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61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66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97篇 |
农学 | 312篇 |
基础科学 | 286篇 |
715篇 | |
综合类 | 2996篇 |
农作物 | 412篇 |
水产渔业 | 265篇 |
畜牧兽医 | 1122篇 |
园艺 | 507篇 |
植物保护 | 3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377篇 |
2021年 | 314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334篇 |
2018年 | 195篇 |
2017年 | 298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293篇 |
2014年 | 330篇 |
2013年 | 408篇 |
2012年 | 578篇 |
2011年 | 555篇 |
2010年 | 527篇 |
2009年 | 458篇 |
2008年 | 447篇 |
2007年 | 431篇 |
2006年 | 333篇 |
2005年 | 251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音乐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器官指数、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鸡3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不播放音乐,流行音乐组、古典音乐组和民族音乐组分别播放相关类型的纯音乐,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古典音乐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古典音乐组肉鸡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3)各试验组肉鸡回肠相对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古典音乐组肉鸡空肠相对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流行音乐组和古典音乐组肉鸡胸腺指数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5)与对照组相比,流行音乐组和古典音乐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6)古典音乐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流行音乐组和民族音乐组(P<0.05);流行音乐组和古典音乐组... 相似文献
112.
113.
秸秆还田对麦粱两熟农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冬小麦—夏高粱种植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两熟制系统,是山西省杂粮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为阐明该种植系统农田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稳定性对秸秆还田量的短期响应,试验基于麦粱种植系统,分析了不还田(CK)、半量还田(HR)和全量还田(WR)对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特征和稳定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能够显著降低0—30 cm土层 > 10 mm和 < 0.25 mm粒级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增加0.25~2 mm各亚粒级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p < 0.05);全量秸秆还田后较半量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特征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但对10—20,20—30 cm土层改善效果逐渐减弱;全量还田相比半量还田,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大团聚体(> 0.25 mm)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2.2%,23.0%和5.3%,并显著提升了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和大团聚体(> 0.25 mm)含量,降低了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p < 0.05)。此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含水量和作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综合表明,全量还田在短期年限内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改善晋中区麦粱两熟农田土壤团粒结构和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4.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南极海洋芽孢杆菌(Bacillus sp.)N11-8液体发酵产蛋白酶PBN11-8的发酵条件进行快速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南极海洋芽孢杆菌N11-8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并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其产酶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温度、氮源和碳源;以最陡爬坡实验逼近至上述因子最大响应区域,进而采用RSM法对其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3 g/L,蛋白胨13.1 g/L,酵母浸粉2.9 g/L,NaCl 5 g/L,KH2PO4 1 g/L,FeCl3·6H2O 2 mmol/L,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4.0℃,转速为200 r/min,装液量为50 ml/250 ml,接种量为4%,培养时间为60 h。最终优化后的酶活达到90.5 U/ml,比初始酶活提高了23.6%。 相似文献
115.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RNA targeting 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 on the express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GSK-3β) and β-catenin dur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in 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line HKC induced by high glucose. METHODS:HKC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normal glucose (NG) group, high glucose (HG) group, HG+HK (a vector containing the non-specific siRNA designed as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nd HG+ILK siRNA group. The invert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The expression of ILK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expression of p-GSK-3β and β-catenin was observ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otal GSK-3β, p-GSK-3β, nuclear β-catenin, total β-catenin, E-cadherin and 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GFP was observed in HKC cells, indicating that the transfection was successful. Both the protein and mRNA of ILK were down-regulated in HG+ILK siRNA group compared with HG group and HG+HK group, but still higher than those in NG group. Silencing of ILK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GSK-3β and nuclear β-catenin. No difference of total GSK-3β or total β-catenin was observed among the 4 groups. CONCLUSION:These data support a functional role of ILK, GSK-3β and β-catenin in tubular EMT induced by high glucose. ILK may promote tubular EMT by regulating the activity of GSK-3β and β-catenin, the downstream effectors of the Wnt/β-catenin pathway. 相似文献
116.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TN、NH4+-N、NO3--N、TP和TOC)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沉积物碳-氮-磷两两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环境意义,并对乌梁素海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TOC/TN比平均值为12.70,反映出有机质来源可能是湖泊水生生物和陆源输入,其中外源输入略占主导;TOC/TP比值高于TOC/TN,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导着TOC/TP比值的变化趋势;TN/TP比值的分布表现出与TOC/TP比值相似的变化特征。有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全湖的有机指数均值为0.42,处于尚清洁状态,w(ON)的均值为0.17%,属于有机氮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17.
为明确新型生防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RH317菌株对病原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法对HRH317菌株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经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后的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对串珠镰孢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平均直径可达33.31 mm。扫描电镜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24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出现断裂现象;处理72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断裂较严重,多处裂解;处理96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彻底瓦解,且无完整菌丝体。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72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细胞形态扭曲变形,细胞内结构紊乱,遭破坏。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经PI染料染色处理12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有少数细胞被染成红色,细胞膜通透性受一定程度破坏;处理16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大面积被染红;处理20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被染色面积增大;处理24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膜受破坏程度增加,细胞内大面积被染色。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HRH317菌株对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有破坏作用,能抑制病原菌串珠镰孢菌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118.
高温对早籼稻花后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温对不同早籼稻品种(食用稻株两优611和饲用稻湘早籼24号)开花后籽粒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室在籽粒灌浆成熟期进行高温(昼/夜温度为34℃/29℃)和适温(昼/夜温度为25℃/22℃)处理,光照13 h/d,对2个早籼稻品种灌浆成熟期籽粒重、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个早籼稻品种花后在高温下籽粒增重快,增重持续时间短,成熟后粒重较适温处理低;蛋白质含量较适温处理高;灌浆过程中GS和GOGAT活性先升后降,均在开花后10 d出现峰值。适温下籽粒增重慢,持续时间长,粒重高于高温处理;花后GS和GOGAT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花后高温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而异,高温条件下湘早籼24号花后25 d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比适温条件下增加4.45 mg/g,株两优611增加2.23 mg/g。以上结果说明,灌浆成熟期高温有利于提高早籼稻尤其是饲用早籼稻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在生产中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使籽粒灌浆成熟期处于适宜高温度条件下,有利于提高早籼稻稻米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9.
120.
中国北方水稻与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寻中国北方栽培稻种资源是否对稗草具有化感作用,用改进的差时播种共培法对中国北方常见的37份水稻栽培品种与稗草(无芒稗)进行了室内幼苗化感作用初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北方栽培稻中存在对稗草具有较强化感作用的资源,与对照相比,各参试水稻品种对稗草幼苗的株高、根长、植株干重、根干重化感作用差异很大。其中1046,屉优35,TA/C4115,沈农315,TA/C418等品种对稗草幼苗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265-11,高优8等对稗草幼苗基本无化感作用;而265,265-2等对稗草幼苗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发现多数水稻品种对稗草根长抑制率高于对株高抑制率,对根干重抑制率高于株干重抑制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