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1篇 |
基础科学 | 25篇 |
6篇 | |
综合类 | 27篇 |
农作物 | 2篇 |
畜牧兽医 | 5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二阶导数的有限差分方程,建立一组代数方程,然后用迭代法对该组方程进行分析运算,并引进奇异函数,创立了外伸阶梯轴的甩限挠度方程,以此方程进行刚度分析,十分方便和精确,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数控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业的渗透产生了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介绍当前国内外NC技术的现状,包括开放体系结构的采用、高精高速高效功能的提高、软件数字伺服技术以及网络系统的发展等。然后介绍NC技术在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及数字化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较全面地研究了小麦秸秆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讨论了枣庄市在推广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技术过程中的主要推广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推广建议。通过调研认为,可以大面积推广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使这一技术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4.
以Delphi 7.0为软件开发环境,构建了温室环境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温室环境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思路及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采用Database Desktop来设计系统中的知识库和数据库.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系统,有助于系统对知识、模型和相关数据的管理.对系统决策的过程采用基于数据库的方法进行编写,解决了温室管理智能决策过程中推理困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决策的准确程度,经实际运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正>为解决毛白杨种子育苗困难和埋条育苗繁殖率低的问题,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多种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浅窖冬藏阳坡直插育苗法》成活率高而稳定,今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7.
48.
为探讨胡麻不同器官残茬的自毒作用,明确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分别制备水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水提液,用于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实验,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及根重等指标确定自毒效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胡麻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显示,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作用,且存在浓度效应。随着水提液浓度增加,胡麻残茬叶水提液最先到达临界浓度,其次为茎水提液,最后为根水提液。综合效应显示,胡麻不同残茬器官水提液化感自毒作用强弱关系为:残茬叶>残茬茎>残茬根。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中分别鉴定出8种、21种和1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类和酯类,含量最多的自毒物质为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化感自毒效应,可能是导致胡麻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栽培模式对甘肃旱区胡麻地土壤酶活性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胡麻土壤酶活性及产量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cm耕作层,胡麻与小麦轮作、胡麻连作、胡麻与小麦间作模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蔗糖酶活性不断增加,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略有所不同;在20~40 cm亚土层,胡麻与小麦轮作、胡麻连作、胡麻与小麦间作模式下的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其余3种酶活性变化规律发生改变,说明深层土壤酶活性受到外因的干扰增多。合理的作物种植模式可以明显影响作物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轮作制度有效的缓解了胡麻连作带来的连作危害,而间作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连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50.
甘肃是我国胡麻的主产区之一,为明确甘肃胡麻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特点和多样性,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2份甘肃地方品种和43份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5~2.04之间,其中工艺长度多样性指数最高,株高次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工艺长度、单株果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茎数与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因子分析法将9个农艺性状提取划分为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402%,可代表供试材料的绝大多数信息。聚类分析将65份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分别有23份、15份和27份材料。抗白粉病鉴定筛选出9份抗白粉病胡麻材料,其中免疫1份,高抗5份,中抗3份。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10的材料依次分别为定亚7号、陇亚5号、敦煌白胡麻、天亚4号、庆阳老、通渭老红、陇亚10号、定亚1号、古泿白花、甘亚4号,其中定亚7号和陇亚5号综合性状优良且高抗白粉病,在胡麻抗白粉病品种的培育中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