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176篇 |
免费 | 5033篇 |
国内免费 | 55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564篇 |
农学 | 10751篇 |
基础科学 | 6056篇 |
11425篇 | |
综合类 | 18297篇 |
农作物 | 3183篇 |
水产渔业 | 1948篇 |
畜牧兽医 | 8046篇 |
园艺 | 2066篇 |
植物保护 | 43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780篇 |
2023年 | 913篇 |
2022年 | 1735篇 |
2021年 | 2543篇 |
2020年 | 2560篇 |
2019年 | 2223篇 |
2018年 | 1628篇 |
2017年 | 2272篇 |
2016年 | 2257篇 |
2015年 | 2789篇 |
2014年 | 2644篇 |
2013年 | 3292篇 |
2012年 | 3871篇 |
2011年 | 4184篇 |
2010年 | 3979篇 |
2009年 | 3637篇 |
2008年 | 3432篇 |
2007年 | 3878篇 |
2006年 | 3589篇 |
2005年 | 3275篇 |
2004年 | 1539篇 |
2003年 | 1303篇 |
2002年 | 1023篇 |
2001年 | 1139篇 |
2000年 | 1475篇 |
1999年 | 1719篇 |
1998年 | 1646篇 |
1997年 | 1384篇 |
1996年 | 1280篇 |
1995年 | 1217篇 |
1994年 | 1060篇 |
1993年 | 997篇 |
1992年 | 827篇 |
1991年 | 646篇 |
1990年 | 574篇 |
1989年 | 403篇 |
1988年 | 339篇 |
1987年 | 250篇 |
1986年 | 129篇 |
1985年 | 57篇 |
1984年 | 50篇 |
1983年 | 52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46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11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UPLC-MS/MS法检测稻米及土壤中扑草净除草剂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检测稻米及土壤中扑草净的UPLC-MS/MS方法。稻米和土壤样品经乙腈和混合液提取,甲醇/二氯甲烷溶解,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经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建立了水稻及土壤中提取扑草净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扑草净在稻米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0.01mg/kg;最小检出量5×10~11g;稻米添加回收率为82.7%~105.3%,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79.6%~103.3%;稻米的RSD为2.6%~3.6%,土壤的RSD为3.2%~5.2%。建立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满足扑草净残留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3.
以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研究了八种酸性浸提剂对纯抗坏血酸和各种果蔬样品中维生素 C 测定值的影响。其中2%偏磷酸、偏磷酸-醋酸,2%草酸对抗坏血酸的稳定性最佳,其回收率均在96%以上,达到一定的准确度要求。三者对多种果蔬样品的维生素 C 测定平均值,经 t 测验其差异均不显著,可以互相代替使用。试样匀浆方式(捣碎法、研磨、榨汁)对维生素测定影响不大,捣碎法快速,适用于大批样品分析;对多汁的试样用榨汁法简使,计算时应以 mg/100ml 表示。捣碎时的样液比对维生素 C 测定值影响不大,可根据样品含水量多少而定,匀浆后可用不同的稀释倍数浸提,只要滴定时的试液控制抗坏血酸含量在0.2—1mg 范围内即可。白陶土对大多数深色试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但对抗坏血酸有吸附作用(2—4%),测定浅色试样时,尽量不用白陶土脱色。 相似文献
104.
105.
探究小麦花后遭遇盐胁迫下,小麦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本试验以‘青麦6号’、‘济麦22’为材料,以普通土壤为对照,设置2‰、4‰2个NaCl浓度盐胁迫梯度。利用土壤水分用时域水分测定仪(TDR)严格控制0~40 cm土层灌水量,获取冬小麦花后0、7、14、21、28天的小麦旗叶,测定旗叶中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及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程度的减小;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不同程度地升高。‘青麦6号’具有较好的抗盐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小麦耐盐性呈正相关关系,SOD、POD、MDA能够作为作物抗逆性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6.
107.
用转基因方法进行抗线虫农作物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农作物中,植物寄生线虫引起重大损失。有幸的是,某些植物对线虫有抗性,而且存在于栽培种和其近亲野生种中的抗性基因,可以用分子标记方法建立图谱。标记辅助的选择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育种工作中,两种抗线虫的基因已经通过定位克隆技术分离出来,并成功地在栽培作物中得到表达。建立线虫抗性的另一个方法是将具有杀线剂效应的基因导入植物中,该方法也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08.
吡草醚室内除草生物活性测定及对小麦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吡草醚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生物活性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吡草醚对我国北方小麦田常见5种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3个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草醚对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和麦瓶草Silene conoidea的防效好,GR_(90)值分别为3.66、4.21、2.57 g(a.i.)/hm~2,对猪殃殃Galium aparine、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的防效略差,GR_(90)值分别为11.41、17.39 g(a.i.)/hm~2,其活性是苯磺隆的2.27~9.07倍;吡草醚对抗苯磺隆荠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GR_(90)值为47.55 g(a.i.)/hm~2。该药剂对小麦安全性好,当剂量为384、192 g(a.i.)/hm~2时,小麦出现轻微触杀性药害;济麦22、良星66和矮抗58对吡草醚的耐药性分别为对苯磺隆的2.00、2.41和1.18倍。吡草醚在供试3个小麦品种与5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在22.80~309.73之间,优于苯磺隆。表明吡草醚茎叶喷雾处理对温室盆栽阔叶杂草具有速效性好、活性高、选择性强等优点,是具有开发前景的一种麦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109.
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地位越发显得举足轻重。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体系。如茶文化、企业文化等等名词渐渐为人们所熟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关注文化,研究文化。文化也变得流行起来,并且渗透到了园林景观的领域。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程度。在景观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植物的文化性作为考察植物配置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景观工作者的重视。在不同的园林景观环境中,合理的利用植物文化性能够体现整体环境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品味文化,达到提升审美情趣,感悟世界观、人生观和了解人文历史的目的。目前,对于植物文化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篇论文目的在于对植物文化性的概念进行定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植物文化性的分类和评价依据。最后,引入在不同地域环境中,植物文化性的实例分析,对植物文化性展开讨论。旨在使读者系统的了解植物的文化性,弘扬民族文化,使园林工作者在植物配植造景中更好的运用植物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阐述了枸杞吸附与解吸等温线修正CAB模型计算和模拟算法的原理及算法流程,实现了枸杞吸附与解吸等温线修正GAB模型的模拟分析,为分析与模拟其他农产品吸附与解吸等温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