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对不同树龄和品种的苹果树,于不同时期施入不同数量的多效唑,明显地减少了延长枝的生长,缩短了节间长度,尤其是极其明显地减少了秋梢数量和长度,促进短果枝大量增加,使树体矮化紧凑,透风透光,减少了夏季修剪量,节省了劳动力投入。多效唑明显地增加了处理第二年的开花数量,但是成花效应低于环剥处理,多效唑配合环剥处理对成花效应县有加成作用。处理当年尤其是处理后第二年,处理树的座果率和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树的果实着色、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蔗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2.
越冬花茅中氨基酸总量,两个树种、两个年份都是花芽越冬力弱的品种最低。各种氨基酸含量,两个树种都是谷氨酸、天冬氰酸多,桃有时脯氨酸较多;都是组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最少,两个树种比较,桃有13种氨基酸变化趋势同总量,苹果是16种(各有1种仅痕量)。果树越冬花芽中氯基酸总量和各种氮基酸含量,对花芽越冬力有重要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3.
在消毒剂试验中,为借助电子计算机对平均单个细菌存活时间进行测定,编制了 D-SBMST 程序,进行线性回归及 t 检验等计算处理分析,用此方法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验消毒剂对某一特定试验菌的相对杀菌效果,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讨OPPP途径与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关系,使用G6PDH的底物和产物以及蔗糖温育分别处理桃果肉圆片,测定了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变化,以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糖-6-磷酸、6-磷酸葡萄糖酸、葡萄糖和蔗糖都可以提高PAL活性,相应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也明显增加。而葡萄糖的类似物,2-脱氧葡萄糖的效应和对照相似,对PAL活性和总酚、总类黄酮的含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5.
质膜ATP酶介导机械伤害诱导豌豆叶片的防御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黄卫东  陈贵林  岳鑫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6):3411-3417
【目的】研究质膜ATP酶(H+-ATPase)在机械胁迫诱导植物防御反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酶活性生化测定、Western blot检测和电镜细胞化学观测方法,研究机械伤害对豌豆幼苗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同时结合药理学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质膜H+-ATPase与活性氧积累在伤害防御反应中的关系。【结果】机械胁迫能诱导质膜H+-ATPase活性提高,但并未改变该酶蛋白含量;抑制质膜H+-ATPase活性,伤诱导的H2O2累积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提高随之被抑制,活性氧清除剂处理对伤诱导质膜H+-ATPase活性提高没有影响。【结论】质膜H+-ATPase参与机械胁迫诱导防御反应相关的信号传递,该酶可能作用于活性氧信号上游,并通过蛋白磷酸化调节来诱导下游防御反应形成。  相似文献   
86.
水杨酸和CaCl2及其混合物喷施柑橘树防御高温干旱胁迫的试验表明,这三种处理都比对照清水使柑橘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的少。但两种物质的混合施用比水杨酸和CaCl2单独使用的效果更好。三种处理都是主要通过保护叶片的光合机构少受伤害而起作用,水杨酸和CaCl2具有互相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87.
高温锻炼对苹果果皮适应突发性强光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燕燕  李文来  黄卫东 《园艺学报》2007,34(6):1347-1352
以苹果的套袋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离体条件下高温锻炼后果皮对自然强光的响应反应。结果表明:高温锻炼明显提高果皮POD和PPO活性,果皮甲醇提取物总抗氧化剂活性也明显提高,其中表儿茶素、绿原酸、水杨酸含量提高。高温锻炼后将除袋果实移至自然强光下,在短时间内果皮仍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对强光胁迫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对照果实强,从而可以延缓果实日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历程人了简要回顾,对现在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行了评述,并从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RFLP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1)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2)比较基因组的研究;(3)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与辅助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89.
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酿酒酵母是葡萄酒微生物领域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过去人们对非酿酒酵母认识较少,曾将其看作是葡萄酒发酵的有害微生物。随着研究者们对酿酒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在酿酒过程中可以利用非酿酒酵母来改善葡萄酒的品质。合理利用非酿酒酵母可以酿造出色泽更加稳定、香气较丰富独特、口感更为复杂的葡萄酒。本文综述了近些年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生产中常见的非酿酒酵母种属的酿造特性、非酿酒酵母影响葡萄酒风味的机制、酵母之间的相互作用等3个方面。葡萄酒生产中常见的不同属(种)非酿酒酵母的酿造特性不同,其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葡萄酒风味的改善效果也有较大差别。了解各个属(种)的发酵特性,根据发酵目的选择合适的接种菌株极为重要;非酿酒酵母可以通过不同的代谢通路改变葡萄酒中酒精、甘油、挥发性香气物质、甘露糖蛋白/多糖、花色苷等物质的含量,从而影响葡萄酒的颜色、香气和口感。非酿酒酵母代谢通路的特异性是其影响葡萄酒风味的根本原因。除了应用非酿酒酵母来改善葡萄酒的风味外,粟酒裂殖酵母降解苹果酸和耐热克鲁维酵母高产乳酸的特性也值得生产者关注。本文通过总结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科学评价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作用,并为建立新的具有科学性的混合发酵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赤霉素处理影响草莓成花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霉素(GA3)处理茎尖分生组织处于成花诱导前后的草莓植株,较全面地报告了由此引起的草莓植株发育状况、成花情况、花芽分化进程以及分化状态等内容,并且对不同时期处理所引起的成花逆转、成花抑制以及成花延迟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激素调控草莓花芽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