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3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广东省农村垃圾产生特征及处理方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目前广东省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33个县(市、区)中的256个行政村为调查对象,每村随机选取10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村垃圾中来源于生活性垃圾占60.13%,来源于生产性垃圾占39.87%;生产性垃圾中主要是种植业垃圾和工业垃圾,各占32.87%和29.73%。各地区农村垃圾产量差异较大,在调查区县中,人均垃圾总产生量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东莞和中山的村庄,最少的是揭阳和梅州的村庄。从全省来看,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随意处置,占37.89%,其次是由乡(镇)派车外运统一进行处理,占25.78%,在珠三角和粤北的韶关则主要是由乡(镇)派车外运统一处理。以农户为单位产生的垃圾来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91.58%农户的垃圾主要来源于生活废弃物,8.16%农户垃圾的主要来源是养殖业废弃物。农户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最高的是东莞0.82kg.d-1,其次是广州0.75kg.d-1,最低的是茂名和清远,均为0.31kg.d-1;38.86%的农户的家庭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是随意堆放,57.76%的农户生活垃圾是收集堆放的,收集堆放方式中有31.64%是填埋处理,19.06%是焚烧处理,7.06%是生物处理。为了实现各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农村垃圾应该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因地制宜地组合选用垃圾处理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62.
农林生态系统保护土壤肥力的功能及其核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农林生态系统保护SOM和N、P、K含量等土壤肥力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提出了功能核算方法.该功能的实现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森林群落和农作物的地上部凋落物,以及地下部生物体残留进入土壤的自然途径;二是施用化肥和有机肥的人工途径.各种农林生态系统增加土壤肥力资源的过程相对固定,数量基本稳定,因此可以分"物流型生态服务"和"库存型生态服务"来分别核算这种生态服务功能,并要根据不同区域和生态类型来确定核算公式和具体参数.对2005年佛山市农林生态系统增加土壤肥力功能的核算结果是,当年增加土壤肥力的功能价值为0.832亿元,现存土壤肥力资源的功能价值为19.828亿元.  相似文献   
63.
我国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人口总量增加、经济持续发展、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能源供需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对保障我国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CO2减排,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我国现阶段能源消费和人口、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我国能源需求和CO2排放量,提出能源发展和削减CO2排放量的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64.
格拉姆柱花草的土壤肥力限制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5.
抽穗期土壤干旱对水稻根系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干旱是限制水稻作物产量的主要生态因子之一,抽穗期是水稻生长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的时期,因此研究根系和叶片对抽穗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水稻品种丰华占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控水时间长短对水稻根系活力、叶片水势和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抽穗期干旱胁迫后叶片水势显著下降,复水后均可回复到对照水平。干旱3,6,9d根系活力分别上升28.83%,123.30% 和50.16%,而干旱12d则下降82.25%。除长期干旱处理造成保护酶活性下降外,其他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均造成叶片和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酶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活性显著提高,而且干旱胁迫时间越长,保护酶活性上升越高,复水后可恢复到对照水平。研究还表明,无论干旱与否,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均远远高于根部。【结论】水稻在抽穗期经受短期干旱能有效地进行生理调节,根系与叶片在适应干旱逆境方面具有协调统一性。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大陆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学杂志》等多种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有关学术期刊网站及孔夫子旧书网,对1975—2000年期间,中国大陆从事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单位)和学者、公开出版的部分著作名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学领域(C03)与农业生态相关的立项项目、中国知网系统内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要素分析(发表年份、作者、所在单位、刊载期刊等)、被引次数及相关期刊创刊号特邀专论为依据的重要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题录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分析描述了早期阶段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过程。此外,本文还陈列和介绍了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至2000年期间组织和主办的十届全国农业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发展。本文为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67.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阐述了进入 2 1世纪以来农业生态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 ,农业生产中化学生态学的应用 ,传统和新型营养资源的开发应用 ,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构建 ,节水、覆盖和免耕技术生态效应研究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的研究等。并提出未来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8.
选择环境质量良好的高州市鸡公岭果场,按照A级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进行栽培技术试验,包括科学修剪和间伐,培育高产稳产结果树冠;以有机肥为主,重施采果肥,冬春追施攻花肥,适施壮果肥;根据品种特点,做好环割控梢、促花、促果;加强土壤水分管理,综合控梢、促果、壮果和防裂果;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果园生草,冬季清园,扩穴压青;适时采收,文明采果。试验结果实现了荔枝大面积丰产优质高效益。  相似文献   
69.
通过田间试验来检验水稻模拟模型(RSM)对不同地区、不同施肥处理、不同生育期遮光45%处理的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不论何种处理,RSM的模拟值与观察值在光合产物积累、稻株养分含量等方面的吻合程度较高,回归方程的F值检验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载距和回归系数的t测验值大都不显著.这表明RSM的模拟变化趋势及大小与田间取样一致.RSM也能较满意地重现最后的产量及穗粒构成.  相似文献   
70.
转Bt基因作物是目前商品化进程最快的转基因作物之一,外源Bt基因的导入为培育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物品种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外源基因的导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物自身的基因序列,可能引起作物的代谢过程发生改变。本文对转Bt基因作物中导入的Bt基因所产生的杀虫蛋白与作物自身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及其效应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结果表明基因的改造和重组已经影响到转Bt基因作物的一些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