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柑桔类果皮中果胶酯酶制备低四氧基果胶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鲜柑桔类果皮内的天然果胶酯酶未经提取而在弱碱介质中被激活,将高甲氧基果转化为低甲氧基果胶,其脱甲氧基作用,处理新鲜柑桔类果皮明显优于处理成品果胶。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底物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处理温度40-60℃,pH值为7.5-8.5,激活剂浓度0.06-0.24%的金属盐激活柑桔类果皮中果胶酯酶活性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2.
早熟枇杷适时花期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广东的中北部山区栽种枇杷,早熟品种果实成熟期适逢鲜果市场的淡季,需求量较大,激发了果农的种植积极性,近年发展较快.由于夏秋季节高温持续时间长,夏季雨水充足,秋初降雨时间不确定等因素,栽培上容易出现结果母枝长短不一,结果母枝老熟时期不确定,抽蕾开花多批次等问题.造成适期花量不足,早花着果率低,迟花果实成熟期遇多雨天气容易裂果;或花穗粗大,果穗套袋时,果穗主轴与支轴间易折伤或果皮紧贴果袋,果实被高温灼伤,商品果率低,经济效益降低.为此,我们开展了调控早熟枇杷结果母枝老熟期和结果母枝长度,培育枇杷适时花期的紧凑花穗,提高株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
在色谱柱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250 mm×4 mm),流动相A为体积分数20%的甲醇,流动相B为体积分数30%的乙腈,A和B流动相用体积分数50%的磷酸调pH至3.2±0.05,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0.8~1 mL/min,柱温35℃,分析波长272 nm条件下,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产15个品种青果鲜果肉中的没食子酸含量.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线性范围为0.390 6~25.000 0μg/mL,标准曲线y=62.662x-16.805,相关系数R2=0.999 6.  相似文献   
24.
采用HPLC法同时分离测定了龙眼肉中的为尿嘧啶、胞苷、尿苷、胸腺嘧啶、肌苷、鸟苷、胸苷、腺嘌呤、腺苷等多种核苷成分,并用外标法计算各种核苷的含量。结果发现,鸟苷、尿苷、腺苷含量较高,多数龙眼品种为30~70μg/g;胸腺嘧啶、胞苷含量次之,普遍在10~30μg/g之间;胸苷、尿嘧啶含量较低,普遍在3~10μg/g之间;龙眼肉中还含有少量的腺嘌呤和次黄嘌呤核苷。如果以鸟苷、次黄嘌呤核苷、腺苷等核苷含量的多少来衡量龙眼品种的优劣,则石硖、双孖木、古山二号、储良、大乌圆、东壁、福眼等为较优的龙眼品种。  相似文献   
25.
目前中国番木瓜产业受到环斑花叶病等病害的严重威胁,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创制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的抗病新品种成为番木瓜产业发展的亟需。本研究以‘一尺瓜’品种的140~150 d龄果实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其体细胞胚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发现了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外植体杀菌消毒方法,即用自来水将果实外表清洗干净,然后用70%酒精对果实进行表面消毒即可。该品种成熟种子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成为:1/2 MS(Murashige and Skoog,1962)+2 mg/L 2,4-D(2,4 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400 mg/L谷氨酰胺+60 g/L蔗糖+7 g/L琼脂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45%。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含1 mg/L2,4-D的增殖培养基继代培养2个周期后,可获得大量均质的表面含有白色体细胞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团在不含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上可完成体细胞胚的诱导、成熟、萌发和生根过程。挑取具有芽和根的体细胞胚转移到再生培养基培养30 d后可获得具有正常叶片和根系的完整植株,其发育为正常植株的百分率为52.5%。本研究为番木瓜生物技术育种建立一套简单、高效的体细胞胚再生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
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植株再生系统是番木瓜生物技术育种和品种改良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横向薄层培养技术,以‘一尺瓜’番木瓜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田间成年结果树截干后萌生的侧芽进行消毒处理,经过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后获得大量丛生分化芽。以健壮分化芽为材料横向切取1~2.5 mm厚度的薄层6~10片,经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后进行生根培养,成功获得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0 mg/L利福平溶液浸泡并在摇床上140 r/min振荡处理1 h、75%酒精处理30 s、0.1%的氯化汞溶液(W/V)处理7~8 min的组合递进式消毒处理方法,可使侧芽接种培养成功率达到85%以上。分化芽薄层在MS培养基+30 mg/L蔗糖+0.1 mg/L6-BA+0.2 mg/L NAA+0.3 mg/L KT+0.1 mg/L IBA的条件下诱导培养20 d,单个分化芽切取的薄层平均可获得7.04个不定芽,其中第3号薄片出芽能力最强,平均出芽数可达到3.4个,最高5.0个。采用将叶尖代替分化芽茎基部插入培养基的茎段悬空植叶促根方法进行分化芽的促根培养,生根培养基组成为1/2MS培养基+3%蔗糖(W/V)+2 mg/L IBA,20~25 d后平均出根率可达到87.5%,根系无结构疏松和愈伤化现象,假植成活率可高达95%以上,有效改善了常规生根技术存在的根系质量差和假植成活率低的问题。本研究结果可提高番木瓜组培快繁效率,并为番木瓜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采用全基因组DNA甲基化(WGBS)和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番木瓜4个成熟时期(绿熟期、破色期、熟化期、腐熟期)的果实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C位点、CG、CHG和CHH序列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7.15%、49.33%、34.30%和8.28%.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持续下降,同时差异表达基...  相似文献   
28.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早钟6号枇杷在广州以北地区气候条件下,树势强健,粗生易长;物候期与原产地相比,夏梢抽吐期明显提前,盛花期较长且滞后;1年可抽生5次梢,结果母枝容易成花,不同结果母枝类型的商品果率为53.6%~91.5%;果实3月上旬末至下旬成熟,倒卵形,单果重40.13~52.1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12.3%,100 mL果汁含酸0.20~0.60 mg;早结丰产性好,2年试结果,3年全面投产,5年生果园每667 m2产量达1 140 kg,是适宜广州以北山区发展的早熟大果枇杷良种。  相似文献   
29.
对蛇麻醇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蛇麻醇酯的RP-HPLC基本分离方法。以橄榄(青果)、草莓、香蕉、番木瓜、芒果、葡萄等为研究对象,成功地提取和检测出上述水果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蛇麻醇酯,以橄榄干粉中含量最高,达366μg/g,其结果得到高效液相-质谱(HPLC-MS)的验证。  相似文献   
30.
反相HPLC法测定余甘子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余甘子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色谱柱为爱尔兰产150mm×4.6mm,5μ RP18柱.流动相A为0.04mol/L KH2PO4(pH7.2±0.05)、B为水、C为乙腈,流速0.65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nm,柱温40℃.结果显示,16种氨基酸标准品的线性范围为0.0156—0.2500μmol/mL,相关系数球=0.9949—0.9999.标准品在0—48h内经多次测定,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03%-1.75%和0.54%-3.67%之间;回收率和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5.95%-102.18%和1.10%-6.54%之间.4种余甘子果实中检出有9种游离氨基酸,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为0.0042—0.5666mg/g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