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63篇
  免费   1910篇
  国内免费   2447篇
林业   2482篇
农学   1514篇
基础科学   1325篇
  2961篇
综合类   14911篇
农作物   2045篇
水产渔业   913篇
畜牧兽医   4469篇
园艺   2167篇
植物保护   1233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607篇
  2022年   1350篇
  2021年   1358篇
  2020年   1229篇
  2019年   1239篇
  2018年   833篇
  2017年   1375篇
  2016年   917篇
  2015年   1286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1708篇
  2012年   2483篇
  2011年   2558篇
  2010年   2464篇
  2009年   2191篇
  2008年   2301篇
  2007年   2092篇
  2006年   1742篇
  2005年   1342篇
  2004年   838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室土壤进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1)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室设施栽培土壤普遍存在酸化现象,其中1号温室土壤酸化已接近蔬菜出现生理障碍的临界水平;(2)所调查温室中土壤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盐化现象,积盐分中阳离子以Ca^2+为主,而阴离子以SO4^2-和NO3^-为主;1号、4号温室盐化现象严重,其中4号棚中Cl^-含量出现异常,可能与长期施用的某种肥料有关。  相似文献   
72.
水分处理对不同专用型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60%和80%)对不同专用型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处理下不同专用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呈“S”型变化趋势,并用三次多项式对其进行模拟,其中,不同专用型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受水分处理影响不同。当水分处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时,提高(早)了豫麦34籽粒各项灌浆参数,提高了豫麦49灌浆速率和粒重,提早了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高了豫麦50灌浆持续期和粒重;60%处理下增加了豫麦49灌浆持续期,提早了豫麦50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80%时增加了豫麦49有效灌浆持续期,提高了豫麦50的灌浆速率。同时,豫麦34和豫麦50粒重与各灌浆参数均呈正相关,但差异均不显著;豫麦49粒重与灌浆持续期呈显著负相关,与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豫麦34产量在60%处理下最高,且差异达显著水平;豫麦49和豫麦50产量在80%处理下最高,且差异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经侵入我国云南省。田间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S.exigua、斜纹夜蛾S.litura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在玉米上往往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本文详细描述了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比较了其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黏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本文为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并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EG-b-PCL),以PEG-b-PCL为囊壁、以戊唑醇为囊芯,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载药胶束。分别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 对其粒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其载药量、包覆率和体外释药性能,用滤纸片法测试了载药胶束对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PEG-b-PCL载戊唑醇胶束平均粒径为 250 nm,均匀度良好,载药量为 26.4%,包覆率为18.0%,体外释放192 h的释药率为83.35%,其对木霉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同浓度下的戊唑醇乙酸乙酯溶液。  相似文献   
75.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经过3年试验,研究了在花针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对花生产量、品质及器官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比较,DTA-6可显著增加荚果和籽仁产量,表现在单株干物质增加,饱荚数、饱荚重和籽仁重显著提高,秕荚数显著减少;DTA-6对籽仁中含油量具有促进作用,而对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同时DTA-6提高了花生的根系活力和根系伤流量以及根系的吸收和合成能力,提高了花生的结瘤性和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76.
在小区试验与大田生产试验条件下,采用三个种植密度(12 000株·667m-2,13 000株·667m-2,14000株·667m-2)、两个留苗方式(一穴单株,一穴双株)及三个施磷深度(10 cm,15 cm,20 cm)处理,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了高产蚕豆群体冠层结构指标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 000株·667m-2、15 cm施磷深度、双株三角留苗种植模式下,盛花期蚕豆群体叶面积指数、叶绿素SPAD值,主根长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冠层结构较优,产量最高,达到275.2 kg·667m-2;生产试验显示,"一穴双株"能有效提高蚕豆结荚率,提高产量,较常规栽培增产14%以上。提出以"深松增密,减穴加距,中层施磷"为主要内容的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7.
宁夏春小麦磷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施磷土壤条件下,采用肥料田间试验和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宁夏春小麦磷素利用效率及其有关性状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论施磷与否,小麦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磷肥增产率、地上部茎叶和籽粒中含磷量以及磷素吸收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等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低磷条件下更为明显。在低磷条件下,籽粒生产中的磷素利用效率变化在160.1~448.3kg/kg之间,平均为223.1kg/kg,变异系数为23.05%;干物质生产中的磷素利用效率变化在332.6~898.5kg/kg之间,平均为458.4kg/kg,变异系数为22.57%。从中筛选出低磷高产高效品种8个。在较高供磷条件下,籽粒生产中的磷素利用效率变化在150.9~350.9kg/kg之间,平均为229.8kg/kg,变异系数为20.63%;于物质生产中的成素利用效率变化在358.3~746.5 kg/kg之间,平均为482.Ikg地,变异系数为 18.76%。从中筛选出高磷高产高效品种7个。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供成条件下磷素利用效率与其它营养性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培育磷高效品种的有用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78.
柑橘花期蓟马的种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柑橘花期蓟马种类,以柑橘园为实验基地,系统调查橘园中蓟马的种类。经形态学鉴定共发现3种蓟马,且3种蓟马的形态分别与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淡色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s chinesis Pfiesner)极其相似。对3种蓟马分别进行单头虫体的基因组DNA提取,对其ITS2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测序结果登入NCBI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3种蓟马分别与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my)、淡色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s chinesis Priesner)的相似度均达99%。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2014-10—2015-06生长季内6个不同熟性冬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内叶片形状系数的变化规律,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出苗、返青、拔节、抽穗、开花、成熟等6个不同生长阶段,依次采样计算各个阶段的α均值,同时考虑α值在单个植株不同叶片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冬小麦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α值总体在0.59到0.71之间,随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自苗期到开花期波动增大,开花后缓慢下降;在单个植株之内,α值变异性较大,开花期最为稳定,开花后变异性增加;不同熟性冬小麦品种之间,α值在拔节、抽穗和开花期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在出苗、返青和成熟期,差异不显著。因此,建议最好在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叶片性状系数,以提高叶面积模拟和预测精度。对全生育期3种熟性6个冬小麦品种的1 485个叶片的面积和长宽乘积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知总体的冬小麦叶片形状系数值约为0.66。以叶面积模型LA=0.66×L×W来估算冬小麦叶片面积,其总体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约为4.40%,绝对相对误差(absolute relative error,ARE)约为13.05%,在5种不同叶面积估算模型中精度最高,因此推荐该模型用于估算田间小麦叶片面积。  相似文献   
80.
本文研究了太白山锐齿栎景观林带树干基部筑巢的两种蚂蚁的筑巢生态学及其巢内真菌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亮腹黑褐蚁Formica gagatoides Ruzsky是锐齿栎林中的优势蚁种,可在地表及树干上活动,主要取食栎树枝条上蚜虫所分泌的蜜露及其他昆虫和植物材料;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仅在蚁巢周围活动,捕食其他小型昆虫;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蚁巢材料含水量非常高,而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的蚁巢较为干燥。锐齿栎林中树干的平均蚁栖率为20.3%,但蚁栖率随海拔差异而不同(海拔1800m的锐齿栎林带蚁栖率仅为6%,海拔1600m的锐齿栎林带蚁栖率高达38.5%)。两种蚂蚁的长期营巢活动造成树干基部腐朽、孔洞不断扩大,严重影响锐齿栎树干的水分、营养传输及生长,且极易倒伏和风折。两种蚂蚁巢内及其体表真菌的种类组成明显不同,从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蚁巢材料中可分离出7种真菌,而从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巢中仅分离出2种;从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体表可分离出4种真菌,而从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体表分离到3种真菌;其中T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