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4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8篇 |
农学 | 7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20篇 | |
综合类 | 119篇 |
农作物 | 6篇 |
水产渔业 | 37篇 |
畜牧兽医 | 51篇 |
园艺 | 12篇 |
植物保护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山区烟叶专业分级散叶收购的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山区烟叶专业分级散叶收购模式,以黔西县山区农户分级扎把、预检约时交售的烟叶分级收购传统模式现状分析为基础,按照专业化分级、市场化运作、流程化管理的原则,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工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基地单元为载体,站、点(线)、场为平台,全面开展站点一体化和工场一体化的山区烟叶专业分级散叶收购(SGLP)模式研究。经3年的运作表明,实施SGLP模式,有利于降低分级成本,提高分级收购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烟草部门提供统一服务,实现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282.
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一般万头养猪场的经营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有捕捞的谢弗模型"进行适当改进提出了适合养猪场实际情况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当养猪场容量达到饱和时小猪留种的比例和母猪的存栏数。 相似文献
283.
284.
以0(对照)、50、100和150 mg/kg饲料的剂量将左旋咪唑(LMS)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饲料投喂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14 d,采样测定了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活性、血清酚氧化酶(PO)、溶菌酶(LSZ)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并以6×105cells/mL浓度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对罗氏沼虾进行肌肉注射(20μL/尾),记录接种7 d后罗氏沼虾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3个LMS处理组的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PO、LSZ及SOD活性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LMS处理组的罗氏沼虾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明显增强。因此,饲喂适量的LMS能促进罗氏沼虾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在本试验条件下,100 mg/kg饲料的剂量为最适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285.
细胞凝集素探针对典型赤潮生物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4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凝集素探针对23株典型的有害赤潮生物进行了检测,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标记区分和识别目标藻的特异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DBA可以把裸甲藻(Gymnodinium)GIXM01株与其他裸甲藻区分开:SBA、WGA和PNA探针能定性或定量地区分形态相似的裸甲藻GMDH01和TPXM01。PHA-E和SJA能分别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DH04、ATMJ02株系与同种其他的藻株区分开:PNA也能从同种其他株系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DH01,ATDH02,ATDH03株系:UEAⅠ能从同种藻株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CI01.JN、ATCI01藻株;RCA120可以区分产毒水平不同的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的ASPGX01和ASPGX02。DBA、SBA、PNA和LCA探针能定性和定量区分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PMDH01和PMXM01;而PNA探针仅能定量区分原甲藻属(Prorocentrum)PDDH01与PMXM01。用WGA探针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等检测手段可以把探针标记的目标裸甲藻GSPXM01和TPXM01从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donghaiense)和微小原甲藻(P.minimum)等组成的混合样品中区分开。[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79-292] 相似文献
286.
为探究延迟首次投喂对乌江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仔鱼补偿生长、消化酶活性及饵料日转化率的影响,对肠道贯通后的仔鱼进行了不同饥饿天数(H0、H1、H3、H5、H7、H9、H11)后补偿投喂17 d的实验。结果显示,全长和体重的损失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补偿投喂后,全长补偿率在H9组以后明显下降,体重补偿率在各实验组间无明显差异。各组全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都呈波动性变化趋势,且实验后期各实验组都大于正常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全长、体重及特定生长率的变化表明该饥饿仔鱼补偿投喂后能完成部分补偿生长。饥饿处理中,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随饥饿时间都呈下降趋势,脂肪酶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补偿投喂后,除了淀粉酶呈先上升后下降外,其余三种酶都呈上升趋势。各组在饥饿处理下消化酶活性在实验后期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再投喂后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各组在再投喂后的饵料日转化率随补偿时间呈不规则上升,但都... 相似文献
287.
研究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耳石的发育和生长特征,补充早期生物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该鱼野生资源的早期生活史特征提供基础数据。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观察了乌江中华倒刺鲃仔、稚鱼及3种耳石的形态发育过程和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水温(26.0±2.1)℃下,初孵仔鱼微耳石和矢耳石已经形成,星耳石在仔鱼出膜后第6天出现。在形态发育过程中,微耳石由出膜时的近圆形经卵圆形发育成贻贝形,且中心核位置偏移到前端靠近背侧;矢耳石由近圆形经卵圆形发育成箭矢状;星耳石由逗号形发育成不规则四边形。3种耳石形态发育的各阶段与鱼体发育阶段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生长上,仔稚鱼鱼体、3种耳石的长径和短径与日龄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鱼体全长与3种耳石长径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仔稚鱼鱼体、3种耳石的特定生长率随日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88.
实验评价了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形体指数、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初始均质量(0.78±0.05)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实验鱼,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2%、4%、6%、8%和10%的豆油,设计出脂肪水平为2.83%、4.52%、6.68%、9.14%、11.35%和14.07%的6种等氮(蛋白质含量为40%)等能(总能为16.30 MJ/kg)的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肥满度(CF)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脂肪水平为9.14%时最大,为2.64%,但饲料脂肪水平为6.68%~14.07%时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指数(HSI)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脏体指数(VSI)则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略微上升趋势(P>0.05);白甲鱼幼鱼肌肉和肝脏中脂肪的含量易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饲料脂肪水平对饲料氮的沉积量无明显影响(P>0.05),能量沉积量则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4.07%时最高,氮和能量的沉积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分别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和9.14%时达到最大,脂肪的沉积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脂肪沉积率则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白甲鱼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脂肪水平为9.14%时最大,为296.03 U/g,脂蛋白酯酶、肝脂酶和总酯酶活性则呈先升后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达到最高;脂肪合成酶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说明适当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以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但过高的脂肪水平(11.35%及以上)将使白甲鱼肝脏脂肪沉积增多,不利于鱼类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89.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烤后烟叶回潮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烤后烟叶的回潮问题,采用不同温湿度回潮组合对烤后烟叶进行回潮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从70%增加到90%,初烤烟叶吸湿速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在相同湿度条件下,温度从30℃增加45℃,烟叶吸湿速度则呈现降低的趋势。烤后烟叶回潮采用高温低湿吸湿速度最慢,但是在30~45℃的范围内,低温高湿吸湿速度快,回潮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0%时,烟叶吸湿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90.
为了解野生二粒小麦籽粒蛋白特性对普通小麦全麦面粉和脱麸面粉的改良价值,以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川农16(CN16)为母本,分别与籽粒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D1和D97进行远缘杂交,按高产性状定向选择并连续自交获得稳定高世代渐渗系共61份,本研究对61份渐渗系、7份野生二粒小麦和6份普通小麦进行了全麦和脱麸面粉粗蛋白质含量及其各蛋白组分含量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二粒小麦的籽粒粗蛋白(GPC)及其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均较普通小麦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蛋白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61份渐渗系中,分别有54.10%和52.46%的材料全麦面粉和脱麸面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本CN16,全麦和脱麸面粉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7.77%和17.62%,较CN16分别提高了5.05和5.33个百分点;全麦和脱麸面粉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分别有18.03%和32.79%、50.82%和62.30%、67.21%和77.05%、37.70%和81.97%的株系高于母本CN16。全麦和脱麸面粉的粗蛋白含量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间、贮藏蛋白的各组分间、可溶性与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