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25篇
  免费   1893篇
  国内免费   3178篇
林业   1993篇
农学   1779篇
基础科学   1457篇
  3037篇
综合类   14685篇
农作物   2256篇
水产渔业   1152篇
畜牧兽医   5335篇
园艺   2326篇
植物保护   1476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701篇
  2022年   1579篇
  2021年   1483篇
  2020年   1376篇
  2019年   1397篇
  2018年   1004篇
  2017年   1434篇
  2016年   1046篇
  2015年   1594篇
  2014年   1650篇
  2013年   1919篇
  2012年   2675篇
  2011年   2674篇
  2010年   2530篇
  2009年   2292篇
  2008年   2236篇
  2007年   2025篇
  2006年   1592篇
  2005年   1240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通过对该馆自动化开架借阅藏书发展工作中投入产出效益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化藏书发展工作,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3.
2022-2023年在河南和海南以玉米自交系驻85、驻136、ZM3358为试验材料,研究自交系苞叶与穗轴同步发育特性。结果表明,河南苞叶驻85第1~7 d伸长迅速,速增期与ZM3358一致,低于驻136;穗轴,驻85第1~11 d急剧伸长。海南苞叶ZM3358伸长速增期为13 d,比驻85、驻136延长2~3 d;穗轴ZM3358伸长渐增期最长为19 d,显著高于驻85、驻136。河南苞叶驻85宽度持续变宽,驻136苞叶宽度第11 d开始增幅变缓,ZM3358苞叶宽度速增期最短为7 d;穗轴粗度驻136第1~17 d持续变粗,第19 d稍有下降。海南ZM3358苞叶宽度速增期为13 d,驻85、驻136苞叶宽度速增期均为9 d;驻85穗轴粗度速增期最长为19 d,苞叶与穗轴可保持同步发育特性。  相似文献   
104.
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茶树是富锰植物,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茶园土壤锰的生物有效性,调控茶叶中锰的含量,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江苏和安徽13个自然茶园土壤采样,采用连续提取法将茶园土壤锰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探讨了茶园土壤锰的含量、形态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茶园土壤锰含量有一定差异,随土壤pH升高和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壤锰全量显著增加;不同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规律略有差别。但总的规律是残渣态》交换态〉水溶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茶园土壤锰的累积量对锰的各形态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水溶态和有机结合态外,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锰均随土壤锰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特别是残渣态锰含量增加最明显;土壤pH、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对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土壤pH是影响茶园土壤锰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pH值对玄武湖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pH值对沉积物中磷释放行为的影响,采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标准测试程序(SMT)研究了玄武湖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情况,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玄武湖沉积物的总磷(TP)中,NaOH-P赋存比例最高(370.42~414.65mg·kg^-1),其次是HCl-P(359.41~378.64mg·kg^-1),有机磷(OP)含量最低(237.23~276.86mg·kg^-1)。酸性条件下,促进HCl-P的释放,NaOH-P的百分含率显著升高,而OP和HCl-P的百分含率则均明显下降;碱性条件下,促进NaOH-P的释放,HCl-P的百分含率升高,OP和NaOH-P的百分含率则均出现了下降现象。研究表明,pH值对沉积物中磷的释放以及磷形态在磷释放过程中的重新分布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山核桃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山核桃5个天然居群15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20条10bp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5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6.7%。居群水平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在0.1992~0.2800间变化,物种水平,为0.4102;居群水平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1297~0.2051之间,物种水平H为0.2671。遗传变异计算显示,山核桃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845。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3413,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基因流(Nm)为0.9671,说明居群间基因交流相对较少。这一结果符合山核桃风媒、异交的繁育系统特点,但其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比异交植物的平均水平高。提示:地理隔离、居群内近交及居群间有限的基因流可能是形成目前山核桃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玉米与小麦秸秆无土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1~5cm的玉米与小麦秸秆,按质量添加15%鸡粪与1%尿素,堆制90d后风干,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两种秸秆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存在物理性状的缺陷,体积质量偏小,大小孔隙比偏大;玉米秸秆基质pH值偏高,而小麦秸秆基质电导率(EC)偏大,两种秸秆混合后基质的pH值与EC在基质适宜指标的上限;秸秆基质的营养元素丰富,以全氮、钾和钙含量较高,两种秸秆基质间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小。但混合后基质的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草炭;秸秆基质的砷、汞、铅与铜含量均在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范围内,镉的含量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合成无土栽培基质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8.
室内营养液培养,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根系烫伤处理测定质外体途径水分吸收和0.5mmol.L-1HgC l2处理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的方法,在3种供氮形态下(NH4+-N、NO3--N、NH4+-N与NO3--N(等浓度混合)),研究了苗期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无论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还是在水分胁迫条件下,NH4+-N与NO3--N混合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大。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NO3--N处理和NH4+-N与NO3--N混合处理的水稻单位干质量吸水量高于NH4+-N处理的水稻;烫伤处理和加HgC l2抑制水通道蛋白活性后,各处理水稻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干质量水分吸收量都下降。NO3--N与NH4+-N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高于NH4+-N处理和NO3--N处理。在根系烫伤处理和HgC l2处理后0.5 h内,各处理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分析土壤酸度对茶叶产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个不同酸度土壤的茶园(pH分别为3.29、4.74、5.32、6.38)为研究点,于2016年4月种植铁观音茶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春茶采摘时间)和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秋茶采摘时间)采样测定茶叶鲜叶产量及鲜叶品质成分(茶多酚、茶氨酸...  相似文献   
110.
亚硝酸盐对冷藏过程中低温蒸煮香肠质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亚硝酸盐对腌腊肉制品质构的作用,研究了不同亚硝酸盐添加量(0、50、100和150 mg·kg-1)对低温蒸煮猪肉香肠在0~4 ℃、0~21 d冷藏时间内质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香肠水分、脂肪、蛋白质、胶原蛋白和亚硝酸盐都有降低趋势.质构剖面分析(TPA)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香肠硬度和胶黏性增加,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减小,咀嚼性先增加后减小.相关分析表明,香肠亚硝酸盐残留含量与其硬度和胶黏性显著负相关(P<0.01),与黏聚性(P<0.01)、弹性和回复性(P<0.005)显著正相关.基于亚硝酸盐残留含量和TPA指标相关分析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PC 1)和主成分2(PC 2)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5.09%和16.46%,硬度、弹性、黏聚性、胶黏性和回复性在PC1中起决定作用,咀嚼性在PC2中起主要作用.PC 1和PC2构成了亚硝酸盐影响蒸煮香肠冷藏期内的主要质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