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6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687篇
林业   685篇
农学   1053篇
基础科学   559篇
  1075篇
综合类   1907篇
农作物   477篇
水产渔业   263篇
畜牧兽医   825篇
园艺   149篇
植物保护   3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51.
日光温室墙体不同保温材料对其保温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保温材料应用是提高日光温室保温性能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选取常见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聚苯乙烯挤塑板(XPS),酚醛酯板(酚醛树脂),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作试验材料,在温室其他参数一致前提下,以日光温室典型夹芯墙体为对照,对比墙体相同热阻值下日光温室墙体不同保温材料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聚氨酯外保温复合墙体表现最优,XPS外保温处理效果次之,酚醛酯最差。聚氨酯外挂有效热积累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021 MJ·m~(-2),较其他处理最大提高0.835 MJ·m~(-2),温室晴天、阴天气温比对照分别提高2.3、2.0℃,日平均地温提高1.6℃,晴天、阴天气温较其他处理最高分别提高1.2和1.1℃,日平均地温提高0.8℃。综上,聚氨酯可作为日光温室墙体外保温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952.
为了解新疆地区禽流感(H5、H7和H9)和新城疫免疫抗体及病原感染情况,对2014—2016年新疆4个县、市采集的禽血清和喉头/泄殖腔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总体较高,但部分场点的禽流感免疫合格率较低,未达到农业部规定的70%以上标准;部分场点还检出H9亚型禽流感核酸阳性。结果提示,对禽流感免疫合格率低的场点应强化抗体水平的实时监测,立即开展补免工作;应积极开展H9亚型禽流感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控制。  相似文献   
953.
羊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原虫引起的一种梨形虫病,以侵袭牛、羊、骆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和红细胞为主要特征。在青海省民和县满坪镇进行羊泰勒虫病调查发现,红细胞染虫率在1‰~5‰之间,平均为3.2‰,淋巴结穿刺物涂片中发现有呈紫红色的石榴体。用伊维菌素和螨净2种药物进行预防试验,表明2种药物均可降低泰勒虫病的发生率,其中伊维菌素注射液的使用效果比螨净好。  相似文献   
954.
根据湖北省某公牛站的引种流程和生产管理规范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定性评估该站2017年经引种发生口蹄疫的风险。结果显示,经引种发生口蹄疫的风险为"非常低",不确定性为"中"。根据评估结果,建议公牛站在引种过程中增加对引进种公牛的强化免疫,增加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申报检疫,按照规范程序引种,严格落实消毒措施,以确保引进种公牛健康。同时,建议定期开展全群监测,尤其是加强对供精牛群隐性带毒感染的监测,以确保精液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955.
邮路口岸动物检疫工作已经成为了守护国门生物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将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至今,重庆邮路口岸已先后截获包括活蜥蜴、活蜘蛛和蜈蚣以及活鱼苗等在内的活体动物案例4例;截获的违禁邮寄物中,燕窝、花胶、海参等动物产品占据较大的比例(2013—2016年动物产品占该年总截获批次数比例分别为49.66%、54.48%、72.89%、71.1%)。迄今为止,累计从活动物及其产品中检出各类疫病共7个种类、10个种次。本文仅以重庆邮路口岸工作实际为基础,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邮路口岸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956.
在蓝莓园进行病样采集时,发现一种蓝莓茎部病害,病斑呈红褐色,溃疡状,长椭圆形。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对病枝进行组织分离,经单孢纯化后得到菌落形态一致的7株致病菌,对供试菌株的ITS与EF1-α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菌株与Diaporthe phaseolorum处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Diaporthe phaseolorum。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本文首次报道Diaporthe phaseolorum引起蓝莓茎溃疡病。  相似文献   
957.
甘蔗赤条病菌巢式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甘蔗赤条病是由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Aaa)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甘蔗细菌病害。为建立Aaa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根据该病菌16S~23S核糖体基因及其转录间隔区ITS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Aaa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对Aaa标准菌株、水稻食酸菌A.oryzae具有特异性,可扩增出454 bp目的条带,对近缘种德氏食酸菌A.delafieldii及其它科属的红色雷夫松氏菌Leifsonia rubra和甘蔗宿根矮化病菌L.xyli subsp.xyli未扩增出任何条带。以感染Aaa的甘蔗叶片总DNA、含ITS靶标片段的质粒DNA标准品及Aaa标准菌液为模板,巢式PCR灵敏度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 fg/μL、10拷贝/μL和36 CFU/mL,是常规PCR灵敏度的1 000倍。应用巢式PCR和常规PCR对14份有赤条病症状的田间甘蔗叶片样品进行平行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28.6%,表明巢式PCR比常规PCR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本研究建立的巢式PCR方法适合于田间甘蔗赤条病害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相似文献   
958.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江苏垦区小麦赤霉病菌群体中抗多菌灵菌株的频率逐年上升,多菌灵防效逐年下降,部分农场采用多菌灵防治几乎失效。为了筛选替代多菌灵的药剂,我们在白马湖等6个农场对几种新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40%叶菌唑SC和25%丙硫菌唑WP在所有农场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丙硫菌唑WP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所有农场其防效都超过80%,防治后乳熟期和成熟期病穗率变化不大。40%叶菌唑SC、25%丙硫菌唑WP以及25%氰烯菌酯SC和43%戊唑醇SC混用有显著增产作用,并能大幅度降低籽粒中DON含量。作者认为赤霉病的防治应立足种植抗(耐)病品种,扬花期选用有效杀菌剂适期进行防治。氰烯菌酯、叶菌唑和丙硫菌唑可作为多菌灵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959.
生态自然修复及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修复的现实必要性、理论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一直备受争议.本文通过对自然修复研究的系统回顾,全面梳理自然修复的理论基础、技术关键、理念构成、应用条件等的不同观点,阐明了自然修复的概念、特性、机理,总结了现有技术、应用范围.分析表明:自然修复并不拒绝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改变了人在生态修复中的地位,变主宰为辅助;自然修复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恢复力理论;在矿区生态系统的修复中,自然修复相比人工工程修复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和更广泛的适应性.创新自然修复理论和开发自然修复技术,对我国东部关闭矿山的生态治理、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矿山建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0.
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目前我国南方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为开发简便、快速、准确的SRBSDV病毒检测技术和检测试剂,以感染SRBSDV的植物粗提液为免疫原,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2株抗SRBSDV的单抗(14A8和15G6),并利用制备的单抗建立了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SRBSDV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结果表明,2株制备单抗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 G1、kappa链,单抗腹水的间接ELISA效价均达到10~(-7);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株单抗均与SRBSDV的外壳蛋白亚基有特异反应,而不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反应。以制备14A8和15G6单抗分别为捕获抗体和胶体金标记抗体,开发成能在5 min内准确、特异地检测水稻植物和白背飞虱传毒介体体内SRBSDV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灵敏度分析表明,该检测试纸条的检测水稻病叶的灵敏度达到1∶6 400倍(g/m L),检测单头携毒白背飞虱的灵敏度达到1∶51 200倍(单头/μL)。田间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RT-PCR的符合率达到100%。建立的SRBSDV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进行快速、特异、灵敏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