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700篇 |
免费 | 19421篇 |
国内免费 | 3182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078篇 |
农学 | 9582篇 |
基础科学 | 10625篇 |
37745篇 | |
综合类 | 50496篇 |
农作物 | 9177篇 |
水产渔业 | 7841篇 |
畜牧兽医 | 15498篇 |
园艺 | 5843篇 |
植物保护 | 80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47篇 |
2023年 | 2010篇 |
2022年 | 3595篇 |
2021年 | 3452篇 |
2020年 | 4741篇 |
2019年 | 7834篇 |
2018年 | 7019篇 |
2017年 | 8643篇 |
2016年 | 8668篇 |
2015年 | 9667篇 |
2014年 | 8703篇 |
2013年 | 9591篇 |
2012年 | 10677篇 |
2011年 | 9811篇 |
2010年 | 8534篇 |
2009年 | 7775篇 |
2008年 | 6748篇 |
2007年 | 6442篇 |
2006年 | 5316篇 |
2005年 | 4623篇 |
2004年 | 3824篇 |
2003年 | 3007篇 |
2002年 | 2693篇 |
2001年 | 2390篇 |
2000年 | 2025篇 |
1999年 | 1677篇 |
1998年 | 1356篇 |
1997年 | 1340篇 |
1996年 | 1188篇 |
1995年 | 1246篇 |
1994年 | 1206篇 |
1993年 | 965篇 |
1992年 | 970篇 |
1991年 | 823篇 |
1990年 | 629篇 |
1989年 | 613篇 |
1988年 | 550篇 |
1987年 | 403篇 |
1986年 | 407篇 |
1985年 | 212篇 |
1984年 | 199篇 |
1983年 | 190篇 |
1982年 | 192篇 |
1981年 | 240篇 |
1980年 | 193篇 |
1979年 | 150篇 |
1978年 | 130篇 |
1975年 | 110篇 |
1965年 | 138篇 |
1964年 | 1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20份早熟欧美血缘自交系为供试材料,9份SS群自交系为母本、11份NSS群自交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进行配合力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自交系DNF342、DNLM18、东407、东409和东401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优良,东304和东503株高、穗位高一般配合力优良,有利于降低杂交组合株高和穗位高。杂交组合东407×东601、东409×DNF342、东502×DN4206、东409×东305、东407×DN4206和东401×东601产量对照优势较强,可用于新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52.
53.
54.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子粒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农250、丰禾10子粒清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东农250 NO处理灌浆初期略有升高),四单19吐丝后7-21天略有增加而后下降;子粒球蛋白含量,东农250呈下降趋势(吐丝后7—21天略有升高);四单19、丰禾10则先升高再降低而后略有升高再迅速降低;子粒醇溶蛋白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间醇溶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子粒谷蛋白含量不断升高(东农250、四单19吐丝后21-28天略有降低),不同品种春玉米谷蛋白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5.
利用自动气象站站点实况和ECMWF ERA5的逐时再分析资料,通过环流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比2017年6月4日和2019年8月2日宁夏区域性暴雨强降水区域、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因子的共性和不同.结果表明:后者累积降水量和最大小时雨强均比前者大;2017年6月4日,宁夏处于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中,强降水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低空切变线的右前方,即宁夏中北部,稳定维持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了局地强降水;2019年8月2日暴雨过程出现在宁夏南北两头,是两槽一脊环流背景下,由500hPa冷涡、冷槽和700hPa低槽、切变、低空急流共同造成的,是一次典型的强对流单体导致的暴雨过程.2019年8月2日短时强降水过程比湿、CAPE、ZH零度高度、-20度层高度数值较大;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沙氏指数为正;2017年6月4日LI为正值,2019年8月2日LI为负值;2017年6月4日850-500假相当位温差为负值,2019年8月2日为正值;二者200hpa 、700hPa为辐散,850hPa为辐合,后者200hPa辐散中心强度大于前者,而700hPa辐散中心强度和850hPa辐合中心强度反之。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入侵亚热带北缘落叶阔叶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究毛竹入侵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与固碳潜力及森林的毛竹入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毛竹入侵样带上,选择落叶阔叶林(麻栎林Quercus acutissima)、竹阔混交林(混交林)和毛竹林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林下地表0~10 cm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包括土壤pH、含水率和有机碳、全氮、NH+4-N、NO-3-N、全磷、有效磷含量,以及β-葡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物酶(POX)、过氧化物酶(PER)活性和酶计量(VC/N、VN/P、VC/P),比较不同林分的土壤指标。【结果】①随着毛竹入侵,毛竹林土壤pH值和含水率显著增大,且与混交林、麻栎林差异显著(P<0.05);其土壤有机碳、NO-3-N和全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NH+4-N、有效磷和全磷含量与混交林、麻栎林差异不显著。