基础科学   2285篇
  4165篇
综合类   17490篇
农作物   2707篇
水产渔业   1593篇
畜牧兽医   5931篇
园艺   2509篇
植物保护   1909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732篇
  2022年   1563篇
  2021年   1702篇
  2020年   1583篇
  2019年   1545篇
  2018年   1106篇
  2017年   1706篇
  2016年   1255篇
  2015年   1818篇
  2014年   1898篇
  2013年   2304篇
  2012年   3175篇
  2011年   3141篇
  2010年   2942篇
  2009年   2565篇
  2008年   2710篇
  2007年   2468篇
  2006年   2044篇
  2005年   1748篇
  2004年   1067篇
  2003年   726篇
  2002年   857篇
  2001年   859篇
  2000年   714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根据振动力学以及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悬架系统的振动模型,同时对双横臂独立前悬架做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双横臂独立式前悬架力学及虚拟样机模型,并在虚拟样机软件ADAMS/VIEW模块上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对前悬架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得悬架振动达到一个最优值。  相似文献   
992.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指标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评价是荒漠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评价体系确定的原则,并通过分析和筛选,选择出能够显著评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状况的3个指标,从而建立了浑善达克沙地土地荒漠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地区土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93.
育自竹子虫瘿中的10种小蜂及一中国新记录种记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浙江省竹子虫瘿中养出的 10种小蜂 ,其中竹泰广肩小蜂 (TetramesabambusaePhilips)在我国属首次报道。在这 10种小蜂中 ,仅竹瘿广肩小蜂 (AiolomorphusrhopaloidesWalker)、竹泰广肩小蜂 (Te tramesabambusaePhilips)和刚竹泰广肩小蜂 (TetramesaphyllostrachitisGahan)是真正对竹子有危害性的小蜂。  相似文献   
994.
995.
印楝是一种速生和耐旱的多功能树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现已在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引种栽培并获成功。印楝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萌发力强、根系发达、易繁殖和生物量高等优良性状,且可用于医药、农药、肥料、饲料、燃料、土壤改良、绿化、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等方面,是当前退耕还林中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优良造林树种,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997.
文章旨在研究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factor 1,SREBP1)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 Co A desaturease 1,SCD1)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IMF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性。试验选取12月龄的延边黄牛公牛(去势)8头,利用微量微创活体采样枪(韩国忠北大学提供),分别在12月龄,16月龄,20月龄,采集肌肉组织(臀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SREBP1和SCD1基因在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肌肉组织中的m RNA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延边黄牛SREBP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12、16、20月龄具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其中20月龄时SREBP1基因表达量相对最高;SCD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12、16、20月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20月龄时SCD1基因表达量相对最高。2肌肉组织中SREBP1基因的表达量在12~20月龄期间与IMF含量具有正向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0(P0.05);SCD1基因的表达量在12~20月龄期间与IMF含量具有正向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34(P0.05)。结果表明,SREBP1和SCD1基因在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SREBP1和SCD1基因的协同表达对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肌内脂肪的沉积有一定的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该调研对90 kg级大花白肥猪胴体作了切块分析。其大排切块中眼肌相对硕大,有瞬间彩虹折射,系水力强,肌肉组织的弹性良好,切块肥膘洁白无瑕,皮下脂肪肥厚而且饱满坚实,皮层洁白丰厚,无皮下疵瑕。其前肩切块、小排切块、五花肉切块、股二头肌切块肉色鲜艳亮丽,大理石纹丰富细致精美。其股四头肌的红度极高,值得一提。其胴体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华中型流线型特点,而切块表现出明显的华南型肥满特点,从而表现出华中型与华南型猪肉品质的交混特点,该品种具备传统极品鲜肉和BBQ烧烤肉优势并具备竞争国际品牌猪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弄清不同性状蜂群群势的增殖效果和蜂蜜产量。从2014年2月14日到5月21日用测子框对美意为父本与蜜浆高产为母本F1代蜂群和蜜粉高产F1代蜂群、东北黑蜂F1代蜂群测定群势,比较蜂蜜产量。结果表明:3个不同性状蜂群在卵虫、蛹和成蜂脾数上增殖明显,但三者之间增殖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东北黑蜂F1代蜂群产量较高,显著高于蜜粉高产F1代蜂群(P=0.039),但美意为父本与蜜浆高产为母本F1代蜂群和蜜粉高产F1代蜂群之间差异不显著(P=0.460)。由此可知3种不同性状的蜂群增殖较明显,但东北黑蜂在生产蜂蜜时有着不对称优势,结果可为蜜蜂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索不同能量、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对太湖鹅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3种营养成分在不同饲养阶段均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育雏期(0~4周龄)粗蛋白为17%、19%和21%;代谢能为10.5、11.0和11.5 MJ/kg;粗纤维为3.5%、5.0%和6.5%。育肥期(5~11周龄)粗蛋白为15.5%、16.5%和17.5%;代谢能为10.00、10.65和11.75 MJ/kg;粗纤维为5.0%、6.5%和8.5%。每种营养成分在分成3种水平时,其它营养成分为中等水平,营养成分相同的3个中等水平组合并为一组。将刚出壳雏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半。每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测各组增重、饲料转化比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育雏期中等蛋白组增重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低蛋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高蛋白组(P0.05);不同代谢能水平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高粗纤维组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在育肥期不同蛋白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低蛋白组最低,中等蛋白组最高;中等代谢能组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高代谢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小于低代谢能组(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且均为中等粗纤维组最好,高粗纤维组最差。屠宰测定结果显示,仅见低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高、中能组(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建议太湖鹅育雏期日粮采用19%粗蛋白质、10.50 MJ/kg代谢能和3.5%粗纤维为宜;育肥期日粮采用15.5%粗蛋白、10.65 MJ/kg代谢能和6.5%粗纤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