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1篇
  3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减轻旱砂田西瓜施肥强度、降低施肥成本、提高养分利用率及延长砂田的使用年限,本试验以普通单质肥料(尿素、普过磷酸钙、硫酸钾)为原料,加入NAM长效剂,研究了N-P2 O5-K2O分别为1-0.67-1.1、1-0.36-1.1、1-1-1.1、1-0.67-1.6和1-0.67-0.6的5种养分配比对旱砂田西瓜生长、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等养分条件下,以CRF3(N:P2O5:K2O=1:1:1.1 +NAM)处理较优,其较常规施肥处理可显著提高西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西瓜增产34.04%,且显著提高了西瓜Vc含量,降低了糖分梯度和硝酸盐含量,提高了西瓜品质.加入NAM长效剂处理西瓜营养器官中的养分吸收量与常规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果实中的养分吸收量却显著提高,CRF3较常规施肥处理西瓜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0.75%、5.42%和23.77%,为进一步开展控释肥研究和解决旱砂田施肥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沙漠绿洲灌区不同水氮水平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河西地区广泛应用的甜瓜品种,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河西灌区甜瓜生长期不同水氮投入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增加灌水和施氮均能促使产量和品质提高,且氮素作用大于灌水效应;在一定范围内,甜瓜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灌水量达到2 700m3/hm2、施氮量达到240kg/hm2时,甜瓜产量最高,为53 849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19.94%,氮肥利用率达到22.22%。继续增加灌水、施肥量,产量和品质有下降趋势;综合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率,灌水量为2 700m3/hm2,施氮量240kg/hm2为较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53.
采用固定灌溉次数和时间、调整不同生育期灌水定额的方法,研究了亏缺灌溉对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春玉米、制种油葵、色素辣椒和小麦/玉米等5种作物的产量和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春小麦、制种油葵和色素辣椒进行亏缺灌溉时,可以在少量减产(4.1%~10.1%)的情况下,分别减少耗水量118.9 mm6、6.4 mm和142.3 mm,提高水分利用率27.4%、15.9%和24.7%,提高灌水效益24.7%、22.6%和36.4%。对春玉米和小麦/玉米带田进行亏缺灌溉时,分别减少耗水量121.9 mm和207 mm,提高水分利用率-6.6%和0.2%,提高灌水效益21.7%和28%,但会造成大幅减产,与充分灌溉相比,产量分别减少30%和20%。  相似文献   
54.
在榆中、民乐、山丹3地对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模式的效果观察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产量、产值,其中水分利用效率较单种马铃薯高8.35~11.86kg/(hm^2·mm),较单种针叶豌豆高16.81~21.3kg/(hm^2·mm);产量较单种马铃薯增产44.3%~55.0%,较单种针叶豌豆增产132.4%~216.8%;产值较单种马铃薯增加10269.0~11870.0元/hm^2,较单种针叶豌豆增加7857.0~11484.3元/hm^2。  相似文献   
55.
北方平原区春玉米化学氮肥投入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北方平原区春玉米化学氮肥投入阈值,2011至2013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重点野外台站进行小区试验,研究施氮量(0、202.5、270、337.5、405、540kg·hm-2)对春玉米的产量、矿质氮累积及氮素平衡的影响,提出北方平原区春玉米化学氮肥投入阈值。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270kg·hm-2时达到最大,氮肥利用率为26.6%。春玉米的吸氮量呈抛物线型,在实际施氮为309.3kg·hm-2时,吸氮量最高。施氮量为337.5kg·hm-2为氮的表观损失量迅速增加的拐点;随着施氮量增加,收获期NO-3-N残留量显著增加。各处理表观损失率高达70%左右,氮肥土壤的残留率为17.5%左右,说明过量施氮会使表观损失量迅速增加。当施氮量为282.6kg·hm-2时,氮输入与氮输出达到平衡(平衡值为0),也就是说明此施氮量水平能满足作物的需氮量。结合土壤肥力状况,综合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的累积情况考虑,北方平原区氮肥投入阈值为270~337.5kg·hm-2,能保证春玉米高产,并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56.
地膜残留量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残留地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沈单16为指示品种,在半膜覆盖平作栽培条件下,于2015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河西绿洲灌区模拟设置5个地膜残留量水平(0、110、220、440、660 kg/hm2),测定不同残膜水平下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地膜残留量增加,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呈逐渐增加趋势,且玉米拔节前0~10 cm土层土壤温度提高0.14、0.25、0.28、0.43 ℃。残膜的存在能够减少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提高播前土壤含水量,但在玉米苗期由于残膜阻碍水分的下渗,导致3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地膜残留量为0 kg/hm2降低0.11%、1.89%、6.07%、5.93%。当地膜残留量为660 kg/hm2时,土壤有机质、全氮、矿质氮、Olsen-P养分含量显均著低于地膜残留量为0 g/hm2,降幅分别为15.57%、10.53%、18.89%、36.32%。长期残膜作用使土壤容重增加、通透性降低,并会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矿质氮及Olsen-P含量,引起土壤质量退化。  相似文献   
57.
垄作沟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技术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及节水效益,指出在垄作沟灌技术主要技术参数、垄作沟灌条件下作物生理反应、垄作沟灌技术条件下的水肥耦合模式、垄作沟灌对土壤养分损失的影响等方面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8.
【研究目的】探讨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中氮肥对水分资源高效利用的调节作用,达到合理施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监测小麦/玉米间作不同生育期土攘水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小麦/玉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31 ̄1.53,小麦相对于玉米的水分竞争比率(CRwm)约为1;在小麦收获时,间作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39.0 ̄46.7kg/mm.hm2)远远高于玉米(1.28 ̄4.81 kg/mm.hm2),也高于单种小麦(25.43 ̄30.75 kg/mm.hm2);在小麦收获后,间作玉米(除N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迅速提高,当玉米收获时水分利用效率高达32.49 ̄47.46kg/mm.hm2,明显高于单种玉米(27.30 ̄38.77 kg/mm.hm2);【结论】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小麦玉米两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布时间上的错位是小麦/玉米间作高效利用水分资源的基础,合理施用氮肥能促进间作种植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59.
多肽的固相合成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莹  李文丽  马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68-5770
介绍了多肽的固相合成法,包括多肽合成原理、发展简史、固相多肽合成的分类、合成中常用的树脂、合成步骤、合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较长肽链、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策略。  相似文献   
60.
为明确民勤蜜瓜相对于同类产品的存在优势,促进民勤蜜瓜的健康快速发展。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果品安全质量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民勤的气候生态符合蜜瓜最适宜生产区条件,土壤、灌溉水中有害金属含量均符合标准规定。果实样品中11 种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未检出或小于最低检测临界值,果实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民勤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7.4 g/mg,可溶性总糖含量为81.7 g/kg,蛋白质含量为38.0 g/kg,维生素C含量为2.43 mg/kg。民勤蜜瓜成熟阶段糖酸比较高,且富含钙、镁、锌等元素。综合民勤蜜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果实安全质量、品质营养等,综合评价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