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颜亮 《森林与人类》2002,22(3):35-35
马年伊始,“马姓”的花草树木向人们走来了。它们载着“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欢畅,带着“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迈,与人们共同分享这“马到成功”的幸福之年。“马姓”的植物有许多,下面简要介绍几种花木,与大家同乐。马蹄莲马蹄莲为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宿根草木,叶基生,叶片长盾形具长柄,花梗高出叶丛,佛焰苞白色而大,开张如马蹄,因而得名。它姿态秀雅,花色洁白,既是花、叶皆可观赏的上品,又是名贵的鲜切花材料。盆花摆放给人以高雅圣洁之感,池塘边水植,碧水白花更添一份温馨。据说周总理生前最喜爱的花就是马蹄莲了,后人…  相似文献   
92.
以黑龙江省巴彦县永常村大豆高产栽培模式为例,在运用技术组装组织大豆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通过实践测定分析,提出了5类12项综合性评估指标,并对3种技术组装方案进行评估分析,指出了优化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青海省草地植被干旱特征及驱动因子,以青海省草地植被覆盖区域为对研究对象,采用水量平衡和作物需水量等方法构建干旱评估模型,评估青海省草地植被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生趋势,并探讨形成干旱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区、祁连山区大部草地植被基本维持轻旱和无旱,严重干旱区域集中在青南牧区的低覆盖度草地,干旱空间总体分布基本表现为低覆盖度>中覆盖度>高覆盖度;草地植被在整个生长季的干旱灾害类型以轻旱为主,中旱次之,重旱和特旱发生频率较低,极端干旱强度呈增加态势;降水和蒸散在整个干旱发生过程中驱动作用最大,且均为负向影响,随着干旱等级加重,蒸散逐渐代替降水成为影响干旱的最重要驱动因子。风速整体上对干旱的影响表现为正向,气温、日照时数和水汽压对干旱影响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青海省青稞物候期的影响,选取门源和贵南2个青稞观测站点物候期资料和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青稞生长季光温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以及青稞物候的演化趋势,并探讨青稞物候期变化的气候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0-2020年青海省青稞主产区生长季气温以0.4 ℃·10 a-1的速率极显著升高,门源降水量以44 mm·10 a-1的速率极显著增加,贵南降水增速不显著,主产区日照时数明显以39 h·10 a-1的速率减少。青稞物候期在生育前期推迟,在生育后期提前,其中播种期推迟0.6~1.5 d,成熟期提前8.5~11.0 d,生育期时长缩短10.2~12.0 d,物候期和生育期时长变化速率在两地表现不一。温度是影响青稞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因素,生育前期和后期的气温与物候期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阶段性气温与各生育期时长均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量与物候期和生育期时长均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日照时数主要影响生育期时长,对物候期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格尔木地区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及小灶火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气温、积温、日照及降水等主要农业气象资料,结合青海省气象台2 km×2 km格点化的非站点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格尔木地区的光、热、水等主要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5年来格尔木地区年降水量呈波动略增多趋势,年平均气温和≥0℃、≥5℃、≥10℃年积温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年日照时数整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对农业而言,气候变化使格尔木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延长,区域内宜农地海拔高度上升,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区域内蔬菜、经济类等作物大面积种植或推广.这对实时开展格尔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减轻和避免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三江源地区雪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三江源地区越冬期雪灾历史资料及调查资料,深层次分析了诱发雪灾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与孕灾体,以进行风险辨识。确定了高寒牧区越冬期风险主要是由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管理等因素相互叠加后构成,从雪灾风险分析的角度构建了适合三江源地区越冬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预警指标进行定量化与分级。在此基础上,结合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活动内容,将冬季风险管理分为:家畜管理、草地管理、饲草供应、草地资源评估、冬季风险预报,并分析了各种畜牧业生产活动在风险管理内容中的重要值。  相似文献   
97.
利用青海省1995-2006年蝗虫发生面积与相关大气环流特征量、气候资料,分析了不同气候因子与蝗虫发生面积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青海省蝗虫发生面积省、州、县级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显著影响青海省蝗虫发生面积的环流指数特征量为副高强度指数和极涡面积、极涡强度指数。副高强度指数强,青海省蝗虫发生面积大;极涡面积大、极涡强度指数强,蝗虫发生面积小。在蝗虫孵化期,降水量的分布和数量对其发生面积产生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温度对蝗虫发生面积的影响各地基本一致,对蝗虫产卵、越冬、孵化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温度偏低是制约蝗虫爆发的主导因素。蝗虫产卵、孵化期空气湿度低有利于蝗灾的爆发。用预测模型对2007年蝗虫发生面积进行逐级试报,效果较好,这为青海省蝗灾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
利用青海省河南县1981~2022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2003~2022年天然草地产草量资料,分析了河南县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县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升温趋势,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日照时数呈弱减少趋势;河南县年产草量呈增多趋势,但增多特征不明显;月产草量与相应生长时段内的气温、降水量之间存在正相关,与日照时数之间存在负相关;一年之中,8月产草量最高。分析结果对了解和掌握该地区气候变化对产草量的影响状况,建立产草量的气候预测模型,开展以草定畜,持续高效发展有机畜牧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