②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水解酶(BG、NAG+LAP、AcP)活性均随毛竹入侵呈下降趋势,氧化酶(POX、PER)活性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酶计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的VN/P显著低于混交林和麻栎林(P<0.05),而VC/N、VC/P在不同林分间差异不显著。③酶活性的矢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的磷限制程度高于混交林和麻栎林。④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NO-3-N、全氮、有效磷含量或pH有显著相关关系,氧化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相关性总体不显著。【结论】毛竹林取代落叶阔叶林(麻栎林)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相关水解酶活性降低,不利于原有落叶阔叶林土壤碳库与养分库的保存。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内部状态和胚培养成苗表现,为揭示种皮开裂种子的成苗潜力、提高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24个芍药属组间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解剖后观察并统计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通过离体培养观察胚的萌发和生长规律,分析不同组合种皮开裂种子发育和成苗差异。【结果】芍药属24个组间杂交组合中均出现了种皮开裂的杂交种子,平均种皮开裂率高达61.08%;1 767粒种皮开裂种子中,有11.09%的胚乳已腐烂;胚乳未腐烂种子中,约90%以上种子的胚乳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病变,24.18%的种子内部未观察到可见胚。对解剖得到的1 185个组间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发现,有24.73%的胚不萌发,63.47%的胚生长异常,仅有4.47%的胚能正常生长,得到完整植株。胚培养得到的完整植株具备良好的活力,移栽成活率达到86.79%。24个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种子通过离体胚培养共得到46株移栽成活的组间杂种苗,平均成苗率为2.60%,接近正常组间杂交种子的播种成苗率(2.75%)。【结论】种皮开裂现象在芍药属组间杂交种子中普遍存在,是组间远缘杂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用离体胚培养技术能有效克服这类障碍,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对不同色系鲜食葡萄品种各器官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各器官提取物总活性进行比较研究,为鲜食葡萄育种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以三种色系鲜食葡萄(各含一个有籽和无籽鲜食葡萄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果梗、果皮、果肉、葡萄籽中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含量,用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各器官提取物的总活性,并使用相关系数法分析3种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总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结果表明,不同色系葡萄品种中,黄绿色系与红色系果梗多酚含量高于紫黑色系品种,无籽品种含量高于有籽品种;黄酮含量以红色系品种含量最高,且无籽高于有籽品种。果皮中多酚、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与果皮颜色深浅有关,颜色越深含量越高;原花青素含量在黄绿色系与红色系葡萄品种中无籽显著高于有籽葡萄。果肉多酚含量紫黑色系有籽葡萄显著低于其它品种;原花青素含量紫黑色系显著高于红色系品种,黄绿色系及红色系品种有籽显著高于无籽品种。葡萄籽中多酚及原花青素含量变化具有随着果皮颜色加深而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在果梗中黄绿色系与红色系品种显著高于紫黑色系品种,无籽品种高于有籽品种;在果皮中紫黑色系品种显著高于黄绿色系与红色系品种;在果肉中黄绿色系有籽品种显著高于无籽品种;多酚、黄酮含量与提取物总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综上可知,鲜食葡萄果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物质,且红色系无籽品种显著最高,可将葡萄采果后果梗作为多酚和黄酮物质提取的原材料;鲜食葡萄多酚、黄酮、原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随着果皮颜色加深而加深,可选育果皮颜色深且品质好的品种做鲜食葡萄;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可作为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的原材料;鲜食葡萄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主要由多酚、黄酮决定。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山东烤烟生产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山东烤烟高质量发展建议,为山东烟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山东近20年全省及各市烤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阐述全省烤烟生产概况及产业变迁,总结烟叶生产规模、区域分布变化及其影响要素,提出产业发展对策。【结果】近20年,山东烤烟种植规模经历了“三起三落”,产业规模变化因素主要是相关政策法律的出台、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以及技术创新薄弱、种植效益有待提高等产业自身问题。【结论】结合生产实际,山东烤烟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在提高设施设备条件、推进技术创新、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及各主体培育、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以及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